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女性导演电影的多元化空间叙事
2020-11-14李兰英
李兰英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 200083)
大卫·波德维尔与克里斯汀·汤普森在《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书中曾言:在电影中,空间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他们一致认为空间叙事对于电影而言是相当重要的,电影叙事必须重视电影的叙事空间。根据《电影艺术词典》的定义,“电影空间是电影利用透视、光影、色彩的变化,人物和摄影机的运动以及音响效果的作用,创造出包括运动时间在内的思维空间的幻觉。它不是现实空间本身,而是现实空间的再现”。空间叙事,就是借助或运用空间来进行叙事。21世纪以来,女性导演的商业电影更多地借用空间来进行叙事,以此来增强电影的立体感和视觉效果。
米歇尔·德·塞尔托在《空间故事》一文中将叙事理论化,认为它是“日常生活中的常事”。电影的空间叙事就是在电影中呈现出来的空间或是电影中人物活动的场景,由电影导演选定或再创造的自然或是人工搭建的空间,电影里发生的一切故事便是在这些空间中呈现出故事的发展变化和人物的活动。21世纪以来女性导演在其电影中将多元化的空间叙事进行融合,她们的电影通过景内空间、景外空间、心理空间来进行电影的空间叙事。
一、广阔的景内空间
诺埃尔·伯奇在其《电影实践理论》认为,要了解电影的空间,就要把它看成是包含两类不同的空间,这也就是画框内的空间和画框外的空间。诺埃尔·伯奇在这里将电影空间分为画框内空间和画框外空间。雅·奥蒙等人则提出了“景内”与“景外”两种空间。无论是画框内的空间与画框外的空间,还是景内空间与景外空间,从人的视觉感觉和审美出发,达到符合现实标准,符合情节所要求的情境,体现出时代、季节、时间、气候、地域和民族等各方面的特点,有利于人物的塑造。
景内空间主要是电影的情节或事件得以发展的环境空间,是电影中人物活动的空间。在这些女性导演的电影中,我们能看到的景内空间不再是狭小区域,不再是一间屋子,也不再局限在小县城,而将影片置于更广阔的空间内,是多元化的景内空间。徐静蕾的《杜拉拉升职记》中的景内空间不仅呈现的是北京住宅内的空间、办公室、酒吧,还将电影的境内空间由北京扩展到泰国,北京展现的是大都市的繁华与匆忙,泰国则展现的是休闲与舒适,影片在这两个空间中来回切换,也寓意了都市生活的一张一弛;徐静蕾的《亲密敌人》的景内空间也呈现出多元化,主要有中国香港的办公室、房间、车内、飞机内和高楼林立的街道,还有英国伦敦和我国成都等地点,场景涉及多个城市的多个地点。徐静蕾的《有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将景内空间从狭小的房间拉伸到充满浪漫气息的布拉格,并围绕这个地方展开两代人的爱情故事。邹佡的《一生一世》是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置于多元的景内空间中进行电影叙事,影片横跨北京和纽约两座城市,主要的场景有房间内、公交车内、街景、校园、市场、餐厅、海边等场所。李晓雨《北京·纽约》是将一段爱情故事置于北京与纽约两个城市之间,但场景主要是以纽约为主,主要包括纽约的酒店、酒吧、房间、街景、海边等场景。薛晓路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展现的是月子会所、弗兰克美国的家以及美国西雅图、纽约的时尚都市以及帝国大厦;薛晓路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则呈现的也不单是澳门内普通住宅内的空间,还有澳门赌场、洛杉矶和拉斯维加斯等地的空间。李海蜀的《傲娇与偏见》的景内空间涉及的有北京的商场、医院、房间、电梯里、街景,同时还有意大利的一些经典的景点。除了以上提到的女性导演的商业电影之外,还有很多女性导演的商业电影也是在多元的景内空间中进行电影叙事。“这些建筑不仅仅是事情发生的地点和背景。它们体现了将历史的力量具体化的社会场所。……它们不仅仅是情节的背景,还体现了叙事性。”这些女性导演电影的景内空间是开放式的,是多个景内空间之间的镜头切换。
女性导演电影中的“各种建筑物都有借喻的力量,……将构成身份的社会、文化、政治体系带入注意力的中心;它们启动了跨越边界的行为;事实上它们使故事——即对事件的展示——得以发生”。这些女性导演的电影将空间叙事放置到这样充满活力和时尚的城市中,一方面增加了电影中人物生活的立体感,对观众而言更具有代入感和视觉的美感;另一方面,这样不断变化的空间叙事也能折射出中国当前经济的发展前景。
二、被隐藏的景外空间
景外空间,被规定为虽不包含在场景中却可以通过一定手段使观众联想到的与场景相关的元素集合(人物、背景)。景外空间,即画框外的空间可以由声音(音乐、音响)刻写出来。景外空间,便于制造悬念,营造气氛,唤起观众的想象性的空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烘托的作用。
