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框架理论的《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分析

2020-11-14彭爱萍谭安捷

电影文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我和我的祖国爱国祖国

彭爱萍 谭安捷

(1.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2.武汉纺织大学 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作为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礼片的《我和我的祖国》,自2019年9月30日全国公映以来,引发全民观看和热议。截至10月25日,该片官方微博显示累计票房破28亿元,登顶2019年国庆档票房冠军,创造献礼片票房历史新高。在目前众多主旋律电影和国庆档高质量电影的双重冲击下,该片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高的票房和口碑?本文运用框架理论,从创作者的框架建构和受众的框架认知两方面进行剖析。

框架的概念由高夫曼(Goffman , 1974)引入文化社会学,他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面对新中国建立70年需要呈现的社会真实——祖国日益强大、人民更加幸福,电影创作者们如何主观表达,需要创作者从主题思想、事实选择、叙事方式等方面进行框架建构。

一、创作者的主题框架

《我和我的祖国》主旋律电影,其主题框架来源于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同名歌曲。创作者们用同名歌曲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地表达爱国主义这一主题思想。影片在王菲浅声吟唱《我和我的祖国》的美妙歌声中拉开序幕,好似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深情诉说,让观众对爱国主题的接受“一秒入戏”;结尾则汇集各地民众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激昂歌声,让观众的爱国情感不断蔓延与升腾,首尾呼应地建构了爱国主题框架。

而且,该片采用柔性触发式来建构爱国主题框架。在同名歌曲中,歌词作者把儿女们与祖国的关系形象地比喻成“浪花和海”的关系,中华儿女们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着“我和祖国”息息相连、一刻也不能分离的情感。影片沿用同名歌曲这一基调,其主题设定打破了传统主旋律电影“你要爱国”的硬性灌输式,采用“我由衷爱国”的柔性触发式,触发“小我”到“我们”进而再到“所有中华儿女”心中的爱国情感,最后定格为千千万万个“我”和我的祖国之间休戚相关的主题框架。

可以说,该片是《我和我的祖国》同名歌曲内涵思想的影视化表达。通过沿袭同名歌曲主题的柔性表达框架,不仅让观众有更强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也沿袭了同名歌曲的影响力,使爱国主义精神更自然地融入千千万万个“我”的心中。

二、创作者的事实框架

学者恩特曼(Eentman)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在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众多精彩事件中,选择哪些事件?又需要凸显事件的哪个点?是创作团队首先面临的难题,也是其对事实进行框架的体现。陈凯歌总导演领衔的创作团队在框架事实方面有明晰的思路,依据确立的“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相撞”12字方针,进行事实选择和凸显。

(一)对事实的选择

从数量上看,影片选取七个重大历史事件,对应新中国70周年生日庆典;从类型上看,选择的七个事件重在体现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祖国国力的强大。其中,《前夜》《回归》《护航》等事件着眼于新中国的建立、领土的回归和护卫;《相遇》《夺冠》《北京你好》《白昼流星》等故事所指祖国实力的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及对祖国强大的自豪感。

(二)对事实的凸显

如果说对影片事件的整体选择是总导演的功劳,那么对每一件事件中事实的凸显,则彰显了七位单元导演的各显神通。在家喻户晓的七个历史事件面前,七位导演避开事件已为人知的正面事实,融入自己的历史记忆片断,寻找事件不为人知的背后事实,并凸显事件中的普通人与历史重大事件“迎头相撞”时刻的触动、抉择和改变。例如《相遇》中张译饰演的无名科技工作者,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发成功,选择放弃爱情,牺牲自己;《夺冠》中的小男孩面对少男少女的懵懂之情与邻里之情、女排之情发生冲突时,依然质朴地选择了后者;《白昼流星》通过把神舟十一号着陆和扶贫工作两个事实框架在一起,表达了“一个人如果能遇到一个历史时机被改变的话,产生的力量是不得了的”思想观点。

从该片创作团队对事实的框架分析,可以看出创作团队不只把影片拍成一部“我的祖国”70年发展变迁的成就片,而是深层反映“普通的我和我的祖国重大历史事件”的休戚与共,寓意祖国的美好需要我们和祖国共患难、同奋斗、共荣耀。

三、创作者的叙事框架

(一)从叙事视角来看,以“小我”来见证“大中国”

一是影片摒弃重要人物讲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常规宏大视角,另辟蹊径地采用“以小见大”的视角,即用普通小人物视角来见证祖国的巨大成就。影片的主人公不是重大历史事件的主要建造者,而是背后的无名小人物。创作者通过展示看似普通的小人物的传奇经历与爱国情感,来见证新中国70年的奋斗历程与辉煌成就,进而体现“小我”奉献国家“大我”的爱国精神。二是用个人记忆唤醒全民的共同记忆,影片创作者也是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一些带有标签化的个人真切记忆成为导演们的创作灵感和叙事视点,例如,游行人群中漫天飞舞的《人民日报》号外、小时候街坊邻居一起在弄堂里看黑白电视的场景、香港回归那一刻的热泪盈眶等个人记忆片断的融入,引发观众的亲切回忆,让观众感觉是用我自己的小视角在感知祖国的伟大成就。

