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干部基层调研工作常态化的思考
——以江西省安义县干部基层调研工作为例

2020-11-15吴小平余佳琳

老区建设 2020年8期
关键词:常态调研干部

吴小平 余佳琳

[提 要]调查研究是做好干部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干部不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的基层调查研究,对于提升领导干部实践水平、管理能力、理论修养,及时反馈、有效执行国家政策,增强同基层群众的情感,密切干群、党群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安义县建立干部基层调研常态化工作机制研究”课题组以安义县干部基层调研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干部基层调研工作的做法及特点,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安义县干部基层调研机制的做法,并就调研工作如何实现常态化进行了思考。

201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 《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简称八项规定)中,第一项规定就是改进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不仅是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更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调查研究作为反“四风”的重拳,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近年来,江西干部基层调研工作也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领导干部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调研,涌现出许多质量高,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前瞻性的调研举措,如安义县“1号大调研”。安义县“1号大调研”已成为推进基层工作、锻炼培养干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举措,成为省内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的良好品牌,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但随着调研活动的不断深入,也面临着调研专职力量不足、教育培训制度不完善、常态化机制建立不足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安义县干部基层调研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干部基层调研工作的建议。

一、干部基层调研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1]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做《寻乌调查》时,在当地停留了一个月,深入贫农、富农、手工业者、工商资本家家中,广泛接触社会各界群众,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最终找到了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坚持亲自搞调查研究,先后前往东北三省、天津、日本、美国等地调研,了解真实国情和世界形势,为设计制定改革开放等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国已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已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乡村治理机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民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2]这既给基层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对干部做好基层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从根本上保证国家“三农”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工作决策的正确制定,履行好服务“三农”的职责、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领导干部要经常走出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以达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目的。

二、安义县干部基层调研现状及问题分析

安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干部基层调研工作,在多任县委书记的着力推动之下,逐渐形成了全县机关干部定期下到乡镇基层调研的有效做法,即安义县“1号大调研”。安义县“1号大调研”行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17年6月,安义县将“1号大调研”活动定为全县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全县各部门、各单位所有机关干部于每个月的1号前往全县所有行政村和所有农户进行调研。2018年,安义县进一步深化干部基层调研行动,将“1号大调研”升级为“走亲连心·1号大调研”。2019年,安义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指示要求,以县委县政府各部门、县直各单位、省市驻县各单位、各乡镇所有机关干部为调研主体,进农村、进社区、进园区,覆盖所有行政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开展调研工作。

安义县开展“1号大调研”行动以来,两千多个涉及基层老百姓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得到解决,各项工作群众基础更加扎实,党员干部党性和能力得到锤炼,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氛围得到巩固,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好评,获得诸多主流媒体的报道,为安义县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品质提升、民生深入人心、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伴随着调研活动的不断深化,调研工作也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负责干部基层调研工作的专职人员不足,安义县调研办目前专门负责干部基层调研工作的人员为2名,其中1人每个月轮换,而每个月定时下乡调研的机关干部达两千多名,反映的调研问题多、解决难度大,调研队伍力量不足,制约了干部基层调研工作向纵深化方向发展。二是缺乏专门的调研教育培训机制,调研干部受到专门的调研学习教育较少,培训交流机会不多,目前普通调研干部多停留在按部就班、定时定点完成调查任务,力所能及地收集、反馈和解决通过调研发现的实际问题,扩大调研影响力度不足。三是调研方式、途径有待拓展,如有的调研单位运用传统手段多,调研方式较为机械,没能充分结合部门职能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一些调研干部以召集村民代表开会的方式替代广泛的实地调研,代表性不强。四是调研作风、质量有待提升,调研成果转化较少,个别单位和调研干部调研作风不够扎实,调研的范围有待扩展,对调查了解得到的资料和信息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调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五是调研奖惩机制不完善,未出台具体的奖励措施,考核量化指标不足,调研物质奖励标准偏低,缺乏详细的问责办法,倒逼力度不够。

三、建立安义县干部基层调研常态化机制的建议

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保证。目前关于干部基层调研方面的实践很多,但有关干部下基层调研的相关研究却较少,而关于这一问题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研究更显不足。如何让干部基层调研活动更加常态化地开展,建立通过调研解决基层问题的常态化机制,是当前值得思考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安义县建立干部基层调研常态化工作机制》 课题组调研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干部基层调研工作,建立干部基层调研常态化机制,总体上应高度重视做好以下五个环节的工作:

