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多动症,你知道吗
2020-11-13周玉春
周玉春
小儿多动症是临床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达5%。近年来,小儿多动症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该病主要发生于6~9岁儿童群体,10~12岁儿童群体的发病率次之,男孩的發病率是女孩的4~9倍。小儿多动症对儿童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乃至生长发育均有较大影响,须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小儿多动症又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力障碍多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是指儿童在做一些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事情时,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情况。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通常来讲,小儿多动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意力不集中。小儿多动症患者难以集中注意力。上课时,若外界有任何一点动静,小儿多动症患者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外界,忽略教师的讲课内容。因此,小儿多动症患者的学习成绩往往比较差。此外,患者平时做事也会丢三落四,粗心大意。他们不愿意或会下意识回避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去完成的事情。
二是小动作多。小儿多动症患者有很多小动作,无法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会扭来扭去,或者擅自离开座位,还会到处攀爬或乱跑,精力充沛。
三是过于安静。大部分小儿多动症患者存在小动作多、话多等情况,但也有一部分儿童会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符的安静,且持续时间较长,容易被误认为自闭症。
四是动作不协调。小儿多动症患者在进行精细动作时往往会出现问题,如空间感很差、动作不协调等,一些患者还会无法辨别左右。
五是过于冲动。部分小儿多动症患者还存在过于冲动的情况,如不能排队等待、别人说话时会打断、做事只凭一时冲动而不会思考后果等。
引发小儿多动症的因素
一是遗传因素:小儿多动症具有遗传性的特点,通常其遗传度可达76%。
二是妊娠因素:母亲在妊娠期间或妊娠前酗酒及吸烟、患儿为早产儿等。
三是家庭因素:父母关系差、教养方式不良、童年不良经历等。
四是疾病因素:癫痫、甲状腺功能障碍、脑膜炎、病毒感染、头部损伤、脑炎等。
五是环境因素:滥用增味剂、防腐剂、添加剂,大气污染等导致血铅水平过高等。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
一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降低其活动水平。目前临床主要使用两类药物:一类是中枢兴奋剂,该类药物仅用于6岁以上患儿的治疗。该药物作用于患儿的中枢神经,使其兴奋,因此不适合在晚上服用。另外,用药治疗期间患儿可能出现易怒、失眠、烦躁、食欲降低、头痛等不良反应;另一类则是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该类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长,同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依赖。但这类药物起效速度较慢,通常用药一周后方可见效,部分患者甚至需要两周时间,且很容易出现呕吐、恶心等胃肠道反应。
二是心理治疗。小儿多动症属于心理障碍疾病,因此心理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临床多采用认知行为治疗与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能够使患者易冲动的情况得到缓解,让患儿学会在做事前思考,考虑自己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并选择最为合适的解决方法;行为治疗则通常应用负性或正性强化干预患者的行为,帮助患者掌握社交技能,使其将原本不合适的行为模式替换成更加有效的新行为。
三是加强日常护理。家长要加强患者的日常饮食,控制蛋白质的摄取量,根据患者的体重,每天每千克摄入2~3克,增加钙摄入,减少糖分摄入;家长与教师要做好对患儿行为的管理,严禁体罚与歧视,要积极应用鼓励和表扬的方式提高其自觉性与自信心;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其心理变化,主动与患儿沟通交流,交流期间要有耐心;要避免与患儿发生冲突或矛盾,以免其出现冲动行为;要引导患儿一起制定奖励与惩罚措施,根据其日常行为表现进行奖惩,进而纠正其不良行为。
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出现上述表现,要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患者病情,影响其身体健康乃至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