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爆炸新闻》:纪录片和剧情片的类型融合

2020-11-14刘凤姣

电影文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艾尔斯凯拉新闻台

刘凤姣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广西 崇左 532100)

《爆炸新闻》是由杰伊·罗奇执导,妮可·基德曼、查理兹·塞隆、玛格特·罗比、约翰·利特高联袂主演的电影,于2019年12月20日在美国上映。该片以发生在2016年的福斯新闻台高管罗杰·艾尔斯的性骚扰丑闻为背景,讲述了三位在福斯新闻台工作、身份不同的女性挺身而出,指控艾尔斯利用职权进行性骚扰的故事。作为福斯新闻的掌舵人、共和党的风云人物,罗杰·艾尔斯曾在大选中帮助了理查德·尼克松、罗纳德·里根与乔治·布什三位美国总统的选举,这为他赢得了政治上的声名与事业上的成就。与此同时,他还提拔了诸多著名的电视新闻主持人,譬如梅根·凯利、格雷琴·卡尔森等。但对于女性来说,这份提拔往往意味着某种交易——以女性的身体作为代价的交易。在本次事件当中,有女性控诉道,罗杰·艾尔斯对她的性骚扰长达20年。

为了完整地呈现出事件当中的女性形象,《爆炸新闻》采用了非虚构与虚构并行的叙事手法。影片主要进行描绘的女性角色有三位,即梅根·凯利、格雷琴·卡尔森与凯拉·博斯皮希尔。前两位都是现实中的事件当事人,当初正是她们站了出来,提出并实现了对于罗杰·艾尔斯的指控。而凯拉·博斯皮希尔则是影片的虚构角色,她年轻、野心勃勃,渴望着有一天能够成为电视屏幕上福斯新闻台的主持人。影片通过对这三位女性角色的描述,再现出在等级秩序森严的媒体行业当中,女性所遭遇的困境,并表明了无论个体的位置和权力如何,性别身份仍然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一、事件改编——真实和虚构的交锋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展现的电影或者电视艺术形式。在纪录片的范畴中,真实是第一要义。在《爆炸新闻》的片头,一串字幕在银幕上出现,表明该片是由真人真事进行改编而成。影片的一部分素材亦来自现实当中的媒体报道。从这一点不难看出,《爆炸新闻》试图对于三年前发生的罗杰·艾尔斯性骚扰一案进行全方位和全景式的梳理与呈现。影片从梅根对于特朗普的采访切入,更加表明了《爆炸新闻》所要传达的公共意味。它不是一次简单的对于所谓的罗杰·艾尔斯在福斯新闻台内部长达10余年的性骚扰的回顾,更是一次对于造成这种性骚扰的深层次原因的揭露和再现——权力、性别、结构性的不公。这种叙事意图使得《爆炸新闻》有意地去贴近真实,这也是观众发现影片中的角色和现实中的人物看起来都极为相似的原因之一。约翰·利特高的老态龙钟,查理兹·塞隆和妮可·基德曼那有如真人附体的眉眼轮廓和职业素养,都不只是出于影片创作组审美上的考量。这一系列的塑造都是为了更好地去契合真实的情境。

如前文所述,《爆炸新闻》的很大一部分都在展示女性在职场,尤其是像福斯新闻台这样等级分明、秩序森严的媒介行业中所遭遇的困境。梅根与特朗普的辩论使她遭受了长达一年的言论批评。特朗普本人亦不正视她的言辞,反而从生理方面来对她进行攻击:眼睛发红,皮肤粗糙,典型的经期综合征。她时常要被别人质问是否一个女权主义者,而她的回答往往为,不是的。她不得不谨小慎微,陷入频繁的焦虑和困惑。在这种情形之下,梅根的专业素质在大众面前沦为第二个要素,而她的女性身份和外表才是人们最关注的地方。作为福斯新闻台的台柱和当家主持人,梅根的遭遇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女性?导演选取的第二个主要形象是格雷琴·卡尔森。作为福斯新闻台的明日黄花,格雷琴·卡尔森的境遇较之梅根·凯利更为恶劣。与梅根·凯利不同,她并未展现出罗杰·艾尔斯时常提到的“忠诚”。因此,她未能被福斯新闻台的权力掌控者们视作自己人。

