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大运河情结研究
2020-11-14孔庆茂
肖 伟 孔庆茂
(1.江苏开放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2.南京艺术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大运河在江苏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南北经济的纽带。大运河也是构成江苏地域水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血脉一样贯通江苏南北,其承载了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的离索愁绪,因此也是文明的纽带,是南北文化交流的千年文脉。大运河也与国运的盛衰紧密相关,河运与文运忧喜相随。作为家乡的母亲河,大运河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很多艺术作品就是通过大运河来表现江苏的水乡、江苏的文化及风土人情等。生活在运河河畔的人民心目中,故乡的环境已在灵魂深处生根发芽,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电影《柳堡的故事》中无时无刻不在呈现着的大运河的形象便是这种情结的体现,影片中的水上文化是生活在运河沿岸的柳堡地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具有浓郁的苏北地域特色。历史上大运河的作用是沟通各大水系,这也构成了柳堡地区水路发达、纵横交错的重要特色。《柳堡的故事》便是发生在这一地区的脍炙人口的故事。
一、电影《柳堡的故事》的创作背景
电影《柳堡的故事》是1957年由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导演王苹执导的影片。因其优美的画面、唯美的爱情与沁人心脾的音乐而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电影。影片突破了20世纪50年代电影的宏大叙事的固有模式,以爱情为主线,以革命为背景。新四军的某连进驻柳堡整训,四班副班长和房东家的女儿二妹子在相处的过程中产生情愫,在革命的严峻形势下,二人均放弃个人感情,投身革命。故事情节简单易懂,叙事结构整体上采用倒叙的手法,在具体的情节中又结合插叙的叙事模式,在有限条件下追求手法多变的镜头切换使得画面张弛有度,给人印象深刻。
《柳堡的故事》播出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后,创作背景也备受关注。电影是由胡石言创作的小说改编的。当然这一改编历时漫长,担任编剧的黄宗江回忆,1947年电影剧本已经完成,但当时的环境并不适合拍摄。1956年5月2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在文学艺术和学术研究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又给《柳堡的故事》带来新的转机。剧本经反复修改后,1957年才小心翼翼地开拍。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表现爱情需要的绝不仅是勇气”,胡石言在谈创作的体会时也表示:
在改编电影的过程中,1954年初,周扬同志曾在信上对我们提示道:“最关键的一点是部队的纪律,特别是军民关系方面的纪律问题,如果这恋爱是发生在部队和驻地居民之间的话;同时又是在紧张的残酷的战斗环境中,像恋爱这类属于个人情感个人幸福的事,就不能不退到生活的极不重要的地位中去。因此,在表现这个题材的时候,不只要表现一种纯洁的、真正高尚的爱情,而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安置在生活中适当位置上,如果这个位置没有摆好,那就要成为不正确的、不真实的了。……在这种时候,恋爱在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小,它的价值就愈高。”
