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改编理论的发展概况与当下困境
2020-11-14郭钟安
郭钟安
(北京电影学院,北京 100089)
电影自诞生之初起就源源不断地从文学、戏剧、新闻等其他艺术媒介中汲取丰富的故事素材与创作灵感,对已有艺术作品与创作素材进行加工改编成电影是艺术家们在创作中经常选择的行走路径,并因此诞生了大量的优秀电影作品。相比于改编创作的繁荣,改编理论在一段时间内却被人忽略。大体而言,国外改编理论早期依附于改编创作,理论研究滞后,中期对改编创作进行具体分析与总结,并展开形式主义研究,后期形式主义研究与泛文化研究并行,改编理论独立于创作之外,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国内改编理论研究相比于国外来说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起得到迅速发展,自新世纪以来改编研究趋向多元化发展的情况。
一、国外改编研究发展概况
以欧美国家为例,将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是电影改编理论的探索期,相关研究较少,大多散见于一些期刊论文或者有关电影专著某一章节的论述。最早的贝拉·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提出改编就是“把原著仅仅当成是未经加工的素材,对这段未经加工的现实生活进行观察”。同时他还提出了自由改编的方式,但并未对改编方式展开具体的论述。之后,安德烈·巴赞提出忠实型和自由型两种改编方式,但巴赞在《非纯电影辩:为电影辩护》一文中认为只有像罗伯特·布莱松的《乡村牧师日记》一样的改编电影,即原封不动地再现原著的改编方式才是最高级的电影,即他口中的非纯电影。之后,克拉考尔在论著《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提出大部分改编作品都难以把握住原著的精髓,因为小说中“所蕴含的连续性精神是电影无法吸收的”,并且目前电影“缺少完美表现原著的技术手段”。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研究者对如何改编态度不一,也对电影改编能否达到原著的高度存在质疑,改编研究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
第二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是改编理论的发展期,出现了一大批系统研究改编理论的专著,研究内容主要有改编的方法、形式与对象等,并聚焦于改编实践的总结与理论归纳。乔治·布鲁斯东的专著《从小说到电影》首次系统地论述小说与电影的差别,他认为“小说不应该成为电影的规范,而应该视为一个出发点,电影只是以小说提供的故事梗概作为素材来创作一个新的独立的艺术作品;而不仅是对名著的图解”。布鲁斯东这一观点的提出,确立了电影改编的合法性。杰·瓦格纳在《小说与电影》一书中提出了移植式、注释式、近似式三种改编方式,在巴赞的基础上更为具体地论述了电影改编的方式及实践方法,并给予每种方式予以客观评价。不过,虽然这一时期关于电影改编的方式已经拥有多种论述,但仍有学者沿袭安德烈·巴赞时期的传统,在几种改编方式中择其优劣。之后,莫里斯·贝亚(Morris Beja)在专著《电影与文学》(Literature
and
Film
:An
Introduction
)中认为:“两种媒介的语言差异决定了改编者在改编原著时,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忠实于原著的,其中的媒介转换导致改编必然会发生意义改变。”这一观点的提出从媒介变化的角度提出从文学到电影的改编,有利于拓宽改编研究范畴。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时期伴随着泛电影研究的展开与现代电影理论的多元化发展,改编研究也由从文学到电影单向的文本转化、单纯的技术主义比较及形式主义研究转变为更为宽泛的文化研究,结构主义、符号学、叙事学、语言学等现代文艺理论纷纷进入改编研究领域,消解了文学与电影之间的鸿沟与等级制度,“电影改编脱离了‘次等文学、寄生文学’”的称谓,改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早在1949年,莱斯特·阿什海姆关于改编的研究就重视行业、受众和文化对于改编的影响甚于重视形式的影响,但并未引起学界注意。直到1979年凯斯·科恩(Keith Cohen)在《电影与小说:交流的动力学》(Film
and
fiction
:the
dynamics
of
exchange
)一书中引用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符号学,提出“文字和影像虽然归属于两种不同的符号体系,但都是整个意义系统的组成部分。两种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相互转换,而叙事性是完成从文字语言到影像语言的交流基础。因为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作为文字的和影像的符号群,总是能够通过时间顺序被理解的”。这一研究专著正式将传统的形式主义研究转向到现代文化研究语境,引起学界重视。一时之间,多种文艺理论相继涌入改编研究领域中,代表性论著有安德烈·戈德罗在《从文学到影片——叙事体系》中从叙事学角度出发,将叙事分为书写叙事、舞台叙事和影片叙事,将文学与电影放置在两种并行而又独立的叙事语境之下;詹姆斯·奈默尔(James Naremore)在《介绍:电影和改编主导》(Introduction
