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课程改革特色谈
2020-11-15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郑 瑜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提 要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实行从单科性外语院校改革为复合应用型外国语大学之后创立的第一批复合应用型专业之一。近年来,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教学改革的抓手和重点,上海外国语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坚持自身发展特色、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紧扣时代主题、体现家国情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教学改革。本文介绍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思路、框架以及三个不同层面的培养目标,详细阐述了由五门课组成的“跨文化践行”课程链及“物—格物、器—器物、道—化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以“对外汉语教育史”课程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原本教材细读、实地走访调研、小组汇报等多元化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沃土”和“中外文明互鉴”这两大思政主题融合到日常教学中。本文旨在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近年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等一系列会议精神,都强调本科教学改革以及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性。“课程思政建设”被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近日,教育部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0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
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早在2014 年就开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汉语国际教育系的大多数专业课程,作为思政属性中“隐性教育”的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教育课程,应当凸显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发挥深化和拓展作用,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将专业课堂主渠道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一、“宽口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前期若干次课程改革措施
上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隶属于国际教育学院),是上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从单科性外语院校转变为复合应用型外国语大学之后创立的第一批复合应用型专业之一。自1985 年以来,该专业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不断梳理专业课程,坚持自身发展特色,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始终紧扣时代主题,体现家国情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青年学子的责任和担当意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上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经历过三次规模较大的课程改革。
第一次课程改革主要是增设对外汉语专业课程。经过调整,专业课程基本覆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及文字各个相关专业领域,为今后专业的进一步细化打下基础。
第二次课程改革处在对外汉语事业从立足国内的“教来华留学生汉语”进入立足国际的“到国外教汉语”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配合国家高校“211 工程”建设,上外当时的办学目标定位为复合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调整了英语和对外汉语专业课的比例,减少传统的文学类课程,增加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类课程、二语教学类课程和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以便学生在保证外语水平较高(英语专业八级)的前提下,主动实现向培养“国际化汉语人才”教学模式的转变。
第三次课程改革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把对外汉语专业课和英语技能课融为一体,采用以英语开设专业课的方式,使学生在增加英语实用技能的同时又学到相应的专业知识。当时推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包括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语言测试理论、教育学、对外汉语教学心理、跨文化交际实务等。二是大大增加对外汉语学生教学实习和实训的时间,把实习课程列入专业必修课,并在海内外、线上线下建设了多层次的国际化教学实践基地。
经过三次课程改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宽口径、国际化、应用型汉语人才,也使上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高校中独具特色,上外经常接待兄弟院校(尤其是外语类院校)同行的考察访问。
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以课程思政为抓手的课程改革
2012 年,“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这次更名,实为充分考虑了当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实际情形后做出的因时顺势之举。“汉语国际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值得每个汉语国际教育人深思并将这种变化体现在日常教学中。2014 年,上外开始进行课程思政试点改革;2018 年,上外国际教育学院成为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学院;2019 年,上外国际教育学院又成为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的道路上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目前,上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都是将主流价值观引领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发挥学院多学科优势,全课程、全方位立德树人。通过凝练和总结,我们厘清了培养目标中三个不同层面的要求,如图1 所示。
