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小队》:西方漫改电影的黑暗影像
2020-11-14靳翠华
靳翠华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2)
影片《猛禽小队》根据漫画改编。它讲述的是在一个充满犯罪和阴谋的黑暗城市里,黑帮头目罗曼·赛恩尼斯为了寻找一个年轻的女孩,而与女主角哈莉·奎茵展开了一场对决。作为一部有着典型的末日意象的影片,创作者在空间环境描写和情节叙事推进层面,都提供了带有强烈的黑暗气息的影像。
作为漫画改编电影(以下称漫改电影)的全新代表,该片在创作上体现出了此种类型的一些普遍特点。漫改电影往往是以系列作品构成整个叙事体系框架的。因此,在整个故事情节的安排上,系列作品中的每一部要做到能够单独成篇。在角色的性格设置上,既要在该部作品中注意刻画人物的完整性格组成,同时也要注意它和前作的叙事上的关联,也就是说在不同的作品中该固定出场的角色,他的性格尽量要相对固定,不发生巨大的性格上的偏转。
在故事设计上除了和整个系列电影的叙事体系建立起某种关联之外,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叙事单元,即它有属于自己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完整框架。故事应开端于某个特定事件,并以该事件的解决作为叙事的结局部分。同时为了维持观众黏性,影片作为有着独立的叙事功能的结构单元,同时要成为整个叙事体系版图中的一个环节。
我们可以看到,《猛禽小队》在创作上就选择了这样一个切入点,影片的几个角色在其他的“哥谭宇宙”系列电影中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存在感,因此这对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建构就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干扰作用。创作者大可以自如地进行角色的全新设计。这种全新的设计既有对过往创作的继承,又有着基于叙事推进的合理改写。
同时,故事又沿袭了系列电影的美学倾向,致力于打造一个黑暗阴郁的影像世界。
一、空间环境的黑暗化处理
对于电影作品而言,叙事的最高理想当然是令观众建立起对影片的情境、角色乃至其所构建的世界的认同。这种认同多是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电影只能照搬客观世界而丝毫不能僭越。因为这种真实感的形成有时也要依赖观众的心理认同,即所谓的心理真实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心理真实对观众的认同行为的形成有时具有更强的推动力。即眼见为实或许只是浅层次的认同,而信以为真才是更高层级的认同。
这个影片建构空间环境大体上就采用了心理真实这种方式。我们能够看到,影片所描述的哥谭市是一个充满犯罪和堕落的城市,黑帮分子与杀人狂徒横行。很显然,这个城市的环境空间描写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夸张,被高度主观化了,从而使得描写的真实性由客观真实过渡到了心理真实。影片的整体氛围也因此呈现出明显的黑暗和阴郁的色彩。而这种通过视觉方式去彰显作品的风格化特征也正是黑色电影的标准特征。
具体到影片中的那些标志性的空间,无一例外地,它们大多是混乱无序的。典型的如女主角的住所,光线阴暗,杂物堆满了整个房间,同时由于多采用小景别的取景方式,空间显得逼仄而狭窄。而作为外景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城市空间环境,也颇有纸醉金迷的黑暗犯罪游乐场的意味。在女主角逃避警察的追捕时,摄影机跟随着演员穿越过城市的穷街陋巷。这些街道的空间布局也一如女主角的蜗居一般凌乱喧嚣。旁若无人地飞驰而过的车辆,占道经营的摊贩和影片中那些对暴力视而不见的麻木的路人,这些元素复合在一起,使得影片充斥着躁狂迷乱的意味。同时,影片中大量出现的夜景段落也成为影片空间描写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夜景的空间环境决定了光影效果偏于黯淡,影片中的那些暴行也往往发生在这种时刻,这使得夜景戏往往成了犯罪情节集中展示的绝佳舞台。
