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纪实本性视角下纪录片的主观性表达与呈现
——以纪录片《幼儿园》为例
2020-11-14
电视纪录片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是导演对当下发生的事情或者曾经发生的事情进行客观的记录与表达,纪录片无论从它的表现形式、内容呈现上都与照相的本性密不可分。法国电影理论家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中指出,影像与绘画不同,影像按照严格的决定论自动生成,不用人加以干预,参与创造。这种影像特性可以降低其主观性,给真相极大的发展空间,对表象的记录是影像与生俱来的本性,同时人类对艺术的需要,多数也是对真实的需要,纪录片的生命是真实性。这是它与其他影像类别最大的不同,纪录片的影像纪实本性可以分为影像本性、真实性、主体的自觉性。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纪录片经历了民族话语与精英思考、平民对话与纪实浪潮、市场话语与现实关注、国家话语与市场话语四个阶段。《幼儿园》这部纪录片正是张以庆在纪录片对市场话语和现实关注的浪潮下历时两年拍出来的作品,拍摄了一群儿童在幼儿园里14个月的生活,以陌生化的视角展示了儿童们的第一次吃饭、第一次睡午觉等异于常规的镜头。张以庆的纪录片多数拥有鲜明的艺术性,不仅形式与风格上与其他导演的迥异,同时在内涵上更是给人更深层的思考,在传统的创作风格上进行了突破,在主观和客观上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讨论。儿童题材类纪录片在我国市场上出现的数量不多,大部分是通过记录儿童的真实生活来反映儿童的内心情感世界。《幼儿园》是我国关于幼儿题材类纪录片的开山之作,拥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当前学界对于《幼儿园》的研究主要是以视听符号的视角来分析,本文以影像纪实本性的视角来探讨纪录片的主观性问题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影像本性的客观是关于现实的乌托邦
纪录片的表现形式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讲,都与其照相的本性分割不开,一切通过摄影纪实的作品都展现出了一种相对的“真相”,这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这种相对的真相并不能达到纯粹的客观,虽然记录的内容是真实的,但是要到达完全的真实,还需要把摄像机隐藏掉,甚至被拍对象要完全不知道被拍摄。众所周知,摄像机、导演无论如何都无法排除在记录之外,并且被拍摄者在摄像机下所表现出来的真实与真实生活中的真实也无法完全相同。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理论里曾提出,人们在社会中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不停的转化身份和角色,努力的在维持每个场景下的表演;所以影像本性所展现出来的客观只能是现实的乌托邦。
所有的纪录片都由文字、画面、声音三类符号组成,媒体将三类符号“编码”后进行传播,观众接受到信息后,再对它进行“解码”,观众在“解码”的过程中,给作品赋予了新的理解。纪录片是导演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加以思考后的产物,导演在编码的时候就已经加入了主观情感,这种主观性是不容易识别的。《幼儿园》选择拍摄的全是小孩子,没有拍摄大人的脸,全片均为现场纪实,给观众以真实的感受,没有配解说词,全用同期声,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摄影的本性。导演张以庆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虽然不知道要拍什么,但是很多时候我知道不拍什么”。这种“不拍什么”就已经决定了一定的主观性。
真实是一种主观的“合法性”
纪录片中所展现的真实是一种符号真实,利用影像纪实来保证现象的真实。如果说纪录片是从新闻里分离出来的,那么它应该保留了新闻中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的特性,事实层面即对象必须是一个现实事件,价值层面为所有的真实存在一种主观的合法性。同时纪录片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它也存在一种“艺术真实”,适当利用夸张和虚构的手法,通过故事情节来反映真实的生活,最终展现出一种美好生活的理想。
《幼儿园》从符号真实的角度上来看,已经保证了现象的真实。片中孩子洗澡、打闹、哭泣等情节,导演没有进行刻意的阻拦,而是实际的拍摄,这点就等同于新闻角度上事实层面的真实。在题材的选择上,张以庆选择了孩子作为主角,这已经成为了主观性的表达,但是这种主观性是“合法的”。每一部纪录片都会面临选题的主观,成为大众可以接受的主观性。片子中有个情节是幼儿园放学了,小朋友等待家长接他们回家,而这个小孩的家长永远都是最后一个来的,画面拍摄了小朋友漫长的等待情节。张以庆在处理这段画面的时候用了很长的景深和光线,让这个小孩子孤独和渺小的内心世界得以呈现,引发观众的思考。很多优秀的纪录片往往都承载着思想和内涵,将内容真实奉为核心,加入思想产物后来展示一种社会情节,这也是一种合法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主观性已经成为了纪录片的特点之一,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性质。