(1)在知识传授层面: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语言基础,掌握汉语国际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中外文化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2)在能力培养层面: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较高的人文综合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在价值引领层面:将主流价值观引领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发挥学院多学科(上外国际教育学院共有四个专业,分别为汉语国际教育、教育技术学、英语教育和商务英语)优势,打破专业壁垒,全员育人、全方位立德树人;以中国由古至今的历史、学术思想、文化教育的成就来鼓舞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祖国;以中外语言、中外文化接触沟通的历史,展现文化交流和融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理解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必然关系。
图1 上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三个层面的要求
三、“物、器、道”——“跨文化践行”课程思政课程链建设
2019 年,上外国际教育学院成为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学院,响应学校号召,结合专业特色,学院打造了课程思政的课程链。在原先三门课程进入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的基础上,以五门专业课程串联起“跨文化践行”的课程体系。每门课程内部形成“物—器—道”三阶层思政要求的微循环,五门课程之间也互相关联、互为对照,整体上实现“物—器—道”三阶层思政要求的大循环。并期待通过这样的模式把更多的专业课纳入课程思政课程链(见图2),通过知识层面的教授、能力层面的培养和价值观层面的引领,培养未来在国际舞台讲述中国故事的排头兵。
图2 上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思政课程链
五门课程分别为:“对外汉语理论与实践”“中国民俗”“对外汉语教育史”“跨文化交际实务”“文化研究”。
这五门课程覆盖了几乎所有的课程类别和年级,由主干学科教师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师资队伍,充分保障教学质量。我们剖析和梳理了每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同时,除了每门课程自身要回应思政建设的要求,课程链也应当逻辑自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逻辑闭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物”——格物
“对外汉语理论与实践”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大类平台课程,主要解决“如何学”(二语习得相关理论)、“教什么”(汉语本体研究)、“怎么教”(教学方法及课堂管理)的问题;同时围绕教学法流派和课型教学展开研讨,覆盖了对外汉语理论与实践的全部内容,可谓本专业内部的“格物致知”。
基于语言类型学和对比研究来看待汉语的特点,可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其对比意识,并使其具备广阔的世界眼光。从语言战略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和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可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及历史使命感。
(二)“器”——器物
“中国民俗”主要通过教学实践来展现和引导学生体验中国民俗文化的内涵,使学生对中国民间文化和艺术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使传统文化现代化,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打好基础。积极指导学生观察和体验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形式,可引领学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素进行现代化转化。
“对外汉语教育史”通过“课堂教学+文献阅读+田野调查”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汉语作为外语被学习和研究的历史。课程以阅读经典原本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以实践促进课程的学习和建设,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深入走访上海一处历史上和西学东渐密切相关的建筑、机构或组织,将思政教育渗透实践教学环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掘中西文化共振中的精神主题。
“跨文化交际实务”是用英语开设的专业课程,通过了解文化的内涵特征,在比较文化差异的过程中使学生增强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社会调查,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刻板印象、文化偏见的表现方式、对待偏见的正确态度及如何处理跨文化冲突。联系时事新闻,适时进行思政教育,鼓励学生用文化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以上三门课,都是在语言、文学、文化学习的基础上,讲求如何运用课堂所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构成一个强劲有力的“践行”模块,并孵育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形成实践品牌,这是所谓“器物”的过程。
(三)“道”——化物
随着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大众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大众文化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甚至影响着大学生精神气质的塑造。“文化研究”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系统讲解大众文化的基本内涵、形态、特征和规律,引导学生追求先进的、健康的大众文化,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形态。
“文化研究”课程在大四开设,学生经历了大学低年级的具体“物象”的学习,经过自己的实践,进入复杂的思辨阶段。物有本末、事有始终,从简单的体验到复杂的思辨,学生的学习“从始而终”,教师的课程则“以终为始”,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政教育的闭环,如图3 所示。
图3 上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思政课程链逻辑关系
五门课程各自都担负着一定方向的教育使命,从“语言文字”“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时代精神”等多个角度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言说中国文化的能力。
四、“传统文化沃土、中外文明互鉴”——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案例
