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及针对性干预效果研究
2020-11-14许晓燕孙高高赵小环许会英胡茜茜王丽萍
许晓燕,李 晶,孙高高,赵小环,许会英,胡茜茜,王丽萍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甘肃 兰州 730050)
近些年临床医疗技术的提高、引进,使得孕产妇分娩质量、母婴预后逐渐提高,但多数孕产妇还会因分娩过程中出现剧烈疼痛感知而害怕,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易令孕产妇出现应激反应,严重时会改变妊娠结局[1-2]。因此选取我院收治的132例孕产妇,旨在探究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实施针对性干预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132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6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皆为女性,试验组中年龄22~35岁,平均(27.3±3.6)岁,孕周37~40周,平均(38.4±0.51)孕周;对照组中年龄23~36岁,平均(28.2±4.2)岁,孕周38~41周,平均(39.3±0.62)孕周,从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产前指导;向产妇普及妊娠、分娩相关知识,对其心率、血压等各项生命指标进行监测。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针对性干预:①产前护理:待孕产妇入院之后,相关护理人员应给予热情接待,对待产妇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主动产妇进行沟通,取得产妇、家属的信任与认可。分娩前,针对产妇出现的不良情绪,站在产妇角度理解其真实感受,并帮助产妇引导正确心理状态。
②健康宣教:向产妇、家属普及妊娠、分娩、注意事项等内容的普及,提高产妇对妊娠、分娩的认识,普及方式可选择图画、视频等方式,分娩前,降低产妇的不安感。③心理干预:分娩前后对孕产妇心理状况进行评估,针对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者,通过“明示”“暗示”等语言、行动方式,帮助孕产妇舒缓情绪。同时借助外界支持,即家属、丈夫,令孕产妇分娩前后感知关爱,帮助其树立信心。④产时护理:分娩过程护理人员全程陪伴,第一产程通过腹围的方式帮产妇舒缓情绪,对产妇的胎心变化时刻监测。按压产妇腰骶部,降低产妇痛感。第二产程,引导产妇调试舒适体位,指导深呼吸,产生宫缩镇痛时,与产妇对话转移注意力,并适当在产妇下腹给予按摩降低痛感。第三产程,以牵拉的方式协助分娩,当胎盘彻底脱离子宫时,嘱咐产妇用力,对产妇腹部子宫进行有节奏按摩。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干预前后SAS(焦虑)、SDS(抑郁)评分并进行对比,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价,分值0-100分,分界值为50分、53分,得分越高,抑郁、焦虑程度越高;观察记录两组产程VAS疼痛指数并进行对比,产程: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总分0~10分,无疼痛0分,轻度疼痛1~4分,中度疼痛5~7分,重度疼痛8~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资料一般运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数值变量数据采用(±s)表示,采取t检验;无序分类数据以百分比率(%)表示,采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孕产妇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干预后,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产妇焦虑、抑郁评分(±s,分)
表1 两组孕产妇焦虑、抑郁评分(±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SAS SDS SAS SDS试验组 66 53.12±9.7152.04±9.2827.11±3.2128.19±3.54对照组 66 53.14±9.7252.06±9.3139.23±6.1239.14±5.67 t 0.012 0.017 14.248 13.308 P 0.495 0.469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产程疼痛指数对比
试验组第一产程疼痛指数(4.61±1.23)分、第二产程疼痛指数(4.14±1.23)分、第三产程疼痛指数(5.58±1.25)分,对照组第一产程疼痛指数(5.49±1.61)分、第二产程疼痛指数(6.41±1.01)分、第三产程疼痛指数(7.34±1.32)分,试验组产程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分娩是女性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但在分娩前后孕产妇会因心理、生理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会间接对母婴结局造成影响[3-4]。同时,根据每个孕产妇所接触的环境、家庭等因素,孕产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严重时分娩前部分孕产妇会焦虑症,对分娩结果造成影响,致使出现母婴不良结局,而分娩后出现抑郁症,会给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分娩前后对孕产妇心理状况合理评估,通过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帮助调整健康心理状态[5]。
对于孕产妇而言,医院传统干预,多数建立在孕产妇身体方面,虽会给与一定心理干预,但针对每个孕产妇的个体性,传统干预不够针对。因此针对孕产妇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干预,可在孕产妇分娩前后对心理状态进行有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性实施心理干预,在通过产时、产后等多方面对孕产妇进行全面干预,不仅可帮助孕产妇建立良好心态,还可一定程度上降低产时疼痛,减轻孕产妇痛苦[6]。从本文可知,66例试验组孕产妇应用针对性干预后,心理状况有了较好变化,同时分娩时减轻了痛苦,促进分娩成功。
综上,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实施针对性干预,可缓解不良情绪,降低分娩疼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