梅根·凯利和格雷琴·卡尔森这两个形象在影片代表的是真实和纪录性。导演通过对于二人处境的勾勒,再现女性即便是获取了名誉与事业上的成就,却仍然要受困于各种来自性别上的攻击。此外,梅根·凯利和格雷琴·卡尔森也是促使罗杰·艾尔斯倒台的直接因素。格雷琴·卡尔森对于证据的耐心搜集和精心准备的诉讼策略,梅根·凯利在关键时刻的发声都是现实中曾经实在发生过的事情。在真实的世界中,罗杰·艾尔斯的职权压迫已经到了尽头。但是他利用职权进行性骚扰的过程却仍然需要呈现。影片将这一部分的叙事责任交托到了虚构角色凯拉·博斯皮希尔身上。如果说梅根·凯利和格雷琴·卡尔森代表的是媒介行业中的上位者的话,凯拉·博斯皮希尔则表征着那些在事件当中受到最深重的压迫的人。凯拉并没有梅根与格雷琴那样的资本和底气。她是福斯新闻台的初来乍到者。凯拉渴望功成名就,能够在自己家人每天观看的福斯新闻台中担任主持人。她属于新生的一代,野心勃勃,但还是遭遇了与前辈相似的命运。在这种情形下,她的道德观念和对于上升的期盼形成了一对互斥的磁极。

《爆炸新闻》中令观众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来自凯拉在罗杰·艾尔斯办公室的遭遇。当凯拉被罗杰·艾尔斯命令起身时,她的脸上还挂着礼貌的微笑,但当听到“提起裙子”“高一点”“更高一点”等一系列要求的时候,凯拉的笑容凝固了。她的情绪从疑惑到惊讶,再到难以置信所导致的僵硬和掩藏不住的羞耻无助,这一个片段完整地诠释了在职场性骚扰中,女性所遭受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煎熬。这也是影片唯一一次对于罗杰·艾尔斯性骚扰的全面呈现。梅根与格雷琴都以不同的方式拒绝了罗杰·艾尔斯,但是虚构的角色凯拉却没有反抗。正是这一点,体现了影片中纪录片与剧情片的类型融合。考虑到影片所涉及的题材,《爆炸新闻》对于性骚扰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性骚扰的直接呈现能够加强影片的力度,使得叙事成立,从而更加具体地表现出女性在这种遭遇中所承受的痛苦。但是,如若选取事件的当事人、现实中的受害者来担当这一角色时,在当前的文化和语境下,影片难免会陷入使受害者再次受伤的指责。因此,这一部分的叙事职责必须由虚构的角色来完成。而虚构的性质更加赋予了凯拉普遍性——在罗杰·艾尔斯的办公室中,类似的事件必然发生过,并且不在少数。虚构亦反映出影片创作组的寄望,即保护新生的一代远离此种骚扰。

二、意象呈现——权力的具象化

在《爆炸新闻》的开头,梅根便以旁白的口吻对福斯新闻台的权力构造和生态圈做出了完整的叙述。二楼和八楼成为两个隐藏在暗处的权力代称。影片的主旨与其说是女性对于性骚扰的反抗,不如说是女性共同体如何在职场当中和权力进行周旋、抗衡。梅根、格雷琴与凯拉代表着三种与权力相处的方式。

在福斯新闻台中,针对女性的权力以观看的形式进行运行。无一例外,《爆炸新闻》中出现的女性都以身着紧身裙的形象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布里德在《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中曾经提出过关于报社的群体规范的理论:潜网。潜网是一种非制度性质的、文化层面上的控制体系,通过潜网,媒介的报道意图得以确认,它保证控制者的理念顺畅地传播,并防止外来者和信任破坏既有的规则。潜网能够加强媒介组织的凝聚力,维护当下的秩序,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性。潜网实质上是特定社会环境中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控制机制的折射。在《爆炸新闻》中的福斯新闻台,尽管没有明文规定,女主持人们都是穿着紧身裙,露着大腿的。这种形象对于新闻这一类公共性质的消息播报并没有促进作用,但是它能够满足男性观众对于女性的窥视欲望,能够满足罗杰·艾尔斯对于女性的规训的权力欲望。

