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形势适应新要求
——广播电视创新创优的再思考
2020-11-14
创新创优是推动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内容建设以及在当前多元舆论格局下提升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引擎。今年7月,全国2019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名单公布。11月2日,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48件作品获奖。这些作品体现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创新创优成果,为新时期广播电视节目的高质量创作提供了方向。笔者认为,这些作品在选题、表达以及传播等方面的特点,对新时代广电媒体的创新创优有借鉴意义。
选题设置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选择合适的选题非常重要。“为时而著,为事而作”,“时”指时代,“事”指社会现实。选题要切合时代主题,选择社会关注度高的题材。
聚焦主题主线,引领主流价值。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进行主题主线宣传是广播电视媒体的重要使命。在总局表彰的创新创优作品和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聚焦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这些作品和节目创新节目形态,以宣传主题主线为己任,引领社会主流价值,体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深厚功底。《故事里的中国》(第一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一档自主原创的文化类节目,该节目植根于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现实主义题材文艺作品,“让经典照进现实”,把《永不消逝的电波》《智取威虎山》《横空出世》《烈火中永生》《白毛女》《平凡的世界》《焦裕禄》等经典影视作品背后不容忘却的历史记忆重新展示在荧屏上,经典背后荡气回肠的真实印记和时代精神闪耀在当下。湖南广播电视台《长江黄河如此奔腾——解读共和国70周年》是一部电视理论片,聚焦和反映了共和国70年的伟大变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电视直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群众游行特别报道》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该节目除了创意设计、机位设置、技术手段等有自身独特之外,主题重大、题材瞩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唱响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反响热烈。
密切配合国家战略,贡献媒体力量。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主题主线,更是国家战略。助力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是广电媒体的重要职责。全国各地广电媒体闻令而动,以自身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这不仅锻炼了队伍,也推动了节目创新创优。宁夏广播电视台广播评论《述评:西海固能够如期脱贫吗?》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西海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总书记和全国人民牵挂的深度贫困地区。能否脱贫,怎样脱贫,这是一份高难度的考卷,做好答卷对中国正在进行的脱贫攻坚伟大斗争具有重要意义。述评以“西海固怎样如期脱贫”为设问,用详实的调查记叙和采访语录,得出了“西海固脱贫答案”。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是全国首档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电视节目,是探索“电视公益扶贫行动”路上的典型。开播以来始终致力于帮助贫困区县,截至目前,五季节目的扶贫总金额已超过了12亿元。这些节目不仅密切配合了国家的扶贫战略,更是广电媒体在助力扶贫攻坚路上贡献力量的典型,较好彰显了广电媒体的责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文化自信。近些年来,文化类选题一直是节目创新创优的重要内容,很多节目植根于优秀传统中华文化。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中,文化类节目大放异彩,《经典咏流传》《声临其境》等节目列入榜单。在2019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中国地名大会》、河北广播电视台的《成语天下》、湖北广播电视台的《奇妙的汉字》等节目亮点突出。这些文化养成节目以文化为载体,向观众奉上了一场场妙趣横生的文化盛宴。这些节目文化质感厚重、知识性强,做到了寓教于乐。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和江苏卫视联合制作的实景文化类深度访谈节目《似是故人来》,以社会文化现象、热点文化问题为切入,通过“走访+对话”的节目形式,剖析中华文化的真正内涵。浙江卫视推出的文化旅游类探寻体验真人秀《还有诗和远方》,通过文化与旅游、诗意与生活、历史与当下的结合,鲜明开创了文旅节目的“山水诗派”,宛如一幅电视版的《富春山居图》。这些节目展现了文化自信,温润了受众的心灵。这说明只有不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才能真正实现文化浸润,不断彰显媒体价值和责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播电视媒体应聚焦这一重大主题,推出一批有影响力、有历史价值的节目,将创新创优推向新的高度。
