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嘉定:科学分类 精准防阻电信诈骗

2020-11-13吴艺徐波

中国防伪报道 2020年8期
关键词:嘉定反诈分局

吴艺 徐波

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结合电信网络诈骗特点,组织社区民警积极开展大调研、大走访,以科学分类的方式,精准施策,全域覆盖、多维立体推进电信诈骗防阻工作,帮助群众增强防范意识、筑牢思想防线,有力促进了辖区治安持续向好。

今年初以来,嘉定区电信网络诈骗案发案数同比下降35.6%,破案数同比上升128.2%,潜在被害人上门见面劝阻率100%,打防绩效位居全市前列。

定点投放:1958个警民微信群实现全覆盖

“您的社保将于年底到期,现邀您线上办理,申领成功可获20元话费。”7月9日,迎园七坊居民李先生收到一条可疑短信,就将相关情况反映到小区警民联系微信群。社区民警立即提醒居民切勿相信,以免上当受骗。类似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警民微信群中发生,群友随时随地接受反诈宣传免受财产损失。

今年伊始,嘉定分局积极探索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转型升级,一改传统的“投递式”“设摊式”宣传形式,充分借鉴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的成功经验,以全量化、智能化、网络化提升反诈效能。分局以社区、村庄、企业、店铺等为单位组建微信群,由一线综合执法民警当群主,调动社区资源发动居民群众“扫码进群”。

每名群友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全区入群人数不断增加,各派出所领导、一线综合执法民警、辅警悉数入群,在不间断推送诈骗案例和防范建议的同时,强化守群机制,及时回复群友各类咨询。近两个月,已通过微信群揭露诈骗伎俩、劝阻潜在电信网络诈骗36次。7月9日,巨门村一村民遭遇QQ诈骗,骗子冒用其在外求学儿子的账号,称要4.8万元培训费。民警在群内发现情况后,及时阻止村民被骗。

嘉定分局还坚持“网上有势、电视有形、广播有声、报纸有文”全方位宣传,通过电信运营商全域发送防范提醒短信,并发动公交站台、小区电子屏、电梯广告屏等宣传资源1.3万多处,通过定点投放反诈宣传短片,推动防范宣传全面铺开。

定量阻断:三级联动导引“1+7”机制

对即时性现行电信网络诈骗,嘉定分局形成反诈中心、110指挥中心、派出所民警三级联动快速劝阻机制,把每一个指令当作大要案处置,避免群众钱款受损。同时,对排摸梳理发现可能与骗子搭讪的潜在被害人,形成1小时内电话劝阻、7天内入户宣传的“1+7”工作機制,降低群众被骗概率。

对面对面劝阻的,必须达到5分钟以上;遇到被骗子深度洗脑的,带回派出所进行劝阻。3月以来,经民警细致工作,已对1.9万名易受骗人员逐人上门宣传。

7月20日,嘉定分局政务微信里的一场“反诈入户见面宣传讲什么”直播课堂正式上线,针对最新诈骗动向,揭露案件作案手法特点和防范要点,解决社区民警入户宣传时的“本领恐慌”。

针对学校师生、企业财务人员等特殊群体,嘉定分局与教育、税务部门开展深度横向协作,借助网课平台“开学第一课”覆盖10多万名师生、家长,对企事业单位法人及财务11959人逐一定期走访等方式,将反诈宣传引向深入。

定时清零:反诈队驱动打防双轮

嘉定分局为强化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打防效能,2019年底抽调刑侦、网安等部门骨干力量成立反诈队,将反诈防范职能划归反诈队,切实做到打击防范“一肩双挑”,依托智能应用,实现研判、打击、阻断等信息共通共享、任务逐项清零机制。

嘉定分局还对2019年接报的既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回头看”,全面梳理出5类突出诈骗案件种类和受骗人员年龄层次等,为打防工作提供参考。

新冠疫情期间,针对口罩、额温枪、熔喷布等涉疫物资诈骗案,嘉定分局采取超常规措施,做到涉疫电诈警情每日全部研判清零,快侦快破此类电诈案件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涉案金额30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根据荐股等涉金融类诈骗团伙往往栖身商务楼宇的特点,嘉定分局有针对性地发动排摸清零行动。5月8日,民警在江桥一处商务楼内发现情况后迅速汇报,成功捣毁一个34人电信诈骗团伙。

嘉定分局在打击中找准案件防范的短板问题,通过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网课群内游戏广告诈骗”“抖音平台刷单诈骗”等防范预警信息,为派出所打防案件提供支撑。在劝阻工作中,不断固化“警银”协作,提升反应速度,形成“任务自动下发、先行电话劝阻、民警跟进上门、完成上报反馈、领导全量跟踪、刑侦定期抽查”的闭环工作模式,使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更为精准有效。(原载人民公安报)

警惕冒充公安机关诈骗“卷土重来”

冒充“公检法”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骗子往往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公民信息后,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身份联系受害人,在骗取其信任后,以其身份相关证件遭到他人盗用,涉嫌洗钱为由吓唬并诱骗受害人向指定的“安全账号”转账并提供相关证据以证明其清白。

该类案件的骗子普遍为专业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成员,拥有一整套完善的话术剧本,通过多人之间配合,先后以不同角色与被害人取得联系,在层层递进下将受害人诱入早已设置好的所谓“安全账号”陷阱,最终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而该类案件受害人在面对冒充“公检法”的骗子的吓唬时容易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赶紧把事情解决,不给自己和家人惹麻烦”的心理,从而受到骗子摆布,对其提出的“解决方案”言听计从,直至发现被骗时已造成一定损失。

警方提醒

1.凡是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的电话,提到安全账户、清查资金、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2.凡是自称某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帮你”转接电话至公检法的,都是诈骗。

3.凡是要求通电话内容绝对保密,或通过网络出示“通缉令”“警官证”的,都是诈骗。

4.凡是自称公安人员要求通过电话、QQ、微信做笔录的,都是诈骗。

5.凡是要求前往酒店、家里、网吧等隐蔽的环境接受调查或自证清白的,都是诈骗。

猜你喜欢

嘉定反诈分局
我给老爸上课
“反诈民警老陈”火了:他让“国家反诈中心”APP登顶各大应用商店
“反诈宣讲员被骗18万元”更具警示性
“反诈宣讲员被骗”更具警示性
孙致弥早期诗作的情感意蕴分析
2020.12上榜派出所名录
上榜派出所
2019.10上榜派出所名录
嘉定:未检“七色花”微官网正式上线
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