《猛禽小队》中,那些逼仄的黑暗空间影像更多的是为了将充满犯罪感的哥谭世界进一步具象化。也就是说,在这种设计理念中,环境空间也成为叙事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和情节安排之间形成了强烈的互文性关系,并彼此支撑,共同强化了影片的整体基调。
一般来说,电影中的环境空间是有着强烈的隐喻意味的,杜琪峰导演的那些关于黑帮仇杀的犯罪电影中淅淅沥沥的雨声成为不变的环境背景。而《现代启示录》等一系列关于越南战争的电影更是将潮湿多雨的热带雨林环境作为必不可少的标准配置。这种处理原则在《猛禽小队》中一样适用。
这种创作方法可以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欧洲先锋派时期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运动。经历了一战的失利,整个德国被笼罩在强烈的失败主义的氛围之中。因此,以《卡里加里博士》为代表的一批电影作品,将精神错乱的、阴郁的故事带入到电影作品中来。同时,又用扭曲的超现实主义的影像再现这个出了问题的奇诡世界。可以说,这些电影成功的将故事母题用影像的语言予以呈现,并深刻地影响了包括《猛禽小队》在内的一系列电影作品。
二、叙事要素的黑暗化处理
《猛禽小队》发生在一个类似于未来世界的黑暗城市里。如前所述,这个城市的整体况味是黑暗的,凋敝的,荒凉的。与此同时,影片在叙事要素的安排和组织上也有很强烈的黑暗电影的气质。这主要表现在角色设计和叙事的安排上。
从角色层面来看,可以明显发现影片所构建的基本上是一个全员恶人的世界。传统的黑帮犯罪题材电影往往要构建起一个正邪对立的人物谱系。而《猛禽小队》对这种模式似乎有些不以为然。故事中的正邪对抗的意味被有意无意地弱化了,对阵的双方的矛盾似乎更多的是基于个人利益的冲突。剧中的反派罗曼·赛恩尼斯固然怙恶不悛,女主角哈莉·奎茵却也很难定义为传统观念中的正面角色。她或是欺凌他人,或是引燃工厂,所作所为的恶劣性质与前者比甚至也不遑多让。而几个次要角色除女警带有些许正义的光环之外,其余角色或是小偷,或是杀手。这种角色尤其是正面角色的黑暗化处理给观众带来巨大的困惑。所以影片一定要为哈莉·奎茵的性格形成建立充分的依据,让人能理解和认同她成为这样的个体,为此影片精心安排了如下情节。女主角找到偷钻石的小女孩该隐的时候,并没有把她交到杀人狂手中,反而如同好友一样与小女孩相处甚欢。最后为了拯救这个小女孩,奋不顾身地去和犯罪分子搏斗。而当她遭遇离别和背叛时,她也会难过伤心,甚至手足无措。这样,一个暴戾的、乖张的角色就渐渐有了人性中温暖的一面。
就如同《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会成为观众心目中的英雄一样,这种角色设计的黑暗化处理往往表现为创作者会有意识地忽视角色的行为会引发的法律问题,而去强化道德层面的评判。即利用道德上的善来替代或取代法律上的恶来让观众认同。
反面角色罗曼·赛恩尼斯的设计则一如往常,阴森而邪恶,带有典型的黑暗色彩。当然,考察该类型角色的设计模式,我们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传统好莱坞电影中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角色大都和动作场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动作场面是为了服务于人物的设计的。而类似《猛禽小队》等一干电影中的反派更多的就是为动作而动作,也就是动作场面不再服务于性格的设计,场面展示具有了独立存在的价值。
此外,在叙事上,《猛禽小队》也和传统好莱坞电影中温馨和谐的影像气质背道而驰。影片中几乎所有的叙事单元都黑暗而阴郁。特别是反派角色指令手下虐杀敌对者的一幕更是让人不寒而栗。当然,这种叙事风格的转变也是有着明显的症候及深厚的社会动因的。
新好莱坞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中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态度成为美国电影创作的指导思想。那些关于甜美、温馨、和谐的古典主义的叙事要素都成为被否定、被放弃甚至被批判的对象。可以说关于什么是美怎么表现美,已经有了革命性的语境的变化。这种转向是可以理解的。电影作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天然地具有工业产品的某些特性。因此某种叙事要素的盛行不仅是艺术的需要,它往往还是商业的需要。像《猛禽小队》这样一些电影中的黑暗影像,确实也是迎合了现在观众口味的变化。观众经历了信息大爆炸之后,大量的常规的影像往往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观影快感。因此影片中引爆化工厂这样一种传统逻辑上反人类的影像奇观开始出现,并深刻刺激了他们的感官。