女性导演在其电影中也会通过景外空间来展现电影没有呈现的内容。金依萌的《一夜惊喜》影片开始是一个为女主人公庆祝生日的party,在米雪喝醉了后有一个人背着她上了电梯,然后剧情就跳到40天后的一个早晨,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剧情,观众并不知道,但是知道后来的米雪因为那一夜怀孕了,那么没有呈现出来的那段景外空间就给观众留下了遐想的空间。薛晓路《北京遇到西雅图》中文佳佳的情人老钟在影片中一直存在于景外空间,保持了他的神秘感,关于老钟这个人物,观众只能通过老钟的声音和文佳佳的一些语言描述中来想象老钟的人物形象。刘娟的《初恋未满》的景外空间就是电影开始的时候董啾啾的爸爸去给董啾啾买随身听,但到后面是另外一个人将随身听送到董啾啾那里,随后就是爸爸的葬礼,这中间的剧情并没有呈现出来,但并不影响剧情的连贯性,这段被隐藏的景外空间更能突出董啾啾的这个随身听的重要性。邹佡的《一生一世》在影片开始的时候介绍唐山大地震中,妈妈告诉安然自己要去唐山那边救治病人,然后就是一场雷雨,雷雨之后就是父女两个人的生活,电影的景外空间并未呈现的场景就是妈妈遭遇不幸,但从剧情的发展中,作为观众会感受到景外空间中安然妈妈遇难场景的存在。薛晓路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也存在景外空间,那就是《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的作者海莲·汉芙的故事,她的故事就存在于影片的景外空间中,但却是剧情发展很重要的线索。
“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在叙事功能上和形象刻画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叙述张力。”女性导演的电影正是通过景内空间与景外空间的互相配合、相互作用来增强影片的叙事效果。
三、与真实场景相呼应的心理空间
电影的心理空间是由心理与情感构成的影像空间。这种心理空间不是客观物质空间的单纯再现,也不是剧情展开的环境空间,而是人类内心与情感世界外化的一种空间形式,是属于人性的空间。心理空间虽然有的只有空镜头,有些是全景镜头,但它们都能起到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的作用。电影中有关回忆、想象、联想、梦幻的镜头和一切主观镜头、闪回镜头等,无论其变形与否,都是心理空间形式。空间是具有表现力的,它的表现力不仅体现在戏剧空间上,还体现在心理空间上。
金依萌的《非常完美》中作为漫画家的女主人公苏菲非常善于想象,并习惯于在开始行动前展开丰富的联想。在她的每一个现实活动面前都会有个心理活动的空间作为剧情的铺垫,展现她的心理变化。“在情节发展中把将来发生的事情预先展现出来的预叙镜头……也是一种心理空间。”苏菲在她画的《爱情手册》中每一个环节中都有情节的预叙环节,虽然在影片的真实环节中和她的预叙内容有些出入,但通过这样的心理空间能更好地呈现出苏菲由自卑到自信的过程。金依萌的另一部电影《一夜惊喜》里也出现了这样的心理空间,影片在女主角米雪的心理空间的塑造上会呈现出她种种幻想的预叙镜头,并且因为她的这些心理空间使得她时常处在失常的窘境状态。李欣蔓的《有种你爱我》中用了数次的心理空间来呈现男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两人在最初相遇口述象棋的时候就呈现出一幅心理空间的场景,来叙述二人象棋比赛的胜负情况,再则男主人公在想象世界中完成了几次追求女主人公的心理戏,使得沉闷的剧情充满了诙谐幽默的喜剧效果。李海蜀的《傲娇与偏见》一开篇就是男主角朱侯的心理想象空间,在想象空间里他把自己化身成功救出公主的一个英雄人物,这样一个心理空间和实际上发生的真实事件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增强了影片的幽默而不沉闷的收视效果,然后女主角唐楠楠在电梯里遇到和自己穿着同款裙子的女孩后的心理空间来呈现她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的剧情中多次出现了唐楠楠的心理空间来展示她丰富的内心世界,也使得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饱满而又真实。女性导演电影中的这些心理空间也暗示出都市男女在现实生活中压抑自己的情感只能寄托于心理空间来呈现真实的内心世界。
电影空间就是电影导演们通过在对现实空间进行选择的基础之上再建构出艺术空间的过程。21世纪以来女性导演对电影艺术空间的建构,正是通过对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的运用来呈现多元化的电影空间叙事,并以此增强了影片的视觉效果,丰富了影片的内涵,同时也提高了影片的欣赏水平,并为她们带来不菲的票房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