表达方式
题材再重大,选题再好,表达方式或说是制作跟不上去,也出不了精品。科技发展是节目创新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推高了受众的审美需求。注重以新的表达、新的方式和科技手段带给受众全新的体验,吸引年轻受众是新时期节目创新创优的显著特点。
叙事注重年轻化表达。上海广播电视台《这就是中国》采用“演讲+真人秀”模式,创新突破了理论宣讲节目以往单向讲述的方式。主讲人张维为教授采用演讲的方式为观众解答疑问,并现场与年轻人进行强力互动。节目聚焦思想本身的力量,通过内容、形式、话语创新,不讲官话套话,不回避问题,直接和年轻人面对面讨论,让观众愿意看,有感觉,能共鸣,从而摸索出一条理论宣讲节目的新路径。湖南广播电视台《长江黄河如此奔腾——解读共和国70周年》用嘉宾访谈、舞台讲述、情景演绎等表现方式,聚焦和反映了共和国70年的伟大变革。该节目邀请年轻嘉宾,形式上的年轻态让习惯于在湖南卫视守候各路明星的年轻人爱上了这档理论节目,俘获了年轻观众的心,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戏剧再现创新表现方式。如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一本好书》摒弃以往读书类节目的学术化解读,拉近了经典与观众的距离,使得精英化阅读向大众化阅读转变。节目创新运用舞台剧重现文学经典,收获受众好评。上海广播电视台《闪亮的名字》匠心独具,用影视化的手段再现英雄事迹,用镜头讲述故事更加富有感染力。以影视化演绎的方式,由明星沉浸式地再现英雄行为,让英雄故事的呈现更富感染力。在江西广播电视台《跨越时空的回信(第三季)》中,采用嘉宾访谈、情景演绎是该节目屡获好评的重要因素。
科技赋能丰富表现形态。新技术新应用给节目制作带来深刻的变化,也让创新有了新的支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着我》第五季在节目中引入AI寻人技术,这一技术的运用让寻人行动更加准确并富有成效。人脸识别系统可以高效筛选出疑似的被拐者,使得丢失多年的儿童有可能通过DNA比对找到家人。
科技赋能不仅仅增强节目的效果,强化了节目的社会功能,科技本身也成为广播电视节目精品创作的重要关注点和落脚点。这次表彰名单中科技类节目亮点频频,如江苏台的《从地球出发》、浙江台的《智造将来》《预见2050》,将科技元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带到大众眼前,深耕科技领域使节目创新创优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
融合传播
今年9月,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阐述了全媒体时代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突出强调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作为主力军要全面挺进主战场。在媒体深度融合时代,广播电视的创新创优需进行融合传播,台网一体化,线上线下传播,提高节目品牌影响力。
推进节目的融媒体传播。互联网不仅给节目提供传播渠道和载体,也在不断改变节目本身,推动节目形态和节目样式创新,改变节目生产组织形式。2019年10月2日至7日在山东卫视播出的《传家宝里的新中国》是全国首档融媒体故事秀。节目联合微博、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举办融媒体征集活动,进行大屏小屏端的互动传播,另外,该节目还成功构建了“小屏—电脑端—电视端—线下展览”的融媒传播闭环。
遵循传播规律进行融合传播。新媒体时代,“内容+形态+关系+场景”是传播主流,仅仅考虑内容以及如何表达是远远不够的,与用户产生连接,把产品、用户价值与场景匹配,才是新媒体的要义。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一等奖作品《2019对话1949:时代变了初心未变》使用“双屏互动”等新媒体技术,让当下的小学生、职场女性、即将就业的青年分别与革命志士上演一场“平行世界”的“隔空对话”,进而构建起三个不同的完整故事场景。形式和角度新颖,给受众强烈的冲击感和沉浸感,有一种和时空对话的感觉。同时,网民观看时,可选择单人模式,也可邀请其他人双机同步体验,交互性强,体验感好。
拓展融合传播线下延展力,移动传播贴近用户。《国家宝藏》(第二季)在节目中引入全新升级的三维信息化技术以及H6展示方案,赋予了古迹文物新的生命,以知识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了它们的“极致之美”和蕴藏千年的文化内核。“H6”的运用取代老套的新媒体玩法,在国宝文物与观众之间架起了对话岁月的桥梁。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使用移动终端扫码便可以进入国宝微展示,近距离欣赏国宝的魅力。在三维信息化技术的还原下,观众便可以直接在手机屏幕上移动旋转欣赏文物每一处精美的细节。这种3D展示和产品互动式的融合传播为节目创新创优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
结束语
创新创优永远在路上。在新的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既要遵循内容生产的一般规律,还要适应新的传播生态,用融媒时代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创新创优的成果才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注释:
①腾讯网.喜讯!上海广播电视台《大江大河》《我们在行动》等4档节目获飞天奖星光奖 [EB/OL].https://xw.qq.com/amphtml/20200929A0E7ZL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