可见,在20世纪50年代对电影题材有着相对标准的要求下,对于爱情为主线的电影也是要突出主流的生活。《柳堡的故事》则是以爱情为主线,突出军民关系。战争则成为爱情发生的背景,这种处理方式对于当时的环境来说,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贯穿电影情节的还有几对矛盾关系:新中国成立之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封建保守的思想与开放自由的思想之间的矛盾、战争中的敌我矛盾。男女主角的爱情发生在解决这些矛盾冲突的过程中显得特有立体感。女性导演特有的细腻的情感在影片中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每次陶玉玲上场的时候,王苹总是反复强调要把二妹子的银幕形象拍得清纯些,更好看些。”在严酷的战争背景中,青年男女的纯洁真挚的爱情也是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清纯的形象表现出来,可见导演不仅在题材上有所突破,具体的细节表现上也有创新。《柳堡的故事》的导演王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由一位女性谱写出一曲战争背景下的爱情赞歌,似乎也并非偶然。
二、柳堡与大运河
影片故事的发生地柳堡镇是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的一个小镇,因此将其命名为《柳堡的故事》。柳堡镇历史悠久、风景宜人、水源丰富、河道密集、纵横交错,是大运河支流的重要流经地。大运河最早是公元前486年,因军事需要由吴王夫差修造,当时的河段是连接长江与淮河的,从邗城(江苏扬州)开始,这段运河河段被称为邗沟段,是大运河在江苏境内最有代表性的一段,是至今仍在奔流不息的河段,也是当年隋炀帝下扬州时所经的河段。
影片中虽没有提及大运河,但是大运河的信息深深地植入在影片中。贯穿影片始终的小桥流水、田园风情以及总是在缓缓转动的风车,都在向观众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这部电影的拍摄地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江苏旧方志提要》,扬州、淮安、宝应、高邮等邗沟流经地,所存方志近百部,材料丰富,信息量大。高宝运河则指邗沟的高邮宝应段,《柳堡的故事》即发生在这一段的支流。
柳堡的地名与大运河也是息息相关的。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柳堡的地名原为留宝垛、留宝头。群众当中有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位状元南下赴任,因大运河上匪夷为患,改走东荡,行至此地突遇风雨,便在岸边插下宝剑系船,雨后开船,宝剑忘在岸上,故名留宝。而现在的宝应柳堡则是由石言的小说中而来,柳堡镇的前身是叫刘坝,石言说:“我创作小说时认为这个故事的风格既是战争的,又是抒情的,地名也应如此,便将‘刘’改成了‘柳’,‘柳’字多情。而‘坝’字没有兵味儿,所以改写成‘堡’。”而影片播出后,“柳堡”迅速传播至全国各地。在电影的影响下,原来的名称也改为“柳堡”。可见,“柳堡”的前身“留宝”因大运河而得名,而“柳堡”则是由胡石言根据创作的需要而命名,伴随着电影《柳堡的故事》的广泛传播,宝应县的这个小镇也因电影而享誉大江南北。
三、苏北水乡特色——大运河形象在电影中的体现
《柳堡的故事》中随处可见的风景都是充满了水乡特色的。小桥流水、蜿蜒的河堤、垂柳、风车、水田等如歌如画的美景在导演的各种镜头下呈现。在运河水上行驶的木船,与两岸的垂柳相映成趣,伴随剧情的发展,引人入胜、别具特色。影片还展现了典型的苏北水乡地区颇具特色的农作物生产方式、丰收的劳动场景,都是大运河形象的具体呈现。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对于颇具美感的大运河及其两岸优美的景色,则以长镜头为主。江苏的水乡特色在电影中被有意识地表现出来,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芦苇、垂柳、方言、风车
《柳堡的故事》影片开头便展现了运河的优美景色,两岸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河水、纵横阡陌的水路以及百姓在运河沿岸以水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都让观众感受到了典型的苏北水乡地方特色。柳堡地处水乡,盛产菖蒲、芦苇。到处可见芦苇制成的栅栏,在影片中还有芦苇编成的朴席。今天朴席已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江苏地区运河沿岸的民俗风情的代表,也是由水乡而发展起来的地方特色。其中人物的语言中“薅草”也是与水相关的词语,明人谢肇淛曰:“水田自犁地而浸种,而插秧,而薅草,而车戽,从夏讫秋,无一息得暇逸,而其收获亦倍。”可见,“薅草”是与水田密切相关的,是指将水田中的草拔除。
