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刍议
2020-11-15吴勇毅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应用语言研究所
吴勇毅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应用语言研究所
提 要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链”的基础,这条“培养链”是经过几十年努力、历经磨难而逐渐形成的,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中文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世界分享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基础和摇篮,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应该夯实、建好,可以优胜劣汰,而非取消了之,但也需正视存在的各种问题。各类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位,分别设立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不同特点的人才,办出各自的特色,但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着力培养科研与实践创新能力是其关键。打造各级各类的汉语国际教育一流本科专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1961 年,当时的高教部开始从一些大学的中文系中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作为国家出国储备汉语师资(1961—1964 年)。这些毕业生在本科毕业后再进修三年外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成为双语人才,汉语教学师资培养发端于此。“中文+外语”,既是培养模式也是培养目标。
1984 年,国家教委首次在北京语言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四所院校设立对外汉语专业,1985 年开始招生,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人才培养滥觞于此。1991 年开始实施“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老证)制度,正式的对外汉语师资在职培训起步。
迄今为止,在专业和学科建设上,我们已经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的“培养链”,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实属不易。具体来看,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50103,以下同)归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0501)”,但有两种取向,一些院校把此专业设为非师范专业,另一些学校则定位在师范专业,后者如浙江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2019 年教育部开始师范类专业认证(三级认证)1,若以汉语言文学专业(050101)的标准认证,显然不合适,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又缺乏认证标准规范,这使得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专业认证面临挑战(原新梅,2020)。另外,由于目前中小学没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系列,因此,汉语国际教育(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想要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就要同汉语国际教育(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一样考取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或语文或英文。尽管以师范类专业名称招生在有些考生喜欢从教的地区,比如浙江,对考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出口”未见优势或“优惠”。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阶段到硕士阶段的衔接有两条路径:一是学术型的,继续在中国语言文学类下设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050102)攻读硕士学位(比如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等);一是专业型的,是进入教育学类下设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简称汉硕,英文缩略为MTCSOL,2007 年设立,专业代码045300)。这两类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甚至学制都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学硕更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专硕更侧重实践能力的掌握。进入这两个专业学习的学生并非仅仅是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的本科毕业生,相关专业亦可。但是专硕其他专业的人都可以报考,而学硕基本上是本专业或非常相关的心理、教育等专业才能报考,其他专业考进学硕的可能性较小,所以专硕学生的本科专业面更加宽一些。
硕士阶段到博士阶段的衔接也有两条路径:一是学术型的,学生继续攻读中国语言文学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博士学位,或者一些高校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学位,如国际汉语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学(中央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一是专业型的,是学生选择攻读教育学类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育博士专业学位(045174),该学位2018 年设置并招生,当时是教育学类课程与教学领域下设的汉语国际教育方向(045300),2019 年升格为汉语国际教育领域(见图1)。攻读学术型博士学位,学生可以硕士毕业后直接报考,也可硕博连读;攻读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则需要有相当一段时间的相关工作经历(3 到5年不等)才能报考。尽管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生如果有相关的工作经历,可以报考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攻读汉硕专业学位的学生也可以报考学术型博士学位,但后者相比较而言难度会很大,因为学硕和专硕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不同,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往往是后者比较缺乏的。
图1 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链”
这样一个经过几十年努力、历经磨难而逐渐形成的比较完整的“培养链”,也渐渐体现出中国特色,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中文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世界分享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条“培养链”的基础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绝大部分的硕士生源(无论是学硕或是专硕,甚至包括香港地区的一些相关硕士研究生项目),都是来自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也为“培养链”的高端(博士阶段)奠定了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若“尽快有计划取消高校的TCSOL 本科专业”2,无异于动摇根基,使人才培养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不利。
