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专业课程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2020-11-13冉勇

中国油脂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案例思政

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过程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等价值范式,都有助于引导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和价值观,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然而,在传统教学观念和方式的影响下,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往往枯燥乏味,无法充分发挥课程自身的吸引力并达到预期的思想教化效果。加之当代青年大学生信息接收的多渠道化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基于此,积极开创多元有趣的思政教育形式并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思政教师探索的新方向。由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与四川省教育厅联合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一书,总结和凝练了四川省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以丰富的案例涵盖了广泛而多元的思政教育内容,充分体现了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是对我国部分高校德育成果的集中展示。该书收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100余件,借助案例展示开展青年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四川高校多年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智慧结晶,可为我国其他高校进行科学、合理、高效思政教育提供指南。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制度思想部分,该部分从制度研究入手,以实事求是和期末考题等为例进行了诚信制度案例解析,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品行。第二部分是网络思政教育部分,该部分以网络平台为媒介,介绍了高校教师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思政教育的方式,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引导,为高校教师的网络思政教育实践提供借鉴。第三部分为校园文化部分,该部分通过“迷途知返”“充分发挥‘成电讲坛’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塑造校园新偶像,打造时尚校园文化”等案例具体介绍如何打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促使学生全面成才。第四部分将班级和辅导员的关爱作为主要论述主题,通过展示班级同学和辅导员对贫困同学的关爱案例讲述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过程,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第五部分以教师对学生和班级的管理为重点,通过辅导员的批评艺术——“一次特殊的批评”“学生低落情绪教育引导”等案例展示,进一步为高校辅导员关注班级和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并及时予以正确指导提供借鉴。

书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作者: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厅

ISBN:9787561441992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

定价:30.00元

第六部分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出发,旨在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使其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人才。第七部分从学校危机管理内容出发,为高校突发事件危机处理提供指导借鉴。该书案例典型、发人深省、语言流畅、可读性强,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又可为教师教学提供有力的案例借鉴,能够有效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多次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纯依赖于思想政治课程,还应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机融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强调价值引领的巨大作用,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充分结合,构建新时代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协同效应,才能有效促进高校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食品专业相融合成为当前形势下高校食品专业课程教育现状所需。对于目前高校食品专业课程教育来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全面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积极探索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合理融合点,从而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即可充分理解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指引学生在成才路上健康成长,努力促进“课程思政”目标及全方位育人效果的实现。因此,高校及教师促进食品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食品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能够加强对食品专业学生的“德行”引领。“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厚德载物”是我国当代高校教育教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充分发挥高校食品专业教育的课程思政“德行”引领作用,要求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积极挖掘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元素,并及时找到其与思政课程的融合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引领,在课堂环境中对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使专业知识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从而形成巨大的协同效应,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和责任使命感。

其次,食品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能够加强对食品专业学生的文化价值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之才。但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获取的文化价值信息也更为多元,在多元文化思潮的价值影响下,许多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容易在不经意间误入歧途。因此,在食品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积极挖掘和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加强文化价值引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借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一书中的典型案例,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榜样,为学生进行积极的正能量传播和塑造。只有这样,才能在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内涵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塑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指引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路上健康成长,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将思想政治课堂作为思政教学育人的主渠道,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是相对独立的两个主体,教师基本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没有形成联动效应,教学任务繁重且教学效果不佳,成为传统思政教育的固有局限性。而在“课程思政”模式下,教师突破传统思政教学的瓶颈并与食品专业课程教师形成有效联动,在各门课程中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每一位专业教师都肩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从而形成系统化的教育团队。这就要求各科教师根据本校食品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教学环境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实践方法和经验借鉴。

第一,食品专业课程教师应积极了解本学期思政教育课程系统安排规划和教学目标,并与思政教师进行充分交流和相关思政课程学习,将思政知识充分融入到食品专业课程的设计中。如教师学期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程考核方法等方面都能够涵盖思政知识要素,在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全方位体现“专业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专业教师也可以加入到“课程思政”案例及相关讲义的编写和整理过程中,将其作为对专业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依据,从而为食品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鲜活的素材。在这一系列准备过程中,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充分结合,从而在相互交流了解中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寻找切入点。

第二,在食品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抓住个别专业知识点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食品专业课程教育当中,并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进行灵活恰当的发挥。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专业课程讲解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辅助角色。如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当前热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对学生开展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在道德品质与诚信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通过案例分析,教师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一步对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完善自身人格,最大限度发挥高校思政教学的育人作用。

第三,教师进行宏观课堂思政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个人的思想变化问题,从细节入手全面贯彻落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多数正处于青春期,其思想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食品专业教师在课堂进行正面引导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思想问题,在学生思想出现不良变化时,借助思政内容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塑造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作为一本案例集,汇集了多个领域、多个层次的典型思政教育教学案例,将当代青年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想政治问题集中涵盖在内,借助青年读者易于接受的形式,通过一个个案例来答疑解惑,并进一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是多元思政教育思想的集中汇总,推动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持续、深入进行,发人深省,启迪思考。此外,该书在保留同类书籍案例叙述特点的同时,又以独特的案例视角展开针对性的思政教育解析,从学生的思想、心理及教师的引导方式等方面出发,以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为基础点,围绕当代青年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展开,可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开展,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积极借鉴,是一本将典型性、指导性、借鉴性充分融合的实用性图书,既具有相应的学术价值,也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案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