《柳堡的故事》中,伴随着电影故事情节的展开,背景中总是有着徐徐转动的风车,当矛盾升华之时,夜晚女主二妹子约男主出来诉说自己的遭遇的时候,静静的夜晚在有条不紊转动的风车的映衬下,显得尤其宁谧。风车的存在是当时社会真实的反映,在风车旁耕作的朴实的村民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代表。电影中的风车也是非常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有着悠久历史的劳动工具。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就有记载:“凡河滨有制筒车者,堰陂障流绕于车下,激轮使转,挽水入筒,一一倾于枧内,流入亩中,昼夜不息,百亩无忧。”“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可见,这种风车是扬州地区农民的常用工具,而这种工具得以常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扬郡地区大运河的支流河道密集,水域发达。
电影中呈现的风车为六叶片帆式风车即FCG-8型传统风车,该机特点是能自动对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这种款式的风车从宋朝一直在江淮一带使用到20世纪50年代,直到1958年以后,才逐渐退出风车抽水领域,原因是更先进的柴油机抽水方式比这种风车更方便实用。这种风车也因电影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标志性的劳动工具。影片开头伴随着正在劳作的百姓们的风车、二妹子向副连长求助时背后的风车、二妹被救回来时背景里徐徐旋转的风车。风车已成为贯穿影片的标志性场景,电影也因风车而给人一种浓郁的时代感。这一切都源于大运河,大运河边上苏北水乡地区特有的田园风光中,板桥、轻舟、风车、流水等景物配合着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动静结合,渲染出浓郁的抒情色彩。
(二)水路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柳堡的故事》中,随处可见的河流注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水流息息相关。邗沟段的大运河在生生不息的流淌中连接着无数条河渠,在大地上织成了一张运河水网,柳堡就是这张水网中的一个村落,彼时的柳堡村并无今日发达通畅的公路,村民出行最便捷的方式便是乘坐舟船。影片中流水与田亩相映成趣、水路与陆路交织,呈现了典型的江苏地区大运河的特色。而影片中的人物每遇急事就跑到柳树下面找船,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村里的村民用大船作为结婚的运输工具。战士们沿着运河边来到柳堡村,又沿着河边离开柳堡。地主阶级沿着运河乘船离开,又乘船回来。旧时代的不平等的婚姻伤害了广大劳苦百姓。刘胡子作威作福,乘船回到柳堡,却给二妹子的家庭带来了困扰。在地主阶级逼婚的时候,二妹子也是躲在河中躲避婚姻。在反抗无果后,弟弟藏在运河水中伺机逃跑,二妹被抢走也是沿着运河水路而走,经过七里站奔向蒋桥,而新四军则沿着河岸边追寻,在看到目标船只后,一枪打断桅绳,直接导致船只无法正常前行。
电影中呈现的这些矛盾冲突激烈的场面,总是离不开大运河。大运河是柳堡地区的百姓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四、大运河情结在叙事中的作用
(一)主创人员:浓郁的水乡情结
电影《柳堡的故事》是由军旅作家胡石言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胡石言出生于浙江平湖,也是水域发达、水乡特色明显的地区,成为军旅作家后便跟随部队进行文学创作,苏北成为常光顾的地区,柳堡地区的优美的景色更是能够勾起他内心深处的故乡情结。编剧黄宗江是北京人,成年后便到上海工作,在华东军区任编剧工作,和胡石言共同改编剧本。导演王苹是南京人,贯穿南京城的秦淮河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据她回忆:“日夜不息的秦淮河就在她家的窗下流过。”她的少女时光便是秦淮河边度过的,对于水乡有着浓郁的情结。
