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深度课堂
——浅论《课程标准》下历史二轮复习的教学设计

2020-11-15河南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建构深度

河南

一、聚焦《课程标准》下的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与2013 年版相比,提出了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在内的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考查目标。《课程标准》为教师现有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转变的方向,从对固定时间节点的具体、单一的历史事件的关注转向对更为宏观的“长时段”与“大时代”的关注,引领学生在古今贯通或中外关联的视野中,对史实进行综合、多层次和多视角的观察和认知。这种更高、更全面的《课程标准》理念深刻地烙印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如2019 年全国卷Ⅰ第41 题第(1)问便考查了20 世纪50—80 年代中、美、苏、日钢铁业发展的比较,高考真题通过这一点,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因此,《课程标准》和高考试题一样,如同一面旗帜,为教师备考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现有一、二轮复习模式的不足之处

经过近五个月的一轮复习,教师已经引领学生依托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大模块的教材,逐一、详细地梳理了相关专题的各知识点。但是,这种模块式的复习在力图夯实学生学科基础的同时,造成了部分学生时序观念的缺失与混乱,以致其作答时常常出现史实混淆的情况。在一轮复习中,教师往往受限于学生的基础,导致备考工作无法达到《课程标准》中较高的要求。因此,进入二轮复习后,教师应提高课程要求,向《课程标准》的方向努力,使备考更加科学、精准与高效。但是,部分教师仍固守知识本位,执著于传授已有的史学结论,仍满足于传统教学,执著于充当课堂的主导者,未能帮助学生建构起各重要史实之间的关联,难以提升学生对历史时段特征的认知,这种立意的二轮复习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比,其缺陷和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如何聚焦核心素养,构建深度课堂,更好地与高考要求相吻合,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道必须回答的课题。

三、构建“深度课堂”的思路和做法

与一轮复习的“依教材、满课堂、大容量”不同,在二轮复习中,教师更应该聚焦核心素养,依据《课程标准》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在对高考考情精准把握的基础上,对教材和教辅进行知识再整合。教师应在更为宏观和宽阔的历史时空框架中,引领学生梳理章节或时段的知识体系,在纵向和横向的联系、比较中,更全面地定位和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更深刻地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理解不同时段的历史特征。具体的思路是将“大跨度主题”式的知识梳理与常考知识点的“小专题深化”相结合,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进程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建构起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历史事件的时代价值与深远意义。教师只有进行有深度的课堂建构,才能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四、二轮复习课“改革开放前的现代中国”的操作

在本专题的复习中,教师可采用时间轴的形式,进行“大跨度主题”的构建。结合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建设史,这种构建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49 年至1956 年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56 年至1966 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6 年至1976 年“文化大革命”。根据对高考考情的把握,教师应以前两个阶段为主进行重点梳理。

这种“大跨度主题”时间轴的建构,不仅要将分散在各专题、模块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还要建立起史实之间的逻辑关联。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思路指引和点评,如在梳理1953—1956 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1958 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两者的联系与区别,点明两者所有制均为集体经济,但人民公社的规模更大,公有化程度更高。教师还可以适时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它试图依靠组织方式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动力动员,实现农业奇迹,这是一种超越了所属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制变革。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一知识点进行引申,将其与邓小平时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对比,后者是通过渐进式改革对原来僵化的农村经济体制进行自我完善,这是党领导下的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其意义是使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这种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专题建构,培养了学生宏观的视野和多角度看待历史事实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

“小专题深化”可应用到对具体考向的解读中,将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结合起来,使深度课堂建构在扎实的基础之上。通过对2014 年至2019 年全国卷高考真题的考情整理,涉及本专题的单选题共14 道,非选择题有4 道且均为25 分的材料问答题。精研考题后可发现,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两个考点和若干命题方向。

以2019 年全国卷Ⅰ第41 题为例,该题呈现了“一五”计划期间,中美苏日四国在钢、生铁、发电量上年均增长速度的差异。由材料可知,中国的年均增速是最快的,其原因在于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如果教师对真题的使用仅限于此,教学就会显得孤立而缺乏联系,单薄而不够丰富和深刻。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以小专题的形式将其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进行比较,这就涉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缺陷之一,即民族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多集中于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通过“小专题深化”的复习,教师可以将近代、当代不同时期的工业发展情况重新整合,使学生在更为宏观的视野中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其时空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与不易,家国情怀会油然而生。

二轮复习的本意就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一次学科知识的系统整理和升华,而不是一轮复习的简单翻版和重复。这种升华对师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以聚焦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在对高考考情清晰、明确地把握的基础上,建构有深度的课堂,引领和带动学生对整个教学内容形成系统、连贯、扎实的理解,更好地提升备考的有效性,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学科优势。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建构深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