这种从“物”到“器”,再到“道”的循环,不仅体现在整个“跨文化践行”课程链的设计和实施中,也贯穿、凝结在每门课的思政理念中,既完成课程链中的“大循环”,也在每门课程内部完成“微循环”。在以上五门课程中,“对外汉语教育史”2018 年被列入上外课程思政建设精品课程,2019 年被纳入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学院建设课程。下面以该课程为例,探讨这种“微循环”的策划和实施方略。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三十多年来已有长足发展,但“史”的研究则相对不足。“有史有论”是一门学科存在的必要条件,因此上外从2012 年开始开设“对外汉语教育史”,领全国之先。这门课程是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历史为研究对象,包括历史上汉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对象、师资情况、教材教法、教育政策、重要影响等。
汉语教育,对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融合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外,它是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工具,也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见证。因此,以“对外汉语教育史”这门课程进行思政建设,有着天然的内容优势。
结合这门课程的特征,该课程教师团队拟定了两大思政主题。
(1)传统文化沃土:以中国古代历史、古代学术思想、古代文化教育的成就、汉语教育历史中仁人志士的辉煌事迹来鼓舞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祖国。
(2)中外文明互鉴:文明互鉴通过中外文化、语言接触沟通的历史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民族的,但同时也是现代的、开放的、进步的,甚至是世界的。学生了解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经过,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从而认识到中国文化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多元文化的部分,才特别具有一种厚度、强度和融合力。
作为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对外汉语教育史”注重以文化育人,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
在“对外汉语教育史”课堂上,除了梳理不同历史阶段的汉语教学对象、汉语教师、教学情况,教师还注重以多元化的方式安排教学内容,并考核学生。
第一,学生需要对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史中的重要人物,事件以及这些人物(主要是外国传教士)学习汉语的途径、特点、成果有所了解。要求学生能认真挑选一本或几本这一时期的汉语教材、词典进行阅读,并撰写读书报告。
设置这一环节的原因是1860 年以后,上海逐渐成为西学在中国传播的最大中心,西学传播从先前比较零散、无序的状态向集中、有序的状态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由译介、出版等活动带动的中西语言接触给对外汉语教学留下了生存、发展的空间,涌现了大量西方语言与汉语(汉语方言)的对照词典、汉语语法著作、对汉语方言的语音研究成果,这些成果都是我们进行研究的富矿。
第二,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深入走访上海一处历史上与西学东渐密切相关的建筑、机构或组织,考察调研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学生在众多文化地理资源中,常常会选择上海徐家汇地区作为调研对象。因为徐家汇可以说是东西文化交汇的原点,也是中国近现代知识谱系的肇端。
该活动的目的是要充分建设第二课堂,利用上海本地的文化资源,让学生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的文化深度和广度,同时加强他们对上海历史现状的了解和热爱。考察归来,学生纷纷表示他们从独特的、纵深的视角重新认识了上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感受了上海的文化,图4 为学生调研归来发表在公众号上的心得分享。
图4 学生调研归来的心得分享
这些年,学生群体中也产生了很多具有学术价值的调研报告,例如:《三顾藏书阁》《简谈美华书馆汉语言文化相关出版物》《土山湾博物馆调研报告》《文教事业传承——以徐汇中学为中心的考察》《东亚同文书院调查报告》《施约瑟、卜舫济的汉语教育理念》《从学生培养角度看震旦大学》《中西合璧,译夷以益——探访江南制造局翻译馆》《麦家圈的演变及影响研究》《美国传教士在沪江》《从圣约翰大学的汉语、英语教育看其消极保守态度》。并孵育了“近代西学东渐背景下的上海地理文化资源调研”“微课堂——基于专业课程的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史”“上海文学博物馆空间内容及其对中小学教育影响的研究”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在课堂上,教师教授特定时期对外汉语教育的框架、特点,同时复现大量的历史细节,是谓“物——格物”层面。
学生认识到汉语教学是西学东渐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并愿意去探究上海本地的这些文化资源,是谓“器——器物”层面。
中国历史上的语言、文化、文明和今天的文明不是简单的时空对接和延续,而是基于文化母体及孕育沃土的变迁、发展和新生。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化发展、世界性融合过程中不断前进、兼容并蓄,提炼升华成具有现代特质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追求。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对当今青年学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念的塑造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谓“道——化物”层面。
通过这一轮的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激发出来。我们认识到,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应当是一种激发、唤醒、诠释,而不是穿凿、附会、牵强附合。“思政”既是课程改革的内容,也是方法论。
2019 年是上外建校七十周年,新时代的上外秉承“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更多“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经过课程思政建设后,上外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信心让学生以高水平的母语和外语能力立身,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傲,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荣。不断提高中国语言文化的译介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汉语的海外传播能力,不断提高与不同国家族裔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水平。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定能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的桥头堡、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