王苹曾任小学教师,由于热爱演艺和进步思想,饰演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而导致了国民党当局对她的忌惮。后到江宁县铜山镇区一所小学任教。“那里小桥弯弯,流水清清,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令人十分惬意。她在此间接触到许多天真可爱的乡村孩子和勤劳朴实的水乡农民,开始看到了中国农民苦难,懂得了社会和人生。”影片具有鲜明的苏北水乡特色,画面唯美,富有诗意。这部影片的成功,与导演年轻时的秦淮河畔生活经验以及在铜山镇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她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塑造了影片的唯美的画面感。
三个主创人员长期生活的上海、南京地区和故事的发生地柳堡都属于同一区域。从创作到改编都是突出柳堡地区运河沿岸的地域特色,江苏风物的特色明显。影片中呈现的清新与细腻,与导演的生活经验不无关系。如在开头的部分,剧本:“大堤笔直,大河宽广,白云在田野上飘过,留下过云影的地面又明亮了。云影倒映在河里,河堤上彩花松门的影子也倒映在河里,旭日照着,绚烂夺目。”而导演则是以自己特有的见解将笔直的大堤拍摄成蜿蜒的河堤,以长镜头、空镜头塑造了沿岸垂柳、芦苇、纵横阡陌的水田、雁过留声的画面,结合着在静静的运河水中徐徐转动的风车,浪漫细腻的基调在开头便已做好铺垫。
由小说向剧本的改编也是历时五年多,其间胡石言和黄宗江多次合作修改,剧本通过后,导演王苹参与了最后的定稿阶段,胡石言对此深表感谢,因为王苹始终坚持采用抒情的风格。“《柳堡的故事》提炼题材,克服缺点,并使我们作者在思想品质上也有所提高,在合作关系上也严肃融洽。”《柳堡的故事》的改编呈现了三位电影创作人共同的以及鲜明个体的协商和创作。用另一种视角展现出人们心目中战争的记忆,而这种记忆却体现了主创人员的内心深处的挥之不去的水乡情结。
(二)江苏水乡地域特色:抒写运河情怀
《柳堡的故事》紧扣江苏水乡特色风貌,一经上映便有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江苏地区。作为江苏电影的代表性作品,引起广泛的反响有很多因素,主要有几点:一、宣传内容为发生在革命根据地的纯洁的情感故事;二、江苏水乡特色:柳堡是扬州一带的大运河支流流经地,水流密集,风景优美;三、地域性明显:苏北水乡的地域性在镜头中完美地呈现,在受众心目中引起亲切感,即便是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这部影片,其中与运河水乡的关系脱不了干系。在接受者的心目中有一种水乡的亲切感,大运河作为重要的家乡记忆在影片中被唤醒,作为水乡特色的运河文化凸显出来,符合江苏人的生活经验,引起观众的心理共鸣。可以说,大运河情结是江苏人共同的情结。
除了这些典型的元素构成了水乡特色以外,还有贯穿电影的脍炙人口配乐——《九九艳阳天》与风景结合得恰到好处,曲调活泼委婉、纯朴真挚,充满着浓郁的地方风味和民歌情趣,在主人公变化起伏的心态下,由不同的人演唱,与剧情的发展有机结合,成为影片中情节转换的标志。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并不多,除了采用人物的心理语言表现外,还采用歌曲《九九艳阳天》串联整个剧情。此首歌曲贯穿于电影,迅速传播,成为脍炙人口的民歌,其根本的原因:“最主要的还在于它具有优美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民族风味。”对于接受者而言,大多数人都有一种亲切感。胡石言也总结说,影片中的插曲《九九艳阳天》受到广泛的欢迎是由于民歌的形式有着深厚的土壤,有着震撼人心的魅力。
大运河边上,雁过留声,树木葱郁,芦苇随风飘荡,采用了仰视的角度,优美的旋律在适宜的场景中响起,与静静流淌的运河河水相映,给人一种愉悦轻松的审美体验,引起观众心理的共鸣。男女主角之间并没有关于爱情的话语传达,而是通过《九九艳阳天》这段主旋律巧妙地传达了年轻人欲言又止的羞涩的情感,四段旋律在情节发展合适的时刻响起却有着不同的内涵。伴随着此旋律的还有运河沿岸的如诗如画的美景,小桥、流水、稻田、风车、油菜花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画面扑面而来。电影中的方言、女主闲暇之余的女红活动为纳鞋底、刺绣等手工活动、房间墙上贴的大阿福形象等细节结合浪漫的情感、浪漫的场景,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情感,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心。
