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人民观的伦理意蕴

2020-11-15贺新春刘飞燕

老区建设 2020年8期
关键词:意蕴伦理建设

贺新春 刘飞燕

[提 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的核心要义。习近平人民观以鲜明的人民性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蕴含的“人民主体”“人民至上”的理论品质和精神实质,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主要包括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的经济伦理意蕴,以保障人民平等享有权利为追求的政治伦理意蕴,以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为导向的文化伦理意蕴,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的的社会伦理意蕴,以为人民创造良好环境为依归的生态伦理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进行了新的诠释和发展,提出并逐步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1]习近平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也是习近平人民观的核心要义。习近平人民观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价值遵循,涵涉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体现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各个领域。习近平人民观以鲜明的人民性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蕴含的“人民主体”“人民至上”的理论品质和精神实质,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主要包括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的经济伦理意蕴,以保障人民平等享有权利为追求的政治伦理意蕴,以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为导向的文化伦理意蕴,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伦理意蕴和以为人民创造良好环境为依归的生态伦理意蕴。习近平人民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其所内涵的伦理意蕴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也为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实践指引。

一、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的经济伦理意蕴

经济伦理主要回答的是经济发展、经济制度、经济行为、经济实践、经济政策和经济目标等经济领域诸多方面的道德合理性问题,以是非善恶、公平正义等价值判断为准绳,评价、规范和约束经济领域中人们的行为。[2]“以人民为中心” 作为习近平人民观的核心要义,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依靠谁、为了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的认识,蕴含了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的经济伦理内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道德约束和价值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新时代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

“人的行为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这种在自身中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使人成为主体。”[3]人的活动是人能够成为道德主体的前提,并使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具有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一切无产阶级政党都会在理论和实践中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更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中必须也必然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相信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力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观察、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切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没有任何特殊利益的政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4],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伦理原则。对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根本问题,在新时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5]

二、以保障人民平等享有权利为追求的政治伦理意蕴

政治伦理是政治思想和行为的价值取向,它规范着社会组织和成员在政治生活中的道德遵循,指引社会组织和成员的政治行为,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价值目标。[6]“以人民为中心” 作为习近平人民观的核心要义,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国家权力属于谁、民主政治制度保障谁”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认识,蕴含了以保障人民平等享有权利为追求的政治伦理内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富有创造性的重要内容,它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伦理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和充分体现公平正义伦理的政治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新的征程上,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8]人民政协是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政治制度安排。“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9]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它通过对话和协商,使得“对于每个具体的人的利益满足所可能产生的预期结果与附带效果,能够为所有参与者非强制地接受”,[10]“既有利于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平衡各方利益和偏好、化解社会矛盾,也有利于推进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缓和干群关系”。[11]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协商民主的目的、内容、对象、形式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协商的目的主要体现于“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中“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协商的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协商的对象包括“全体人民和全社会”“一个地方人民群众”“一部分群众”“特定群众”“基层群众” 等;协商的形式包括“会议协商、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12]为了评价设计安排的政治制度是否民主、有效,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政治生活”等“八个能否”的标准。这些标准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平等享有权利的伦理诉求。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没有体现公平正义伦理的环节和内容,应该不断地修改、完善,以顺应新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愿望。

三、以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为导向的文化伦理意蕴

文化通过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不仅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发展,同时又对其蕴含的特定社会价值进行引导提升。在这种社会价值引导提升中反映社会文化活动主体的现实社会关系及其内在道德精神与价值取向。任何一种社会活动都以某种特殊方式内涵并表达着特定社会价值精神及要求,具有伦理性。文化伦理指社会文化活动中蕴含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13]所有关涉文化及其活动的伦理性方面内容均成为文化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指导文化活动的价值原则,文化活动中的真、善、美,文化活动主体的道德精神与价值态度等等。“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人民观的核心要义,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服务面向、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导向”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认识,蕴含了以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为导向的文化伦理内涵。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主要通过传统习俗、社会舆论、文艺作品等形式来提升人的内在修养、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道德品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新时代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有效发挥其价值引领、精神指引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地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14]的问题。它既源自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明确了“从哪里来”而“不忘本来”,又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吸收了世界其他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明确了“到哪里去”而“面向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集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建构。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它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反映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民主”“自由”不同于西方“普世价值”所宣扬的“民主”“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自由等价值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是由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它“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15],能够体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和愿望,而西式民主却往往只是权力争斗、利益博弈的工具而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要重视社会主义文艺的教化作用,强调要充分发挥其移风易俗、塑造国民精神价值、抵制落后文化侵蚀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7]总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为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着丰富的伦理价值和道德要求。它要求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规范人际关系、净化社会风气,不断提升全民族的精神文化水平和道德境界,不断引导人民积极向上向善,充分彰显其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引领人民、为了人民的伦理功能。[16]

四、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伦理意蕴

作为“五位一体”之一的“社会建设”中的“社会”范畴,指的是一个以实体为依托的非实体社会。由于“社会”这一概念有“实体”与“非实体”之分,直接导致“社会伦理”具有不同的内涵和指向。所谓实体性社会的社会伦理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各种伦理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经济伦理、政治伦理、制度伦理、环境伦理、家庭伦理以及交往伦理等具体内容。所谓非实体性社会的社会伦理是与个体伦理相对而言的,指社会的内在价值及伦理遵循。[17]“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人民观的核心要义,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丰富内涵和具体实践路径的认识,蕴含了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伦理内涵。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社会建设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发挥广大人民的作用。社会建设涉及内容多且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的各方面,其主要侧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社会建设与民生息息相关,直接体现了我们党的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求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就是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7]。公平正义是新时代社会建设的目标追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逐步建立充分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8],而且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19],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这是“以人民为中心”核心理念在社会建设领域的鲜明彰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时代课题,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努力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但 “核心是人”。因此,社会治理既要创新体制机制,更要把治理的重心下移到最基层,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聚焦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利益问题上,疏通人民群众各种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把“以人民为中心” 这一核心理念镶嵌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

五、以为人民创造良好环境为依归的生态伦理意蕴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也是道德调节的对象。用来规范、调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各种道德规范就是生态伦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价值原则。“以人民为中心” 作为习近平人民观的核心要义,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蕴含了以尊重自然为旨趣、以为人民创造良好环境为依归的生态伦理内涵。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正确价值理念,就是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生态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一方面,人与自然既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也是一个伦理共同体。人类既要具有尊重、保护自然的意识,又要遵循自然规律、遵守生态伦理规范,才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是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代际环境公平正义的内在道德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所以,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新理念;[19]通过构建多方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生态环境监管机制,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制等创新举措,着力破解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各种突出环境问题。

习近平人民观内涵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其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在反思西方工业文明历史教训、破解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探索人类文明演化的过程中提出的,是对当代生态领域人类实践活动的反思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的具体继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意蕴伦理建设
多部门:建设农村公共厕所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过度建设
干将莫邪传说演变路径及文化意蕴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极简主义下的丰富意蕴——论贝拉·塔尔电影中的声音设计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