权力以隐秘的方式作用于福斯新闻台的每一个女性职员的身上。为了确保自己的工作,保证自己不被淘汰,女性必须积极参与到罗杰·艾尔斯的权力所规定的同化进程当中。罗杰·艾尔斯有意地阻止着女性共同体的形成。他凭借自己的魅力和职权,告诉每一个女性员工,她与另外的女员工是敌人的关系。竞争者之间不存在同盟的关系。紧身裙是以罗杰·艾尔斯为代表的男性欲望和权力的具象化,亦是女性参与到这种同化过程中的体现。女性自觉地穿上了紧身裙。尽管在更衣室中,她们说,这里可没有摄像机,但是一种权力构成的全景敞视在更大的范围内存在着。罗杰·艾尔斯运用“名词化”的操作手法,将女性在媒介行业中置于次等地位。他认为,女性是性感的,是欲望的投射物,但不具备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她们能出现在电视新闻当中,完全是因为她们能够勾起男人的欲望。女性甚至缺乏担任面试官的“天赋”。这一简单的对等,掩盖了性别议题中的意识形态问题,也彻底暴露了媒介行业乃至所有行业中男性精英的偏见:男性对于女性的物化和凝视。《爆炸新闻》在展现女性境遇的同时,也经由女性自己的声音表达了对于权力掌控者的态度。

在梅根、凯拉和格雷琴,尤其是梅根的眼中,罗杰·艾尔斯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能力出众,拥有强硬的手腕,关怀下属,在职员罹患癌症时确保他们的安危。对于梅根来说,罗杰·艾尔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物。当她因为和特朗普的辩论遭遇攻击时,她首先想到的是,罗杰·艾尔斯会为她处理这一切。她被纳入了权力的上层,又被权力上层微妙地抵触着。这样的身份使得她的发声具有一锤定音的效果。格雷琴是真正意义上的觉醒者。她第一个采取了行动来对罗杰·艾尔斯进行打击。在和权力的相处过程中,她因为身上鲜明的异质性、不合作的态度,遭到了罗杰·艾尔斯的摒弃。这种摒弃经由言语呵斥、降职乃至解雇表现出来。在这种过程中,格雷琴意识到,在所谓的媒介行业中,她的女性身份比她的个人能力更能决定她的事业成败。性骚扰不只是上位者对于弱势者的窥探与侵犯,它还包括弱势者不自愿地对于权力的取悦。换句话说,性骚扰超越了单纯的性的范畴,它将公共的和私人的混为一谈,实现对于个体的否定。对福斯新闻台有着清醒认知的格雷琴下意识地想要保护凯拉,使她远离这种权力的侵扰。

而凯拉拒绝了这种保护。在凯拉的认知中,福斯新闻台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是新闻人的理想所在。她忽视了女性身份和个人能力之间的勾连,运用权力者们所喜欢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女人想要得到什么,那她必须付出点什么。但是这种认知和她的女性身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她对于梅根的控诉昭示着她的醒悟:她本可以不必经受这些。罗杰·艾尔斯的形象亦从生杀大权的掌控者变成一个纯粹的恶的表征。影片以默多克家族对于女性权利的支持短暂战胜了对罗杰·艾尔斯的支持作为结束。作为权力背后的权力,默多克家族实际上对罗杰·艾尔斯的所作所为抱有的是一种默许的态度。这种态度所传达出的观念并不会因为掌舵人的变更而有所改变。但是女性可以。在影片的最后,女性职员换上了裤子,凯拉将福斯新闻台的出入证扔进了垃圾桶,这一切都说明,权力在当下或许是难以撼动的,但是个体仍然可以意识到它的不公,并以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抵抗,尤其是当权力与女性议题相勾连时。

《爆炸新闻》具备纪录片和剧情片两种性质。通过对于真实和虚构的分布,影片表明了对权力、女性议题的态度。影片通过不止一次地对罗杰·艾尔斯性骚扰事件的简单回顾,抛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公共议题: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才能确保同样的事不再发生。

猜你喜欢

艾尔斯凯拉新闻台
米凯拉的财富
迷雾里的爱人
凯拉·奈特利 别样美
改变GOOGLE的厨师长
跳跳新闻台
跳跳新闻台
跳跳新闻台
跳跳新闻台
南非庄园驯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