TESOL 与TCSOL 不同,语言不同、国情不同、语言的国际地位不同。培养更多的世界各国教汉语的本土教师是完全正确的,且他们应该成为各国汉语教学的主力(比如这在越南是非常成功的),就跟英语教学在中国是以中国老师为主一样。但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是,世界各地学习汉语的人数在不断增长,而各地本土汉语教师却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和社会各个层次汉语教学的需要(比如泰国、非洲多国等)。况且出于各种原因,学习汉语且愿意终身成为汉语教师的人并不多,而培养一名合格的本土汉语教师又并非易事(比如掌握汉语的书面语系统,包括汉字的认读与书写,与英语相比就要难得多,这是事实),不可能一蹴而就,大量汉语教师的输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汉语走向世界的必然,也是许多国家的诉求。英语教学同样也有过类似的过程(Brown 等,2006)。诚然,目前外派教师,包括志愿者教师的学历层次基本上是硕士以上,但他们绝大多数本科所学专业依然是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取消高校的TCSOL 本科专业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不利。
目前全国有400 多所高校设有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规模庞大且增长无序,办学质量良莠不齐,着实存在很多问题(吴勇毅,2012),而这并非专业设置本身的问题,而是办学规模与质量管控的问题。虚假的市场信息、过于乐观的假设与好大喜功,造成一窝蜂而上,导致目前的办学规模冗大;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国际学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不具备、见习实习环境不佳、盲目招生导致办学质量不高。一段时间以来该专业被人诟病的主要是两点,一是“就业困难”,二是就业时“专业不对口”(朱淑仪、陈乔君,2018;孙月红等,2019;文秋芳,2019)。对此,笔者(吴勇毅,2011,2012,2014)曾有过一系列的讨论与阐释,刘弘和杨明明(2020)对就业情况有些更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比较。从宏观上来说,大学本科许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不易是普遍现象,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所独有,不然,每到毕业季国家和各高校就不会花那么多的力气,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就业,更何况那些办学目标清楚、培养质量很高或较高的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相对而言是很好或较好的(吴勇毅,2012;刘弘、杨明明,2020)。因此,我们既不要一叶障目,也不应以偏概全。至于大学生就业一定要所谓“专业对口”,这并不符合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更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这个观念太传统、太陈旧,已经不合时宜了”(吴勇毅,2012)。
提高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转变观念,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创新办学模式、夯实专业基础、以学科核心素养全方位育人、形成特色专业,甚至品牌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的做法是“厚基础、宽口径、国际化”,“三双”(双语、双文化、双能力)3是核心。笔者反对取消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但那些办学质量不高,甚至低下的专业,确实应该在市场调节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序调控下,套用一句老话,即实行“关停并转”,优胜劣汰。
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着力培养科研与实践创新能力
吴勇毅(2014)曾提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要“深化专业改革,培养卓越人才”。所谓“深化专业改革”,首先是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包括:从“专业对口”到“宽口径”的转变(也是一种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从面向国内到面向世界的转变(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的转变);从纯知识传授到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尤其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把人才培养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机地贯通起来(吴勇毅,2012,2014)。在转变观念的前提下,应创新办学模式、培养模式、培养手段乃至课程设置,使其更有针对性和专业特点。比如,华东师范大学以上海的“两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上海电视节)为依托和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翻译能力;以①本院、②上海乃至周边地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俗称“国际学校”)和③国外学校为依托,打造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三圈”(①—③)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的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的实践能力及跨文化的适应与沟通能力,且成效显著。“凸显复合型、国际化专业特色,构建课堂外跨文化创新能力养成机制”项目获得了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华东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又如,华东师范大学从2014 年开始成班建制地招收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专门培养外国本土汉语师资的学历生,目前已具一定规模(2018 年第一届学生毕业),就是该专业的延伸、拓展和创新。外国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回国从教,也可以继续深造成为更高层次的汉语师资。
“培养卓越人才”,何谓“卓越”?大家对此二字含义的具体理解和衡量标准可能有很多不同,但具体到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上,笔者认为至少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这也是办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两条路径:一是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二是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包括实操能力)的发展。
