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争片:70年演进与价值审视
2020-11-14徐进毅
徐进毅 赵 茜
(1.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北京 100007;2.西南大学 美术学院,重庆 400715)
在中国电影类型片中,战争片是不可忽略的,它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与社会主流相一致的主题与表达状貌。当我们站新在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审视中国战争片的演进历程,探讨其中蕴含的创作观念与技巧,或许可以为中国战争片的持续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理论依据。
一、新萌芽的“十七年”(1949—1966)
新中国刚成立之时,中国电影业逐渐被纳入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体系中,电影企业全面过渡到国有阶段,国家通过行政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干预电影的生产与经营。一个国营的电影生产体系,成为所有电影人无法回避的生存与发展现实。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十七年”,这是中国电影创作史上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段。而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受到政治局势、社会形势,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回忆革命史,建设新中国”为主题,战争片自然彰显出其主要地位。作为“十七年”时期创作经验最丰富的类型片,战争片迅速成为中华民族最为精彩的政治教本和精神支柱,对启发国民吸取战争教训,振奋民族危亡意识,讴歌革命英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刚刚从战争烽火中走出来的中国电影业,热衷于对战争刻骨铭心的记叙——如何用电影讲述新中国革命战争史,准确且生动地反映新中国经历过的各种浴血奋战,回顾战争的胜利,新政权的建立,成为这一时期电影人乐于选择的题材。《平原游击队》(1953)、《渡江侦察记》(1954)、《铁道游击队》(1956)、《上甘岭》(1956)、《英雄虎胆》(1958)、《红色娘子军》(1961)、《甲午风云》(1962)、《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英雄儿女》(1964)、《打击侵略者》(1965)等影片,正是一代代人对战争、历史的深刻记忆与思索。
对国家英雄的塑造,在“十七年”时期也较为凸显。《中华儿女》(1949),以“八女投江”为原型,反映抗日战争时中华儿女的光辉形象;《赵一曼》(1950)和《刘胡兰》(1950),真实地再现了共产党员赵一曼和刘胡兰,面对残暴的日军和国民党的残害,表现出革命英雄精神和民族气节;《小兵张嘎》(1963),讲述了河北省白洋淀边一个小水庄子里,有个聪明伶俐的叫张嘎的孩子,参加八路军抗日的故事。嘎子虽然是个孩子,但他更像是一个被改造成长中的战士。被称为“老三战”的《南征北战》(1952)、《地雷战》(1962)及《地道战》(1965)等影片,更是家喻户晓。这些影片描绘了国家英雄水深火热的战斗生涯,表达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价值观。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剧情模式化、人物脸谱化,缺乏对战争的反思、对人性的思考。
二、灾难的“十年文革”(1966—1976)
“文化大革命”无疑使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电影创作不可避免地陷入凋零和萧条的境况。除了几部样板戏式的战争片《红灯记》(1970)、《智取威虎山》(1970)、《红色娘子军》(1970)、《沙家浜》(1971)、《奇袭白虎团》(1972)等被搬上银幕外,其他影片几乎都处于“停产闹革命”的状态。
“十年文革”的电影创作坚持着“政治标准第一”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价值导向,集体遗忘或否定“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创作,将电影推向单一服务于政治运动。样板戏式的战争片,是“十年文革”电影创作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除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还满足了国家对典型人物的塑造之需求,使影片充满着无产阶级激情,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政治宣传机器,形成了独具“影像文革”风格的电影文化景观。
样板戏式的战争片带有鲜明的舞台表演样态。如此一来,也导致了电影叙事重在刻画典型人物形象,严格依循“三突出”创作原则——突出正面人物,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这一时期的战争片的核心人物,以“高、大、全”的形象,表达着“敌远我近、敌暗我明、敌小我大、敌俯我仰”的修辞经验。但是,为了塑造李玉和、杨子荣、吴琼花、洪常青、郭建光、阿庆嫂、杨育才等人物“高大的”形象,刻意将敌人表现得非常渺小,这显然违背了电影艺术的表达方式,使观众觉得故事不可信服。
值得肯定的是,毛泽东在1972年的一次谈话中就对文艺界的状况提出了严厉批评,他指出“现代电影戏剧太少,百花齐放没有了”。这一讲话促使“文革十年”后半期的电影创作有了新的气象。除1974年重拍了《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等影片外,还新拍了《闪闪的红星》《侦察兵》《难忘的战斗》《车轮滚滚》《沂蒙颂》等影片。就电影创作积累的经验而言,这些影片一改塑造典型人物的主题,转而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憧憬。
即便“十年文革”时期,中国电影创作生态被严重破坏,战争片仅仅作为政治需求而存在,内容脱离现实,形态老套等问题严峻,但我们仍然看到了样板戏式的电影创作探索。
三、改革开放的繁荣(1976—2000)