主观性决定主体的自觉性
电视上的节目很有可能产生虚构的内容,虽然都有“照相”的本性,但是同时需要主体的自觉性,通过创作者的认识和主体认识的实现来共同表现。
创作者的认识。导演对于主观和客观的不同理解,将会对纪录片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每一位纪录片的导演都想把自己置身于事外,给观众呈现最真实的镜头,这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导演拥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他想通过镜头语言给观众展现怎样的场景是一种主观性,是导演自己的认识,约束导演自己的是他的职业操守。张以庆本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纪录片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私人化的东西,以形而下的真实为主,是导演自我描述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在《幼儿园》的画面中,可以看出摄影机与孩子的高度保持一致,这是张以庆意识形态的体现,表现了对于孩子的尊重,这种品格也奠定了他的职业操守。
在《幼儿园》里张以庆通过自己的理解用多种方式向观众展现主题,比如影片中采用了多组虚焦镜头,使观众观看影片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压抑感。另外,全片运用了四次虚焦镜头。第一次是孩子们第一次进幼儿园,他可能是想表达孩子们第一次进入了一个新环境,心里会对这个陌生的世界产生一种模糊感;接下来的两次虚焦,都是孩子们在室外活动,这个室外展示的是外在世界,说明孩子们进入了社会,这个社会给了他们活动的空间,但是孩子们不能理解和运用这个世界带给他们的知识;最后一次虚焦是结尾的部分,孩子们从幼儿园毕业了,在集体合影之后,镜头拍摄了一个孩子,并对孩子的脸进行了模糊,想传达的是孩子毕业后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发展的思想观念。孩子对幼儿园这个环境的理解,幼儿园中小孩子的内心世界的理解,以及想表达的社会寓意的认识,都是主观性的表达,也都是导演自己对与整个纪录片的认知。
主体认识的实现。纪录片导演的最终目的一方面是要与观众引起共鸣,让观众们领悟到他的意图,另一方面是要与观众产生互动性,让观众产生自己的理解,让纪录片的社会价值得到体现,这全程都贯穿着导演的主观意图。
张以庆说《幼儿园》讲述了现在的社会问题,全片每几秒钟就有一个亮点,并且一个线索都没有,全是碎片化的剪辑方式,留给观众足够多的想象空间。每个碎片安排的意图比较明显,并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内容的增加,利用采访和记录穿插的方式来引发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片中歌曲《茉莉花》一共出现了五次,与其说《茉莉花》是刻意的安排,不如说是用来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在家长、老师、社会的教育和指导下,把花朵修剪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也是张以庆在片中深层的隐喻。这种意向和内涵的表现独辟蹊径,使影片所唤起的现实比所描绘的现实更为丰富。《幼儿园》虽然展现的是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生活,但是它折射出来的是一个成人化的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幼儿园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是不完整的,思想都是很单纯的,但从采访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日本、战争、足球等大人们关注的东西也能回答得很成人化,在行为上也表现出很浓厚的社会气息。这不仅折射出人们社会对孩子的影响严重,更加突出了张以庆在纪录片中主观认识的实现,他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唤起人们对孩子的关注。
结语
纪录片的本质是记录真实的内容,这个内容可以导演为中心,也可以某种价值取向为中心,但是绝不能凭空捏造。影像纪实本性作为纪录片最本质的基本特征,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无时无刻表现出一种主观性。主观性已经成为纪录片的一种隐形特性,人们无法避免,也不需要避免。纪录片的发展应该是多种特性的共同体现,不是单一的影像记录。每一部纪录片通过导演的职业操守和主体认知来到达一种相对客观,也就是达到“艺术真实”,在保证真实内容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创造与观众的互动来实现纪录片最终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