:Film
and
the
Reign
of
Adaptation
)一书中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改编当中需要考虑到形式主义之外的具体语境,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并将其作为互文性因素来考察。20世纪90年代末期,文化研究在改编领域中形成强势话语,代表性著作有布莱恩·麦克法兰(Brian Mcfarlane)的《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理论入门》(Novel
to
fil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
)从结构主义与叙事学进行客观实证研究,提出文化和语境是研究改编的重要因素;德博拉·卡特梅尔(Deborah Cartmell)和伊梅尔达·惠勒翰(Imelda Whelehan)主编的《改编:从文本到银幕,从银幕到文本》(Adaptations
:from
text
to
screen
,screen
to
text
),利用互文性理论和接受主义美学倾向抨击单一的忠实性改编,并否定传统的形式主义改编。第四阶段:21世纪初至今,整体上呈现形式主义与文化研究的讨论,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之争的境遇。这一时期,改编研究进入跨学科融合阶段,多种理论思潮进入改编研究,如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酷儿理论,甚至媒介研究等。代表性著作有罗伯特·斯塔姆(Robert Stam)撰写的《电影中的文学:现实主义、魔幻与改编艺术》(Literature
Through
Film
:Realism
,Magic
,and
the
Art
of
Adaptation
)以及他主编的《文学和电影:电影改编理论与实践指南》(Literature
and
Film
:A
Guid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lm
Adaptation
)、《文学和电影》(A
Companion
to
Literature
and
Film
)是新世纪改编研究领域的有力之作,不仅系统地归纳了改编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他将多种理论融合到改编研究中,影响甚大。之后,琳达·哈钦(Linda Hutcheon)于2006年在其专著《改编理论》(A
Theory
of
Adaptation
)中用后现代主义研究方法进行文化研究,“把改编的定义更多地置于观看者的目光之中——正如后现代受众反应理论的所为——而非置于术语、形式属性、实践者的经验陈述之中,后者正是形式美学主义者的兴趣所在”。同时琳达·哈钦将音乐、视频游戏、诗歌、音乐剧、漫画甚至主题公园、芭蕾等流行文化都进行了细致研究并关注其消费和接受。之后不久,托马斯·里奇(Thomas Leitch)在《电影改编与改编中的缺失》(Film
Adapt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一书中受到琳达·哈钦的启发,把其他一些非小说的改编如电脑游戏、圣经故事等并入改编研究的范围内,扩大了改编研究的文本范围。可以说,21世纪国外的改编理论在文化研究方面的影响力超过了传统的形式主义研究,研究对象摆脱了如解剖动物尸体般的单一文本解构,站在更广泛的政治、哲学与历史语境之上来进行文化解读。但文化研究若采取完全排斥形式主义研究的态度,也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流于肤浅而又带有偏见的泛化读解。鉴于此,德拉·克拉泰于2012年在其《当故事在旅行:虚构叙事和电影的跨文化邂逅》一文中提出“无论是用形式术语还是用文化术语,改编都是跨媒介、跨文化的对话过程”,在一定意义上,缓和了形式主义——文化研究之争,但如何将其融合并寻找一个最佳理论契合点,仍是目前待解决的问题。二、国内改编研究发展概况
相比较而言,国内改编研究略显滞缓。早期最具代表性的是夏衍在《杂谈改编》中提出了具体的电影改编方法,成为国内电影改编研究的开端。夏衍在文中提出什么样的小说适合改编,面对名著与通俗小说改编方式的选取,以及具体的改编观念与方法,奠基了国内改编研究的理论基础。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电影改编研究都限于停滞,直到20世纪80年代各种电影理论的引入,改编创作日益繁荣,国内关于电影改编研究形成了一次讨论高潮,争执点主要在于电影改编应该忠实于原著还是自由创造。大部分学者都秉持夏衍的改编理论观点,认为电影改编应忠实于原著,最具代表性的论文是张骏祥的《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在一次导演总结会上的发言》,强调电影的文学性,提出改编不得任意改动原著情节的观点。另外一些学者为此提出辩护,反对改编的绝对忠实观,提出了创造观、自由观等改编的多种可能性。代表性论文有韦草《给改编者以自由》、张卫《以电影的方式忠实原作》等。整体来说,这一时期关于电影改编的讨论仍停留在改编方式及改编观念上,即“忠实观”与“创造观”的优劣比较。