三、漫改电影的叙事(创作)实践
近年来,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向着商业电影的道路一路飞奔而去,这尤其表现在漫改电影的创作上。漫改电影的最显著的症候就体现在对叙事的夸张化、非写实化的处理上。传统电影中那些严谨、规整的创作理念则相应地失去了在漫改电影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考察这些年来漫改电影的整体创作策略,我们大概可以一窥端倪。具体到《猛禽小队》中,我们可以发现影片中有几处情节的安排就显得颇为夸张,甚至失之于草率。
女主角在和男友小丑分手后,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怒,一气之下将化工厂毁之一炬,这种行为没有被任何一方追责。故事中的各方角色无论是黑帮、民众对此都非常淡漠。即使是有一个女警去试图维护正义,但仍然应者寥寥,甚至在警局内部都鲜有人支持她的行为。作为整部影片的叙事起点,这种情节设计为了强化故事的黑暗色彩,自有其叙事中的功能性作用。
但其对客观现实做了明显的夸张化的处理,因此未免离生活相去甚远。而这种情况在漫改电影中并不在少数。
在影片的结尾段落,罗曼·赛恩尼斯召集了一众打手,准备展开与女主角之间的对决。对于观众来说,这是一场期待了许久的最终决战,反面角色是如此强大,以至于观众不得不为女主角的命运嗟叹不已。可出乎观众意料的是,为了夸大正面角色的不可战胜,这场龙争虎斗很快以反面角色失利匆匆了账。叙事发展虎头蛇尾,几无逻辑。
对于常规的电影叙事而言,它在建立起一个高度夸张化的戏剧式情境之后,往往还需要调用创作者的生活经验,设计出具有真实生活逻辑的情节片段,从而为整体的故事情境提供真实性的支撑,进而为观众所认可。但令人遗憾的是,从前面的几个情节片段来看,《猛禽小队》并未很好地满足观众的期待。
影片故事如天马行空般夸张甚至不着边际的同时,如果它的细节也是不合理的,那就使得故事失去了其得以成立的叙事根基。或许有人认为这种情况是由漫改电影的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漫画的夸张先天地就和以真实为原则的电影拉开了距离,但是这种判断,有时未免显得过于偏颇。同样以漫画改编为创作来源的电影,也有一些作品能够在漫画作为母体素材的基础之上,构建起自己的真实世界,构建起自己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构建起鲜活丰富的真实生活。用大量的符合观众认知的逻辑来填充影片,从而取得观众的认可,影片《小丑》即是如此。
在角色性格设计上,影片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漫改电影的扁平化的症候。剧中的几个主要角色性格似乎过于简单和直白。也就是说,真实生活中复杂的人的多侧面的内容并没有被呈现出来。他们或是阴狠或是偏执,完全成为影片中的某一类人的符号化的存在,成为推动叙事发展的工具性质的人物,而非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换句话说,《猛禽小队》中情节为人物性格的呈现提供了空间和舞台,而性格却难以推动情节的发展。
电影是生活的镜像,它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可以独立自主地形成审美意义的闭环式艺术。《猛禽小队》所反映出来的某种当代漫改电影创作的偏好似乎又一次论证了电影是关于时代的记录的经典判断。新技术时代到来之后,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种变革也必将影响到艺术创作本身,最终或许还会导致以最迷人的方式改变艺术概念本身。漫改电影自然也会受到这种规律的制约和影响,并最终在现有基础上生发出更加多样化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