可以说,影片用苏北水乡的地方性特色在电影镜头中唯美地呈现,以小见大,抒写了江苏人的运河情结。
(三)鱼水之情:军民一家亲
影片的开头是欢歌笑语的战士们来到柳堡地区,与百姓和谐相处的场景。年轻的战士是积极向上的,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总给人亲切感。在二妹子家借住期间,战士们利用闲暇的时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百姓们,体现了军民和谐相处的鱼水之情。
柳堡作为扬州宝应县的重要的村镇,亦是革命的基地,影片之所以能打动人也与人们的切身体会、生活经验相关。影片时不时地暗喻大运河沿岸的百姓们团结一致的革命精神,人民子弟兵到了此地很快与百姓融为一体。百姓有困难向战士求助,战士们在了解百姓的疾苦后,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二妹子摆脱困境。二妹子在战士们的影响下,成功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投身革命。起承转合间战士们紧急集合,整装待发的过程中,坚定的精神面貌、清澈的眼神和委婉含蓄的爱情故事形成对比,都反映了必胜的决心与信心。
《柳堡的故事》中虽然将战争作为背景,矛盾激烈的时刻也只是侧面表现,没有正面的战争冲突场面,但也不乏残酷的斗争。唯一的战争场景就是新四军打蒋桥的场景,枪声阵阵,蒋桥解放。李道新在谈到改革开放后的战争题材电影创新时认为:战争本身被有意无意地淡化成背景,“人”成为战争片至高无上的诉求。而《柳堡的故事》在这方面则走在了前面,用朴实的电影镜头语言表现含蓄的爱情,朴素中蕴含温婉。皇甫宜川说:“《柳堡的故事》在探求艺术真实的道路上也是迈开了一大步,充分显示出王苹这位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过人的艺术胆识和追求。”艺术真实在影片中有大量的体现。年轻的副班长和女主角萌生情愫被队员察觉,并在背后说闲话。在弄清楚来龙去脉后,又齐心协力帮助百姓解决困难,这些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这些形象虽然只是平凡的角色,却充满了鲜活饱满的气息,反映了人性的真实性。
《柳堡的故事》中水路是革命的主要的通道。影片中在战胜了敌人之后,有一句台词:“终于要打到铁道上去了!”表达了全国解放前的赞歌。在柳堡地区,水路交错纵横,军民利用水路的便利与敌人展开斗争,而“终于要打到铁道上了”,则是反映了胜利在望的现实,而真正的革命斗争也是如电影中那样。江苏解放前夕,敌军与我军就镇江、扬州一带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我军第34军、第26军及警备6旅、7旅迅速攻占敌军设在仪征至扬州一线的沿江桥头阵地。(1949年)4月21日上午,第34军和第26军分别从扬州以西和以东的江面渡江南下。……各渡船军民齐心协力,边打边行,相继闯过江心,冲向南岸,守敌仓皇溃逃。第34军和第26军直插京沪铁路,向南京方向前进。《柳堡的故事》则是这一历史的真实反映,运河沿岸的百姓们对革命的大力支持,在大运河的背景下,谱写了军民一家亲、全民革命的家国情怀。
结 语
《柳堡的故事》改变了原有的战争片的宏大叙事模式,而是将战争作为背景,以小人物之间的情感发展为主线展开情节,张弛有度,直观战争背景下的人性,既凸显了真实性,又更好地实现了教育目的。正如皇甫宜川所说:“战争片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对鼓舞人民建设新中国和教育下一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柳堡的故事》便是用间接的方式传达了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导演通过电影镜头向观众呈现了大运河的地方性、民族性特色。在影片的风格处理上,以委婉的、舒缓的基调充分地展现人物细腻的情感。大运河是典型的苏北水乡特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百姓来说,这条革命之河更是人们心目中的家乡的代表,一座座村庄分布在大运河的沿岸,虽然人们的出行方式不再以水路为主,但是依运河而建的公路仍然是大运河风景的组成部分,太阳照在河面上的波光粼粼、沿岸成片的金色稻田和水中穿梭的船只所透露出的浓郁的地方特色仍然是运河河畔人民对家乡的浓郁情结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