1988年,陈犀禾主编的《电影改编理论问题》首次系统地汇编了各国关于文学改编电影的论文,从“电影·文学·戏剧”“改编原理”“改编实例”三个方面展示了国外改编理论研究者的成果,这一引进拓宽了国内学者关于电影改编研究的视角和领域,不再局限于改编后是否忠实于原著的争论,而回到了关于电影改编本体性的研究,国内电影改编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代表性专著有汪流在《中国的电影改编》中探讨了改编创作的重要性、改编创作的可行性与具体方式、电影改编者须具备的条件和素养、文学和电影艺术的差异等。赵凤翔、房莉在《名著的影视改编》中提出了三种改编方式:对原著情节内容的忠实展现,对原著精神的传达,对原著精神的重新阐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张宗伟在《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从改编理论和改编实践两个方面讨论了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问题,梳理了国内改编观念的演化,并从文字与影像、叙事、生产与接受、改编对象和改编者来探讨文字与影视的差异,在改编方法上也从情节结构、时空处理、视听造型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并就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和现当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进行改编实践研究。这一时期关于电影改编理论的研究已经摆脱了是否忠实于原著的讨论,改编观念、改编的具体方式、改编方法等更多研究范畴被纳入改编语境之中。
三、国内改编研究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改编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关于某一文本改编及比较研究。如全炯俊《文学与电影的互文性:〈活着〉和〈红高粱〉的电影改编》,从电影的大众性、神话性、政治性、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了小说的电影化现象,同时也存在文学中心主义,以忠实型为重要标准的倾向。段江丽的《从小说叙事到影视叙事的改编空间——关于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思考》借鉴李渔《闲情偶寄》中的“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戒讽刺”的观点来具体分析改编中的主题、情节与人物的问题,文章运用大量的小说文本与改编后的影像语言来进行对比分析,电视剧中稍有不同于原著便过于苛责改编文本的绝对忠实观依然可见。不过,近年来出现的单一文本改编研究也做出了不少新的尝试和突破。如鲍士将的《从文学叙事空间到电影叙事空间的嬗变——小说〈陆犯焉识〉与电影〈归来〉的叙事空间研究》论文将电影与文学放置在共同的叙事语境下,从叙事空间、表现形态和文化语境三个层面来分析两者的差异。初琪的《主题、情节与人物的重构——试析〈师父〉的电影改编》从媒介变化的角度来考虑从文学到电影改编背后的情节、人物的重构及其意义载体的变化。
某一作家作品的影视改编研究。如刘四的《莫言小说的电影改编》从主题、结构、人物形象三个方面来分析原著与改编文本的差异,从形式主义的角度来进行具体文本比较,并对莫言小说的电影改编现象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黄琼的《刘震云小说影视改编研究》通过具体文本比较对刘震云小说的改编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也做出了从叙事学、文化研究来进行改编研究的尝试。
电影改编理论研究。如毛攀云的《中国电影改编理论研究》从忠实观、创造观、戏说观三个方面来梳理中国改编理论,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分析了三种不同的改编理论发展流变,但是这种理论分割也忽略了改编研究的其他理论成果。周仲谋的《1990年代以来电影改编理论研究综述》从改编本体性研究、“忠实”与“创造”的争执、媒介研究、改编方法四个方面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影改编理论研究状况,容纳了近年来国内改编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
某一时期改编创作阶段性研究。傅明根的专著《从文学到电影——第五代电影改编研究》聚焦于国内改编创作的高峰期——第五代导演的改编创作,突破了囿于文本的单一比较研究模式,从改编语境、改编模式、叙事与意识形态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提供了改编创作阶段性的研究范本。同样,赵庆超在《文学书写的影像转身——中国新时期电影改编研究》一书中从文化主题学、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叙事结构学及具体改编案例分析几个方面来研究新时期电影的改编创作,注重将最新理论成果与研究对象相结合,并对其生成语境进行适用度辨析。
