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群众合唱排练效率初探

2020-11-14王峥

剧影月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合唱团排练团员

■王峥

合唱作为一种人民群众入门最快、参与最广的艺术形式,已经在我国遍地开花,学校、社区、公园、广场,时而能听到合唱的声音。许多合唱理念在逐渐被大众接受,尤其是群众歌咏和合唱艺术的区别也慢慢被人们所理解,这正是合唱艺术在社会层面上开始步入理性认识的阶段。

随着人们对合唱艺术要求的普遍提高,对合唱作品驾驭能力的日益提升,排练多声部音乐作品已经是一个合唱团的日常功课。经常听到排练老师和指挥们提到排练时间和人员能力有限,一年到头排不了几首作品。多年来,我们团队也在不断追求提高排练效率,在长期的训练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找到了一些途径。其实,高效的合唱排练不仅体现在排练场上,排练前熟悉作品的案头工作同样重要。

排练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提高合唱排练效率的前提保障。

一、认清队伍性质,掌握队伍能力

合唱团有多种分类方式,按专业性质可分为职业和非职业合唱团;按声音特点可以分为童声、女声、男声、混声合唱团;按年龄又可以分为儿童、少年、青年、老年合唱团等;按社会角色也可分为社区、学校、教堂、机关合唱团等等。

不同性质的合唱团其人员组成是不同的,在长期的排练过程中了解每一个团员的声音条件、音乐素养程度、歌唱能力以及性格、性情等情况。然后,分配声部,整理队伍。能力强的团员合理定位,引领导向,发挥好帮带作用。

二、精心选用作品,适合则是最好

理清队伍后,要量体裁衣选择作品。需注意以下几点:

1、音域的范围。作品的音域应在合唱团能够驾驭的范围内,既不过高也不过低,保护团员的发声机理,适当给予拓展空间。

2、演唱能力的认知。合唱最重要的表现力是音色,声音好否取决于健康的嗓音机理和科学的歌唱方法。优秀的团队是可以根据作品的要求,不断调整适合作品的音色。在甄选作品时,需考虑本团的音色是否适合。

3、歌唱语言的把握。地方性语言音乐及外国作品演唱需要考虑团员的语言能力,可结合本地域语言特点,量力而行。

4、认知能力和审美趋向的判断。有些时候,指挥们选择的作品得不到团员们的认可和接受,大家认为不好听、不想唱时,就很难开启团员的内动力,排练效率也会随之降低。选曲时,需考虑团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取向。当然,作为领导者不能完全顺应团员的意向,要坚持以好的作品来引导团队的艺术审美,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审美认知是需要时间来培养的。让大家在歌唱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三、全面分析作品,克服技术难点

选定作品后,需要对作品认真研读。

1、节奏的把握。难点节奏尽量单独讲解,基本掌握后再放回作品,如果在作品里反反复复攻一个技术难关,既浪费时间,又会让团员产生音响疲劳,降低排练效率。

2、熟悉创作背景。解读好作品的词曲作者、创作时代和社会背景,能够帮助团员更好的理解作品,置身其中,在演唱过程中恰当地把握情绪及风格。

3、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团队,对曲式结构、和声走向等方面应有基本了解和共知,有助于更专业地分析作品结构,体会创作意图,表现音乐感情。

有条不紊地排练安排和科学有效的排练方法是提高现场排练效率的关键。

四、科学安排时间,依次有序训练

1、人员整齐。所有排练人员准时整齐到位是提高排练效率的第一要务,这样可以最好的保证学习进度一致,领悟深度一致。

2、单声部训练。合唱团各声部单独进行本声部旋律演唱,在音准、节奏、速度上做到整齐。在旋律连贯、跳跃地表现上,以及呼吸、咬字的规范上做到统一。在重音、延长、渐强渐弱等表情处做到一致。

3、双声部配合。以混声四声部为例:女高声部分别与女低、男高、男低配合,进行双声部练习;而后女低声部再分别与男高和男低配合;最后两个男声进行配合练习。在此过程中,声部之间的旋律会产生联系,每一个团员对合唱作品中各声部旋律有所熟知,不能只会唱自己声部旋律,不了解其他声部。

