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新形势下如何上好二轮复习课
——以人教版选修一《戊戌变法》为例

2020-11-15江苏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0年1期
关键词:康有为史料历史

江苏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早已颁布,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复习备考中如何体现核心素养至关重要。《2019 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历史)在命题指导思想中指出,以《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指导,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为《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与学科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2020 年高考采用的是旧的高考模式,但江苏卷的试题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也体现了一种过渡性质,即题目逐渐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命题方式不断向全国卷学习。在一轮复习中,学生虽然对历史的基本知识已经了然于胸,但缺乏对全国卷的了解,也缺乏对具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题目的练习。因此,笔者以人教版选修一《戊戌变法》的教学设计为例,浅谈高三二轮复习中使学生熟悉全国卷、适当接触以核心素养立意的题目的方法。

一、知己知彼,熟悉考情

表1

续表

从表1 可以看出,2013 年 至2019 年的江苏卷唯有商鞅变法没有单独考过,因此,教师在备考2020 年江苏省高考时,应对商鞅变法多加重视。历史高考真题往往以“新情景”“新材料”的形式出现,在二轮复习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改革类的题目如何出题,如何运用材料及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二、化繁为简,构建知识树

江苏高考选修内容的考查方式不同于必修,只有一道10 分的材料题。人教版选修一《戊戌变法》这一单元包括四课内容,如果对教材知识的讲解面面俱到,必然会分散学生的精力,导致备考时间的浪费。因此,对基本史实应当化繁为简,抓纲举目,用知识树的方式整体把握,如下图:

实际上,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教师一般已经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对教材中的基本史实进行了有效整合。因此,高三学生在历史一轮复习中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知识树。那么,知识树如何运用?知识树的掌握是否也有侧重点?知识树在解答高考试题时能起到多大作用?在二轮复习中,历史教师对这些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能力。

三、对比真题,抓好“树”的重点

例1.(2018·江苏卷·24·A)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做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5 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5 分)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解题顺序、回答“3W”、关注分值。正确的解题顺序是先看问题再看材料。对于问题的审题应注意“3W”:一是“What”,即“问的什么”;二是“How”,即“如何答”;三是“Where”,即“答案在哪里”。根据问题“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可知,问的是“背景”,答题方式是“说明”,“答案来源”在材料一和教材中,另外,本题分值为5 分,应该找到5 个采分点。据此,第一,学生应在材料一中找到有效信息:“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和“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学生可将其概括为:科举考试有弊端,缺乏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人才。第二,从教材中寻找,可回望知识树中的“背景”部分,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可将知识树中的几点均答出,即社会条件、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第三,对照答案:①民族危机日趋严重;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维新派要求变法;④科举制存在弊端;⑤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从答案中学习规范答题,即序号化作答,答案中的①②③来自知识树,④和⑤来自材料,由此可以看出,五分之三的分值来自知识树的贡献。

第(2)问的答案也有五分之三来自知识树,由此可以看出,10 分的题目有6 分来自教材(知识树),仅有4 分来自材料。回望知识树可发现,“背景”和“影响”的内容考查最多,因此,对于知识树的掌握要有侧重点,教师应重视“背景”“影响”“意义”“评价”,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深挖和琐碎性记忆,突出对“大概念”的掌握和能力考查。那么,知识树在全国卷中的应用是否也是这样呢?

例2.(2019·全国卷Ⅲ·44)

材料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 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 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9 分)

当限时完成题目后,学生一般会认为江苏卷更简单,原因在于,“知识树”对江苏卷有很大帮助,但对于全国卷而言似乎没有什么用处,找“背景”“意义”似乎不起作用。全国卷的答案如下:(1)①减少变法的阻力;②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③自身认识的转变。(6 分)(2)①变法的核心机构;②注重维护皇帝权威;③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9 分)

从答案可以看出,第(1)问答案中的①似乎让人联系到康有为的托古改制,其目的之一就是减少变法阻力,考查了学生的迁移能力,②和③是结合材料“……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和“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开议院为时过早”概括得出,第(2)问主要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概括。提炼、概括信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需要专门训练,并非单纯背教材能够解决。

由此可以得出,江苏卷和全国卷改革类试题的异同点:

表2

四、选做典型题,渗透大素养

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高考题也越来越倾向于素养的渗透。在《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道关于“史料实证”的典型试题:

例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99 年1 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材料二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 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 464 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 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 555 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 次,加入人数为135 人次。”“四月初八日(5 月2 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1)评析材料一、二论点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士大夫阶层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反应。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回忆”和《康南海自编年谱》可知,其史料类型是回忆录,根据材料二中的“……等档案”和《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可知其史料类型是档案。有关此两种类型史料的价值,学生应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思考,教师需要向学生简单介绍“史料实证”的概念,即“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在论证士大夫阶层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反应中,应将这两则材料进行比对,说明两则材料中相同的记述更接近于历史真实,而记述存在差异的内容需要辨析。材料二证明材料一中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是不存在的,因此,对是否有康有为组织的十八省公车上书一事应存疑。

综上所述,通过教材知识树、三道例题的对比,在大力推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二轮复习的侧重点将不再停留在历史的基础知识层面,但是,这并不等于不重视基础知识,笔者认为,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应贯穿整个高考复习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选做全国卷真题或精心编制考查核心素养的题目,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方向。

猜你喜欢

康有为史料历史
吕振羽史料学理论与实践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康有为藏西夏字书《同音》残叶版本考
史料二则
康有为撰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