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视角下内蒙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和实践

2020-11-13徐鹏王利平曹建平

北方经济 2020年9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徐鹏 王利平 曹建平

摘要:针对当前内蒙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协同合作不足、课程设置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资源不足等问题,本文对内蒙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区域经济视角下内蒙古高校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总结出通过转变观念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为手段、以完善保障体系为重点、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措施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区域经济;人才培养

一、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如何找准发展思路,体现地方高校区域特征和服务面向,发挥办学传统优势和特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助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创业意识,通过改变传统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增加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及项目训练,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最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创业人才。

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引导和推动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地方高校肩负着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重任,不仅需要创建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更要在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同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务和人力资源支撑。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以创新创业的方向和方式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和政策解决区域发展问题,充分利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人力资源,向“双创”师资资源拓展,同时拓宽创新创业链的后端孵化资源,实现高校“双创”教育效益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

二、内蒙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近年内蒙古地区高校为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做出了积极努力,例如举办“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竞赛,组织经验丰富的专业培训师或氽业管理咨询师开展讲座,内蒙古农业大学组织的“职言不讳”、“职慧”讲座,内蒙古业大学制定的《内蒙古工业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以及各高校积极创建创业孵化地和众创空间,为有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提供场地、设施、知识等资源。另外内蒙古还针对毕业五年内的毕业生进行创新创业免费培训,高校通过各类活动和创新创业培训,营造了创新创业在校园内的浓厚氛围,提升了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调动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三、内蒙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同前内蒙古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实现普及,也形成了部分示范典型,但各校情况参差不齐,整体教育水平仍有待推进,存在如下一些共性问题。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和作用认识不充分

近几年,内蒙古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加强,但是对比国内外先进案例,区内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仍不够充分,同前还停留在新增创新课程和创业实践教学项目层面,还没能够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师资建设等关键领域推动理念转变,没有认知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入融合,促进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回归大学育人的本质。同时,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的战略支撑作用普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摆到与通识课和专业课程教育同等的高度,因而部分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在资源保障、教育方式、生念营造、区域服务和质量评价等方面配套力度不够。

(二)课程体系不完善,开设实用性课程的高校不足

同前内蒙古大多数高校涉及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与规划》,这两门课程主要偏向于就业指导类,涉及创新创业内容并不多,由丁课程理论性较多、讲课方式单一,没有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故学生并不能够得到系统训练,创新创业实际应用效果不显著。内蒙古地区仅有极少数高校开设了结合内蒙古地区特点的创业相关课程,例如内蒙古大学的《创新与创业管理》《创业机会识别与分析》等创新珲论、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以及内蒙古民族大学开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虽然这类课程对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在课程编排时依然存在很少结合专业、民族、区域和时代的问题。

(三)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忽视与社会需要的结合

内蒙古部分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較为单一,教学体系比较独立,与专业教育和融合以及与社会需要的吻合度均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在专业教学中,仍以传统知识灌输性授课方式和知识点记忆、理解的应试教育为主,忽视了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实际应用,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方面有所缺失;在实践环节教学中,多以验证性实践为主,辅以部分综合设计性实践,缺乏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训,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区域和行业生产实际脱节,实践性不强,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这就造成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缺乏整体设计和规划,整体性不够,融合度不高。

(四)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资源不足,与区域资源结合不紧密

首先是学校现有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普遍不足,高校现有师资结构中,多数属于教学科研型教师,对理论教学、科学研究比较擅长,但是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授课以及实践训练则缺乏专业和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及经验,尤其是有生产和市场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普遍较少,能启发学生思考的老师较少。此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链后端的孵化资源和能力不足,大多数高校并未形成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与资本、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学校与产业、资本之间缺乏深度合作,高校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间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局面尚未形成。

四、区域经济视角下内蒙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

(一)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多方协同

内蒙古高校应结合所在区域产业结构经济特点和人才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设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把学生培养过程与高校服务社会职能有机结合,构建起科学、合理、指导性强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处理好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同时,学校应积极建立与本区域内的政府、氽业、社会组织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拓宽创新创业教育的课题来源,获取产业和行业的前沿发展方向,促进已有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产业应用和区域内推广。

(二)以服务区域需求为导向,调整“双创”课程体系

內蒙古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充分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及优势学科,以区域产业机构发展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及需求为导向,在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设计中体现满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化导向,课程体系的设计充分具备区域特色,服务区域主要产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充重视学生专业学习与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将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区域经济发展有效融合;在各项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本专业和生产实际的联系,了解创新技术成果转化途径;在教学体系整体设计中,要体现学校定位和特色,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产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动态调整机制。

(三)强化区域特色教育,促进个性发展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要强调树立起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观念,培养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加大针对区域特色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以及法律援助等等,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高校为支撑、社会广泛支持的保障机制,建立服务区域特色的创业教育服务机构与专项扶持资金,搭建专门的信息服务平台。同时,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要注重人才个性发展,在人才培育时摆脱同有的思维模式或者传统的思维定式,激发潜在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对区域特色发展的认知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选择日后创业方向的敏感性与有效性。

(四)统筹区域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内蒙古高校在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时,应对现有科研、教学和实践平台进行充分整合,对平台实现的创新创业教育功能进行总体设计,将平台架构成为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创业项目综合训练、科技竞赛培育、师生交流、创新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中心,为师生提供集思广益的创新创意场地和空间,形成创新创意积聚、示范和辐射的效果。在平台建设中,还应集成区域产业资源及地方文化元素,在开展科技创新的同时,开展文化教育、美育教育和思政教育,全方位立体培育创新人才,提升学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

(五)增强区域辐射和服务作用,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

内蒙古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充分依托区域产业优势,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产学融合、科教融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邀请相关产业和行业专家围绕培养适应并服务于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讨论,并根据社会需求及论证结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强化培养适应地方特点、富有就业创业精神、具有深厚行业背景和突出的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保证体系,强化服务区域新技术、新产业及新业态的功能和作用。

五、结语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为支撑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其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及对应的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方向起到反向设计的作用。地方高校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和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态调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制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搭建高校与区域产业紧密对接的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创新知识学以致用,创新成果实现价值,最终实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蓉.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

[2]吕晶晶.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J].继续教育研究,2016,(10).

[3]薛苏明.区域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共轨发展中的耦合要素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2).

[4]张蓉.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

[5]林刚,李响.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要素解析与转型路向一一基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分析视角[J].江苏高教,2018,(6).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

责任编辑:张莉莉

项目来源:本文系内蒙古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CPT202005;获内蒙古工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经费支持,项目编号2020239。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