(一)坚持调研原则

1.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实事求是是领导干部在基层调研活动的生命所在和最基本的特征,是基层调研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3]干部基层调研的目的,就在于去实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只有真正地掌握基层实际情况, 了解确切问题,知晓社情民意,才能科学地制定相应对策,减少乃至避免失误, 保证干部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执行党的“三农”政策,达到通过调研知晓民情、聆听民声、解决民忧的目的。

2.群众路线。调查研究是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增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重要形式。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社会,乡村内部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本的熟人社会体系有所瓦解,体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求学,留守乡村的以老人、妇女、儿童居多,前者常年在外,了解家乡党的基层政策和接触干部调研工作渠道有限,后者囿于受教育水平、年龄等的限制,整体上对国家基层政策方针理解认识不足,对调研工作参与不多,与干部联系交流不多。因此,领导干部在开展基层调研时,既要注重通过实地走访,与基层群众同吃、同坐、同劳动的方式与基层百姓加强对话、增加情感、密切联系,也要学会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加强与在外求学、务工群众的联系,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最后,干部基层调研形成的各项决策也应接受基层群众的检验和完善。

3.与时俱进。调查研究贵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客观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每时每刻都在出现,决策落实的条件和环境不断在变化,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待也不断在变化。”[4]党的十九大以来,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的产业体系、经济情况、组织形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基层百姓的价值取向、利益诉求、谋生方式不断改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常下乡、多调研,紧跟形势、与时俱进,深入学校、田间地头、社区、网络等,调查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出台新政策。

(二)明确调研目的

“一个完整的调查研究通常由六个要素构成,即调研目的、调研主体、调研客体、调研过程、调研方法、调研结果。”[5]确定了调查目的,也就明确了调查任务,调查选题也就不难了。一些领导干部尽管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做基层调研工作,但收集的资料分散琐碎,难以形成系统的调研材料,究其原因就在于调研目的不够清晰,安排不尽合理,干部下基层调研时,应根据调研主题的不同,明确调研目的,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

(三)改进调研方法

1.调研前做好充分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调研前期做好充分准备,缜密规划整体调研活动,是做好调研工作、实现干部基层调研工作常态化的重要基础。调研工作不只是干部个人行为,而应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组织行为,前者具有主观性、随意性、不稳定性,后者具有系统性、科学性、计划性,要实现由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做好充分的调研准备必不可少。反之,如果干部调研前缺乏必要的准备工作,在调研时就会难以发现重点、难点问题,在访问交流时,不能有效提问,难以收集有效资料。因此,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前,要围绕调研目的和选题,科学地制定调研计划,提前掌握调研地的基本情况,联系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熟悉相关政策法律,掌握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增强提问的针对性,不讲外行话。

2.真正深入基层群众。干部下基层调研要真正深入田间地头,努力扩大调研覆盖面,在开展基层调研时,要真心实意,真正深入群众,轻车简从、简化接待、厉行节约,让群众心理上亲近,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上。

3.采用灵活的调研方式。既要有掌握整体情况的普遍调查, 也要有带着问题下去的重点调查;既要有工作指导上的综合调查,也要有解剖麻雀式的典型调查; 既要有领导联系工作的定点调查,也要有意在发现问题的抽样调查;既要坚持和完善座谈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等传统办法,也要适应新情况,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学的方法,把微观调查和宏观调查有机结合,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做到问卷调查、网络调查、抽样调查、委托第三方调查、专家调查、统计调查等多管齐下。

4.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展开调研。当前基层群众知识水平普遍提升,利用网络表达、发声、交流的能力也显著提高,干部基层调研充分发挥网络普遍、便捷的优点,采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等形式,既可以充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调研的积极性,也可以吸引大量在外务工求学的基层群众参与调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扩大调研覆盖面。

(四)重视问题研究

调查研究,包括调查与研究两个环节,调查是研究的前奏,研究是调查的升华,调查研究的关键在于研究。干部基层调研既要发扬锲而不舍、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更要对调查中掌握的材料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和研究,通过“交换、比较、反复”,找出规律性和普遍性的东西,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或措施。

(五)建立和完善调研机制

为引导领导干部始终坚持、不断加强基层调研,要建立干部基层调研常态化机制:一是完善激励机制,对干部基层调研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将考核得分与干部年度绩效奖励、提拔任用挂钩,使作风扎实、业绩优良的干部有更多的获得感。二是健全保障机制,强化基层调研工作组织力量,增强调研的经费保障、技术保障。三是突出制约机制,通过科学设定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标准,建立调研监督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对干部基层调研活动开展常态化的监督。四是建立教育制度,开展干部基层调研培训工作,培养调研人才队伍,强化调研干部学习教育。

猜你喜欢

常态调研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