(二)从叙事时空来看,将观众快速、自然地代入故事场景

该片属于“拼盘式电影”,整部影片需要讲述七个历史故事,创作者们在结构全篇时,以时间为主线——每个故事开篇用一支书写时间的“笔”来串联七个故事,七个故事的时序与历史事件基本同步。这种对“拼盘式电影”的巧妙剪辑,不仅起到缝合叙事的作用,使全片结构连贯、紧凑,而且能让观众按照事件时间顺序进行自然对接,减小观众的接受难度。在空间元素的处理上,影片叙事者不带强迫性地把观众自然带入历史事件熟悉的现场,如天安门广场的旗杆、上海弄堂等。

(三)从叙事语言来看,用真实、意指的镜头语言来隐喻深层的思想情感

一是注重视觉语言的意指性。例如《相遇》中男女主人公在公交车上相遇,镜头既表现画面前景的人物对话,同时表现车窗外面的欢庆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游行人群,隐喻科技工作者在恋人面前,宁可牺牲爱情也要保全原子弹的成功;再如《白昼流星》中问题少年策马奔腾,去迎接从“天”而降的宇航员,隐喻人与重大事件碰撞后的“洗心革面”。二是注重叙事语言的真实性,影片对央视新闻等原始影像片断的嵌入、年代旧物和真人宇航员的使用、上海弄堂等原始场景的情景再现,好似把观众带回到历史事件现场,让观众产生自己就是事件中的某一位的幻觉,用真实镜头有力地唤醒了观众的历史记忆和爱国激情。

另外,创作者叙事风格的各具特色。尽管近几年主旋律电影“假大空”的形象在改观,但是主旋律电影主题和基调的规定命题会制约导演的发挥空间,容易带来模式化的弊端。该片七位导演执导的七个独立影片,却体现出各具特色的风格。七位导演把主题“规定动作”与风格“自选动作”巧妙搭配,既保证了整部影片爱国主题的频率共振,又彰显出自己的个人风格,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效融合。观看整部影片,观众仿佛欣赏到多姿多彩的七场小电影,其中粗犷叙事风格的管虎导演带给观众的是节奏强烈的《前夜》;爱情片的旗手张一白导演似乎在讲述为了核试验牺牲自己的凄美爱情故事《相遇》;浪漫主义风格导演陈凯歌用极具写意的手法,诗意表达“白昼流星”带给人心灵的撞击和改变;徐峥和宁浩两位喜剧片导演在《夺冠》和《北京你好》中用幽默叙事风格张扬中国人的自豪感;《回归》导演薛晓路运用女性独到的细腻手法,以香港回归时间的一秒必争这个细节入手,表现捍卫国家主权的不懈努力;具有女性视点特色的《护航》导演文牧野从备飞女飞行员的独特视角,生动刻画了中国女飞行员肩负重任背后的担当与成全的柔软。虽然七个单元影片的风格各异,但全篇毫无违和感,呈现给观众的是一部有张有弛、有笑有泪、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昂扬又深情的正剧。

四、受众框架

受众框架即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媒介产品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即受众自己的认知图式。这种认知图式包括受众的经历经验、观念情感、行为取向等。《我和我的祖国》影片的高票房和好口碑,有力说明了影片创作者的主题框架、事实框架、叙事框架等编码契合了受众的认知框架,受众没有形成对抗性解码而削弱影片的传播效果。

(一)契合受众的经历认知

从事实框架可以看出,该片选取的七个故事,横跨新中国70年的变迁,凝聚着几代中华儿女的努力。不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身强力壮的中年人,再或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人,都可以在片中寻找到自己经历的“影子”,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观感。影片对各个年龄段观众的经历契合,有效调动了存量观众特别是老年观众走进影院,使票房节节飙升,扩大了影片的传播面。

(二)契合受众的观念认知和情感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共同价值观,其中“爱国”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表达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贯彻,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形成全民共识并深入到每个中国人心中,为《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爱国主题影片铺垫了深厚的观众思想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者们选择以柔性方式建构“我和我的祖国”血脉相连的主题框架,能精准击打到受众的情感痛点,使爱国情感得到极大认同。同时,国庆节前后全国各地各种爱国活动声势浩大,全国上下已营造出爱国情感爆棚的氛围,该片选择在全民爱国情感升腾到沸点的国庆档公映,使观众的观影期待和爱国情感“一触即燃”。

(三)契合受众的行为取向

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明星流量、话题热度等成为大众传播的关键词,直接影响到受众的观影行为取向。影片创作团队深谙受众的喜好,在演员选择、营销运作模式等方面更加注重受众的需求。一方面,陈凯歌、徐峥等七位名导组成的“导演天团”及葛优、黄渤、张译、刘昊然、朱一龙等五十多位“实力+流量”明星加盟的“演员天团”,其“吸粉”力与感召力让其他影片望尘莫及,观众或许因喜欢某位风格的导演或戏精演员或流量偶像而产生观看欲望,例如朱一龙粉丝成功发起“全国百场公益观影活动”,感召全国三十多个城市的观众走进影院观看该片。另一方面,利用名人效应,制造话题,提高了影片议题卷入度,例如放映前发布歌坛天后王菲演唱的主题曲和明星电影海报,使影片未映先火;不少大V影评人在微博和《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热评与推荐,带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话题热度,引导相关话题走向,进而提高了大众的观影倾向和“点赞”互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和我的祖国》无疑是一部“有温度有深度有市场”的优秀影片。该片的成功上映,不仅凝聚了几代电影人以光影致敬祖国的告白,更展现了中华儿女在祖国发展中的参与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张扬了中国人的爱国精神;也表明当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框架契合观众的认知图式时,定然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猜你喜欢

我和我的祖国爱国祖国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我和我的祖国》让自豪感爆棚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我和我的祖国》的幕后故事
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