电影改编的文化研究。如毕媛媛《性别视角下严歌苓小说的电影改编》在其论文中运用劳拉·穆尔维提出的“看”与“被看”两个维度来分析电影改编中的性别利用,并从女性主义来分析小说与电影之间的性别置换议题。陈林侠在其专著《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中从文化研究、叙事研究、文本研究三个角度来进行叙事话语分析与文化批评,同时为了突破目前的影视改编研究瓶颈,尝试用“影视生成”来替代改编研究的概念,以期使改编理论研究系统化并形成体系。
跨文化改编研究。陈墨在《缺少那一声茨威格式的叹息——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电影改编》一文中在肯定改编者(徐静蕾)功底的同时,从环境原因、人物形象及结构与主题三个方面分析这种跨文化文本改编中面临的问题。章颜的《跨文化视野下的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对文学与电影的叙事差异,两者的跨文化对话进行多维思考,是目前跨文化电影改编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
电视剧改编研究。如毛凌滢的《从文字到影像: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文学影视之间的变迁与互动及两种异质媒介的转译处理与意义生成,并以《围城》《西游记》《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为具体文本分析改编的方式策略及意义、文化价值等问题。刘彬彬的《中国电视剧改编的历史嬗变与文化审视》结合中国的当代文化语境将改编文本放在历史的和美学的文化语境中,结合经典文本《红楼梦》《西游记》《四世同堂》等进行差异性分析的同时,从大众文化、精英文化、民族文化等角度进行文化阐释。此外,姚小鸥的《古典名著的电视剧改编》从版本论、人物论、结构论、接受论等角度分别阐释电视剧改编中须解决的问题,并以《西游记》等为改编文本范例。
新媒介语境之下的改编研究。改编研究的媒介不再局限于从文学到电影的单一转向,媒介融合理论的介入也使学者开始思考改编文本对原文本的意义增值问题。如马军英、曲春景在其论文《媒介:制约叙事内涵的重要因素——电影改编中意义增值现象研究》中讨论了不同媒介所具备的叙事规定性,两种不同媒介在改编中所面临的符号转换问题。李显杰在其论文《“跨媒介”视野下的电影叙事二题》中分析了影像载体流变所带来的故事、话语、风格的变化,以及其造成的叙事格局的分化。如今,媒介研究成为国内改编研究中的重要议题,研究范围庞杂,不同媒介的交流都纳入了改编研究范围,戏剧、游戏、电视剧、新闻等媒介都成为改编研究的对象。代表性论文有李诚的《从银幕到荧屏:电影的电视剧改编》;刘于锋《〈白鹿原〉的戏剧改编、电影改编及其缺失》;曾胜的《从新闻到电影——近年来新闻的电影改编现象分析》;陈亦水的《降维之域:“影像3.0时代”下的游戏电影改编》;孟艳的《中国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研究》等。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内改编研究成果可喜,突破了以往局限于是否忠实于原著、改编方式的单一比较研究,研究内容和视野更为宽泛。但目前国内改编研究在理论上仍滞后于欧美国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文学中心主义倾向,忠实观的影响根深蒂固,尤其在面对经典名著时,改编研究中仍存在对文学名著亦步亦趋,稍有不同便加以苛责的现象,没有认识到两种媒介的叙事差异性;其次,技术主义倾向,主要存在于单一文本改编研究中,流于具体的小说原文与影像语言的细枝末节比较中,缺少理论分析;再次,改编理论零散,缺乏理论系统,这是由于国内改编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得到迅速发展,一时国外各种理论大量涌入,形成各说各话的尴尬境地,相比于美国早在2006年便成立改编研究学会并有专门研究刊物《改编》(Adaptation
),国内亟须建立专门的改编研究阵地;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改编研究人员大部分为文学研究者,电影学者对于电影改编研究关注较少,这不免让原本已是“后来者”地位的电影,在改编研究话语中处于更为尴尬的境地。笔者以为,如何建构良性的电影改编作品评价标准,须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第一,摈弃文学中心主义倾向,从电影美学自身出发,具体地分析其在电影叙事、故事结构、镜头调度、画面构图乃至表演、音乐、服道化等各个元素的表现效果。第二,将电影改编作品放在具体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之下进行评判,不同的社会语境、文化思潮、经济水平、技术条件及生产体系等都会反映在电影改编作品中,只有正确地认识到其改编的历史语境,才能给予改编作品以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