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0-11-13姜殿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姜殿波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养,把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当成主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教师需要抓住课堂时间,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进行教学设计,更新教学手段,以此逐渐达成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本文基于新高考,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仅供相关教育研究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13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之中往往仅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以及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品质及素养的培养,这样片面性的知识教育,很难让学生得以全面性的发展。而在新高考背景之下,教师在教学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政策,会转变教学观念及方向,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地理教学,这样无疑为学生核心素养和地理成绩的共同提升奠基,让学生获得越来越全面的发展。

一、新高考政策

新高考除了统考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外,参加本科录取的考生还须根据拟报考高校(专业)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三门参加考试,每门考试采用赋分制,所谓赋分制就是把所有参加考试的人真实的分数从高到低排名,再根据本次参加此门考试的人数,根据一定比例赋分。比如前1%赋100分,前1%到3%赋97分,以此类推。也就是说,如果你考了80分,但是在全省的排名在前1%,那最后你的分数就是100分。如果你考了95分,但在全省排名只在前14%,那你最后的分数应该是88分。

二、地理核心素养的组成

地理核心素养是有关教育部门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也是说教师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也要引导学生从地理学的角度观察事物和解决问题,这需要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只有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应用地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地理核心素养更注重实用性,要求学生在对地理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去应用它们,这其实也涉及到学生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地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在生活当中也会用到很多地理知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要让学生成为只会背诵不会应用的人。这种情况确实很常见,不少学生都是能够熟练地说出各种地理知识,但是一让他们把具体的地理知识和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他们就束手无策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仅限在纸上谈兵的地步。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学生要能够在生活当中发现地理知识,把地理学习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其次是学生需要有综合思维的能力,在看到一个地理问题的时候,可以联系到多个地理知识点,能够注意思维的发散;再次是学生需要有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地理事物的形成、发展、演变都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的,因此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也非常重要;最后是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多给学生创设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去巩固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

三、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方法

1.课堂中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

人地关系的学习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学生要通过高中地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人地观念,而人地观念主要是指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人地观念是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关键,能够体现学生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引导学生去分析该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既要让学生看到其好的一面,也要让学生看到其坏的一面,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区域的地理环境有一个准确的认知,之后让学生去思考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的人地矛盾,如开发能源导致的自然灾害以及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措施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让学生的人地观念得到巩固。

2.通过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只有学生有了综合思维能力,他们才能够以整体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问题,从而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地理环境是复杂的,我们必须用综合的思维去思考,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然后去判断面对该地理环境需要采取什么决策。教师要多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学生从多角度系统地考虑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黄土高原地区的合理开发能源可采取的措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开发的重要性等,都要多方面地综合思考才能形成正确结论。学生在综合思考的过程中锻炼了综合思维能力,教师就可以多在课堂上结合地理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之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是小组探究解答问题。

3.使课堂地理内容具有开放性

地理是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其实践性,多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进行考查,尤其是考查学生对区域特征、区域人文特点、区域开发利用和整治等区域认知水平,多出些主观题,展示地理教学的开放性和拓展性。

综上所述,新高考下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极为重要,教师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要继续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地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继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发展地理实践能力;要继续在学习系统地理的同时,重视中外区域地理的学习,全面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董瑞杰.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1):57-61.

[2]陈文新.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例谈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8):111-113.

[3]杨斌.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6):25-26.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130052)

猜你喜欢

新高考背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在新高考背景下的实践与思考
初探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实施融入新题型的阅读教学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词汇语篇教学法思路初探
谈新高考背景下改善普通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经典阅读现状的方法与举措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