其次,应明确各声部在作品中的位置和角色,何时为主,何地为辅,是团员们在歌唱音响中不断建立起来的认识。两个声部间要注重聆听。合唱的重点绝不仅仅在唱,而是在听,是用耳朵在合唱。听和声的均衡,听声部间默契的配合,听音色的融合等。

4、三声部及多声部配合。三个及三个以上声部同时出现时,声部之间的配合更加密切。不断变化的和声进行,使得音乐色彩愈加迷人。

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交替进行,主调音乐是以一条旋律为主,其他音响材料为辅,起陪衬、烘托主要旋律的作用。而复调音乐则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旋律交织在一起的音乐,这些旋律相互依赖又相互对抗,相互支持又相互竞争。

混声合唱中四声部之间主要声部和次要声部的你出我进,你唱他和,他说我听的关系,以及声部之间各种形式的不停变换,成就了合唱音乐的美。

5、音色的训练和把握。对于音色而言,不同年龄层面的合唱团队音色要求会稍有不同,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自然、放松、浑然天成的声音。在这里,着重提出的一点就是弱唱。

很多合唱团追求“唱响求亮”的效果,这和我们国家的历史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革命时期,音乐作品是带有历史使命的,它激发人民的斗志,鼓舞人民向前。长期以来,在很多群众合唱团体的概念中,歌唱就是充分用嗓,让声音响亮有力。当然有些作品就需要响亮的声效,但是在合唱声音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弱唱的练习过程。在“唱响求亮”时,团员们往往只会想怎样放大自己的声音,内心里没有了团队的声音,也就失去了合唱的意义。

在弱唱的过程中,大家彼此聆听,用心歌唱,相互呼应,声音融合在一起,对作品的诠释也更深入。“只有弱才有彼此,才有内心的声音”这是我在排练时经常提醒大家的一句话,有了“弱唱”的功夫,才会有强劲的音乐表达能力。另外,作品旋律中的强弱对比凸显了旋律的线条,合唱团员要能够通过对声音的强弱控制来体现这种线条,做到张弛有力,收放自如,充分表现音乐的刚烈与柔美。

另外,再说“音色的统一”问题。还是从前面提到的“唱响求亮”现象来看,有些团员在合唱中突出自我,把自己的声音凌驾在团队之上,希望观众听到自己的声音,没有形成科学的合唱观。合唱中,“只有我们没有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会藏会收才会唱”、“所有人合为一,每个人在其中”这些观点,都是体现一个原则——合唱所表现的是集体的声音,是平衡是统一,是块状的音响而不仅仅是声线。

在平日的团队训练中,我经常会用这样一种办法帮助大家找到集体的、统一的音响,简述如下:

在练声和排练作品时,让各声部独自聚集在房间一角,同时边唱边走,向房间中心聚集,在行走过程中,直立抬头,每个人都把声音唱到房顶中心位置,要注意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保持音响平衡,走向原位置的对面,期间一直冥想声音到达房顶中心位置。同时运用强弱变化交替练习。一段时间下来,大家都明显感觉声音位置更高,音响更辽阔,强弱收放更加得心应手,团队声音更统一。

五、循序渐进练习,不断完善作品

合唱作品由分声部练习到四声部共同配合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大家在歌唱中相互鼓励,慢慢磨合。声部配合完成以后,要着重进行音乐情绪的处理和把握,这是歌唱一部作品神韵的重要环节。大家要在指挥老师的带领下,看清指挥手势,理解指挥意图,统一认识,齐心协力把歌唱好。

在音乐这个范畴里,器乐交响和合唱排练其实是最复杂也最有意思的音乐集体创作过程,每一个团员都是作品不可或缺的力量,大家在相互配合中形成默契,在音乐中不断碰撞,由心而歌,动情而唱,这就是音乐中的美,就是我们一切音乐活动的最终目的。这种声音,直达心底,净化灵魂,美化人格。合唱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有着便利的活动条件,大力推广合唱艺术是社会性群众活动的重要手段。不断优化合唱排练方法,提高排练效率,是一个合唱团快速成长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合唱团排练团员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两个大忙人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难忘的合唱团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毛茸茸合唱团
指挥艺术指导与学生的排练教学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快闪合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