1976年,改革的号角促使中国电影业快速地恢复了生产。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社会发展新的主旋律,中国电影业开始向着“百花齐放,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海外电影的引进给中国电影创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战争片的创作,在中国电影人努力下,从视角到技巧,充分吸收了海外战争片的创作方法,逐渐形成了“重大革命战争”题材的创作新趋向,让中国战争片承载起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快建设社会文化新样态的重任。
伴随着题材、风格、样式的多样化,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战争片,即战争史诗片。如《大转折——鏖战鲁南》(上集)、《大转折——挺进大别山》(下集)(1996),展现了刘邓大军鏖战鲁西南、挺进大别山,描绘了人民军队正确的战略,使解放战争的形势由此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大决战》系列(1998),以全景式和文献式图景反映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史,再现了波澜壮阔的“三大战役”真实过程。《大进军》系列(1999)描写了“三大战役”胜利后,解放军乘胜追击,大进军宁沪杭、中南、西北和西南四条战线,展现了人民军队解放全中国的光辉历程。这些影片,无疑是中国电影创作史上颇具特色的标记——把“史”和“诗”相融一起,全方位、立体式描绘一场战役的历史,疏密相济的叙事结构,震撼人心的场景再现,让历史事件、英雄人物高度统一,这种独特的视觉审美快感,为战争片的创作留下了丰富经验。
战争片的价值并非去揭露和渲染人与人相互间的残杀,而是要显示出人类在残酷的战争中表现出的某种崇高、优秀、伟大的精神。挖掘战争中的人性,自然成为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重点选题。《小花》(1979)、《今夜星光灿烂》(1979)、《西安事变》(1981)、《一个和八个》(1984)、《高山下花环》(1984)、《血战台儿庄》(1986)等影片情节设置简单,描写了典型战争环境中具体人物,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力图做到与故事情节交相辉映,将人情味混入战争的曲折性、复杂性和惊险性之中,铸就了爱国主义和民族英雄主义精神。
四、工业与商业化的融合创作(2000年至今)
21世纪,中国电影业由熟悉的计划经济完全转向市场经济,电影工业生产成为支撑其商业化发展的动力。由于中国战争片的创作历史悠久,又受到市场资本的推动,中国战争片出现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峰期。《鬼子来了》(2000)、《集结号》(2007)、《南京!南京》(2009)、《风声》(2009)、《金陵十三钗》(2011)、《战狼》(2015)、《我的战争》(2016)、《铁道飞虎》(2016)、《湄公河行动》(2016)、《战狼2》(2017)、《红海行动》(2018)等影片,整体上呈现出数量与质量齐升的景象,并带来了商业市场的初步繁荣。
弘扬主旋律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战争片的创作主流,以传播国家意识,构建大国梦想,渲染中华民族文化为使命,如《建国大业》(2009)、《建党伟业》(2011)、《辛亥革命》(2011)、《建军大业》(2017)、《开国大典》(2019)等影片,诸多明星参演,宏大的战场场景,浓厚的民族情绪,将革命历史转化成为中国精神的支柱,展示了更为强大的国家和人民形象,用电影语言阐释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同时,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国家意识糅合到影片表述中,突破了以往战争片固定刻板的人物形象,既展现特定时代的战争事件与战争人物,又点燃观众的爱国之心,表达出新一代中国人民对历史的铭记和对未来的憧憬。
事实上,电影艺术从来就不满足做时代精神的传声筒,它有着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艺术思考。不论是传统形态的战争片,还是现代形态的战争片,都既立足于自己的时代使命,又指向未来召唤。战争片在满足观众精神需求的同时,呈现了社会价值尺度,注重培养观众优良的爱国价值取向。
这一时期的中国战争片,承载着传播国家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任务。在大投入、大生产、大营销、大市场的商业模式中,反恐题材成为中国战争片的一个增速点。如《湄公河行动》,改编于现实的“湄公河惨案”。《战狼》《战狼2》以冷锋这个独特形象,支撑起个体英雄人物容不得以强凌弱、匡扶正义的品格。打击毒贩,与雇佣军的殊死搏斗,以民族大义和国家主流意识塑造出人物性格内核,构建出大国崛起必须具有的爱国情怀。《红海行动》以2015年中国海军也门撤侨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兵分两路进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击,人员伤亡,同时在粉碎叛军武装首领的惊天阴谋中惨胜的故事。
反恐,这是和平年代世界各国都需要共同面临的新问题。反恐题材的中国战争片在塑造英雄群像的同时,探讨了中国军队以何种方式介入国际争端。这一时期的中国战争片也不再像20世纪那样,重视展现机械物质战争、能量战争,而更多注重电子信息化战争、武器智能化战争、军队知情指挥能力战争、防护能力战争,旨在通过现代化战斗装备,无死角的通信系统,营造出现代战争的科技感。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业通过电影语言传达给世界的是新型的国家理念,是全球命运共同体价值的彰显。毕竟新世纪以来,在许多中国电影的叙事文本中,“国家形象”是看不见的,甚至与“国家形象”相对应的象征之物——国旗、国歌、国徽也是“不出场的”。
战争片是国家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表达的重要媒介。回眸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战争片所取得的卓越成绩,在掌握和运用电影艺术和技术基础上,从早期萌芽“十七年”时期在银幕呐喊声中唤起民族危亡意识,到“文革十年”期间战争片赞美英雄、传递革命乐观主义;至“改革开放”反映重大革命战争题材,呈现出多元创作趋向,颂扬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史诗巨作;再到新世纪以来,追求工业生产与商业运作的融合,出现以新现实主义、反恐战争为题材的创作潮流。中国战争片的70年演进,折射出其具有独树一帜的光彩,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成功的影像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