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骨质破坏类型的CT表现分析
2020-11-13大连市结核病医院辽宁大连116000
大连市结核病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内容提要:目的:根据CT与MRI影像学诊断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分析两者的临床表现及其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确诊为脊柱结核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CT与MRI影像学诊断,对比分析CT与MR影像学的表现效果。结果:MRI显示早期病变的敏感度更高,明确病变累及范围更清晰;而表现病变内钙化、死骨、骨质破坏等CT更为精确且清晰。结论:CT与MRI均可精确且清晰表现骨质结核的各征象情况,CT检出结核骨质破坏与死骨具有优势,MRI优势为检出椎旁脓肿、累及椎间盘以及图像质量高等,而临床上将其联合应用,更有利于诊断脊柱结核疾病的各病理阶段情况。
脊柱结核属于血源性感染的特殊炎症之一,病变区主要集中在血供丰富的松质性骨,其发病率较高,大部分结核病灶可侵入或累及椎体,少血患者病变初期可累及附件[1]。多发于中胸椎、腰椎部等区域,恶化发展可累及多个椎体。临床症状表现较为复杂且具不定性,病程较长,不具特异性表现,漏诊与误诊率较高[2]。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进一步发展可造成严重性畸形,严重下甚至可发展为下肢瘫痪,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患者脊椎的病变情况,为脊柱结核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现阶段临床使用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较多,各具优势。鉴于此,本研究根据CT与MRI影像学诊断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分析两者的临床表现及其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确诊为脊柱结核的50例患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22~69岁,平均(45.5±23.5)岁。临床症状表现:发生低热、盗汗、乏力、血沉较快且具有上升趋势、腰背部疼痛或不适反应,甚至具有伴神经和(或)脊髓压迫或结核中毒症状。
1.2 方法
使用16层双源螺旋CT,检测前患者颈部固定,嘱咐患者尽可能避免作出吞咽、大幅度转动等动作,讲解检查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指导其应对措施,提高依从性。扫描参数:扫描电压为120kV、电流为420mA;层厚、层距分别为5mm;以连续扫描,获取25组图像。常规静脉注入碘海醇50mL及生理盐水20mL至肘静脉,注射速度为5mL/s,待7s,基底节方位作为中心平面,实施持续性动态灌注扫描,扫描参数:扫描电压为80kv、电流为150mAs,延迟约4s,动脉期扫描时间为11~35s,期间静置2s;静脉期扫描时间35~60s,期间静置5s,共扫描20次、60s。
MRI检查:使用1.5T磁共振成像仪及脊柱专用线圈,常规矢状面T1WI、T2WI,轴位与冠状位T2WI,扫面 参 数:T1WI(TR/TE400~600ms/15~25ms,T2WI(TR/TE3500~4500ms/110~130ms,Fov300,层厚4~5mm,层距1mm,5例行增强扫描。扫描位置分别为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位。矢状位与冠状位的扫描厚度为3mm,轴位扫描厚度为3.5mm,层间距为1mm,视野为200mm~350mm,矩阵256×256。
1.3 疗效标准
由三名资深影像学医师采用双盲法审片分析,分开审阅脊柱结核的CT及MRI的影像数据资料,审片重点关注患者的椎体破坏(椎体是否受损)、是否形成死骨、椎旁脓肿、椎间盘受累以及椎管受累等一级征象。
2.结果
2.1 CT表现