我们目前的大学本科教育依然是以知识传授为主,颇受诟病,“传道、受业、解惑”自然是没有错的,是于社会发展和个人职业未来而言,知识是基础,其终究要转化为能力才行。欧美许多国家在中学阶段就倡导project-based learning(PBL,基于项目的学习),有没有参加过项目、参加过多少、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都是大学录取学生时重要的考量标准。基于项目的学习以学科核心素养4和课程目标为核心,学生自主寻找和利用各种资源,融各学科知识为一体,以项目为载体和抓手,进行自主的、跨学科的、探究性的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培养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的中学教育尽管也在开始朝着培养能力的方面努力,但传统的知识传授与应试教育依然是主要模式。学生进入大学后,尽管有许多新的专业知识需要学习,但仅仅着眼于接受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并反思既有知识、如何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如何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亦应如此,学生必须要学会自己学习、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在进行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改革时,就在一年级开设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研究方法初探”和“现代语言学及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两门新生研讨课(选修课),目的就是让学生一进校就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选修过这两门课的学生大都会在课程结束后申请各级各类的科研和创新实践项目,比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市级、国家级)、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这些年来学院大力鼓励本科生参加“双创项目”,2010 到2019 年间,由学生主持并自建团队(许多都是跨专业跨学科的)申请到的“双创项目”达到160 项且屡屡获奖(参见刘弘在本专栏的文章《借助“创新创业培育项目”,提升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中有具体的分析),并且参与的学生人数很多。在完成这些项目的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学科素养等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这也带动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全面提升,有不少本科生还与指导教师合作发表了学术论文。
金梦芸和吴勇毅(2016)做过一项关于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业发展需求的调查,调查发现,在学生最期待的专业学习活动方面,有89.4%的学生都选择了要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且各年级的此项选择都是最高的。这说明本科阶段的学生越来越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跟该专业的特点有关。本科卓越人才不应该只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还应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以及良好的学术视野和学术情怀,尤其应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具有潜力和上升空间)和很好的实践创新能力。
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办学与专业建设应该根据学校的性质与专业的特点进行分类,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按照学科核心素养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配以更具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与实践活动,以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比如,现在有不少大学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转型为应用型大学,有的大学就根据自己学校的定位(如应用技术类大学),把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具备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运用母语和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国际教学及国际文化交流工作,能够成为语言服务领域的技术骨干或中高层管理专家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定位很侧重学生未来的职业胜任能力。这类学校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中有一部分知识基础好、实践能力突出的可以进入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专硕学习阶段(也有可能进入学硕学习阶段),再往上的提升空间是进入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专博学习阶段。
通常“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是用来描述和修饰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常用定语,但作为专业和学科,即使是“应用”,也需要“研究”,且第二语言/外语习得与教学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热门学科。因此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研究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的创新能力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也是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学生所需要并且应该大力提倡的。在一些定位于“研究型”的大学(不一定就是综合性大学,其他一些大学也是这样定位的),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的本科毕业生就应该有相当一部分人走学术路线,进入学硕学习阶段(当然也可以进入专硕学习阶段),包括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深造。反过来,我们把毕业生送出去、到国际上去竞争,这也是本专业办得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即国际上高水平大学对你的毕业生和办学质量的认可程度如何(吴勇毅,2012)。本科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基础,办学质量高和较高的学校应该在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宽口径、厚基础,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升学、就业)搭好坚实的平台。
目前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过程中,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努力把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打造成各级各类的“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建设),使之成为“品牌专业”,据笔者所知,已有一些学校在践行之。
附注
1 教育部于2017 年10 月26 日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
2 文秋芳(2019)建议“借鉴国外TESOL 经验,尽快有计划取消高校的TCSOL 本科专业,少数双一流学校可以试点TCSOL 本硕连读项目”。见《世界汉语教学》2019 年第3 期。
3 所谓“三双”是指:“双语”,即汉语和外语,至少精通一门,且应达到很高的水平,鼓励学习第二外语;“双文化”,即中外文化兼修,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双能力”,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的实际教学能力(包括一定的教学管理能力)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4 我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年出版,第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