50例脊柱结核患者,大部分可表现出椎体骨质破坏情况,显示为密度低、形态不规则、多为圆形的骨皮质缺损区及骨松质破坏以及粗糙不规整的边缘。50例患者,其中28例溶骨性骨质破坏,6例碎块状骨质破坏,9例虫蚀状骨质破坏,8例特异性骨质增生,14例骨质边缘具有轻微硬化,椎体前端的26例骨质破坏范围均产生密度较高的颗粒状死骨影,10例具有椎体旁边软组织冷肿胀、腰大肌影不清晰、密度分布混乱、具有1~2mm的微细死骨、不同程度的肿胀、累及范围超出病变椎体高度。
2.2 MRI表现
50例患者表现不同程度的椎体骨质破坏期间,T1大多表现为低信号,少部分表现为等、低混杂信号;T2大多表现为规律性的高频信号或混乱信号。5例增强扫描患者存在累及的椎体轻中度规律或不规律强化,少部分椎体周围强化明具特异性;34例椎旁脓肿,T1大多表现为低信号,T2多表现为高信号,5例增强扫描存在脓肿壁规律性强化;38例累及椎间盘,存在环状或边缘性明显强化;22例累及死骨,各序列大多表现为低信号。其中7例存在斑点状、砂砾样钙化。
2.3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脊柱结核各征象的表现数据
对于累及椎间盘、椎旁脓肿等,MRI的精确性更高,而椎体破坏、形成死骨两点,CT占据较大优势,见表1。
2.4 对比两种检查手段对渗出病变为主型结核的诊断情况
见表2。
表1.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脊柱结核各征象的表现数据
表2.两种检查手段对渗出病变为主型结核的诊断情况
3.讨论
脊柱结核的CT与MRI影像诊断主要表现为椎体与累及附件的骨质受损、椎管受累及椎旁脓肿形成、椎间盘信号变动、椎旁脓肿形成、韧带下播弥散与累及硬膜囊、脊髓等[3,4]。对比CT与MRI的表现效果,脊柱结核CT相较于MRI,表现早期病变及明确病变范围等方面,MRI敏感性更,具有显著优势,而CT诊断表现钙化灶及死骨的精确性更高。
由于CT扫描消解了影像产生重叠及伪影增发的干扰,密度分辨率较高,因此可更为清晰地显示脊椎结核早期病变的微细椎体及其累及附件的骨损伤类型、椎旁脓肿、椎旁钙化等[5]。成年人椎体的主要血供是肋间动脉与腰动脉,入路为椎体前端,经骨外膜下分布,因而成年人脊柱结核表现的骨质破坏情况,大多集中体现在椎体的中、前区域。
本次研究对增生病变作为主型结核进行诊断,CT检查的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MRI(P<0.05),但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推断其原因:由于本组患者均使用多层螺旋CT,图像分辨质量较高,影像重叠及伪影较少,可较为清晰地显示脊柱结核发病早期的微细椎体及附件变化情况。5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骨质破坏程度,多表现为虫蚀状骨及溶骨性损坏,其内部具有多个微细死骨,该特征即是脊柱结核骨质破坏的典型特征,对于脊柱结核骨质破坏程度及其类型的鉴别区分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这两种损伤同时存在于大部分同类型患者。骨质破坏的发展过程中,可使得椎体终板断裂,椎体楔形变,沉陷,最终发展为脊柱成角后凸畸形。
50例患者中,CT可表现为椎间盘周边间隙的清晰度较低,密度不高,椎体间隙较小或不见间隙,椎间盘具体形态模糊。而MRI可更为清晰地显示椎间盘形态变化情况,效果显著优于CT;MRI表现为T2WI中椎间盘均为高频信号,存在椎体间隙缩小、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椎体存在损伤或压迫性形变,且椎间盘存在长T1、长T2信号,主要原因在于结核累及周围椎间盘。累及椎管:结核导致形变的椎体或脓肿受压,可直接连带压迫到椎管内部的正常组织结构。CT扫描中可表现为椎管结构受到压迫形变与少部分脓肿。
综上所述,CT与MRI均可精确且清晰表现骨质结核患者的结核各征象,CT检出结核骨质破坏与死骨具有优势,MRI优势为检出椎旁脓肿、累及椎间盘以及图像质量等,而临床上将其联合应用,可更有效诊断脊柱结核疾病的各病理阶段。而此外由于脊柱结核的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多与其他相近疾病混淆,对此需鉴别区分脊柱转移瘤、化脓性脊柱炎等相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