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秧歌小戏考之壶关秧歌
2020-11-13闫昕
闫 昕
上党之地,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上古建制秦始皇时一统天下,设三十六郡,而上党郡为其中之一;盛唐时期,开元年间李隆基别驾潞州……上党戏曲是太行山文化的一支流,它携带着上党盆地的人文积淀汇入了黄河文化,成为了华夏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一、上党自古天下脊
上党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上党之称在东汉刘熙的《释名》中有这样的解释:“党,所也。在于山上,其所最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而苏东坡则有诗句“上党自古天下脊”。
从古至今,长治因其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理位置,不仅是民族融合之地,更是晋东南地区经济文化的核心之地。长治多山、多水,东有太行、西有太岳,漳河贯穿,峡谷巍峨,灵山秀水之间孕育了上党地区灿烂的民族文化,养育了英雄的上党人民。这里名人辈出,法显西行弘扬佛学,单雄信义结秦琼为朋友两肋插刀,“壶关三老”令狐茂挺身直谏汉武帝等等,都是上党义气精神所在。
在明代,上党地区社会稳定,经济迅速发展。上党地区的煤炭业、冶铁业、织造业等成为了当地的支柱型产业。明沈思孝《晋录》有云:“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十万不称富。”泽潞商人的兴起正是依靠当地丰富的盐、铁、绸等资源。潞安府在明朝时期是北方的丝绸中心。清顺治《潞安府志》载:“登机鸣杼者奚啻千家,其机则九千余张”。随着潞州商人财富的大量聚集,潞州商人的足迹也遍布大江南北,他们所到之处都建起了大量的商人会馆。会馆是商人聚会之所,也是地方商帮兴盛的标志之一。会馆除了商帮住宿、聚会、交流商业信息之外还有祭祀的重要作用。在祭祀中,娱神便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于是在各地的山西会馆里面,上演具有地方色彩的戏曲演出,他们用会馆的形式将本地的文化带到了当地,又将当地的地域文化带回了上党。这种随商贸而相携的文化就产生了一种互动、互相交流的现象。这种交流的结果使得在戏曲演出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上党戏曲渊源
戏曲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作为传统文化,是我国古圣先贤千百年来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上党戏曲,是上党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的形成来自于得天独厚的唐宋歌舞音乐的奠基、宋元杂剧的熏陶、盛明乐户的渲染、明清商路的扶植。上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戏曲的摇篮,在当地,演戏看戏的民风深厚。上党地区的农村在过去最热闹、最隆重的事情莫过于逢年过节、赶会、看大戏。“大戏”是上党地区娱神的重要节目之一,为求一年风调雨顺,能有个好的收成。
上党地区的戏曲发展历史按历史时间轨迹可分为迎神赛社活动、唐明皇别驾潞州、宋金元时期的诸宫调、明沈简王就藩潞州等等。
封建帝王中颇具艺术天赋的两个人——唐玄宗李隆基和后唐庄宗李存勖,都对上党戏曲有较大的影响。
戏曲演员信仰“老郎神”的即唐明皇。据《梨园原》载:
“老郎神即唐明皇。逢梨园演戏,明皇亦搬演登场,掩其本来面目。惟串演之下,不便称君臣,而关于体统,故尊为老郎之称。今遗有唐帽,谓之老郎盔,即此义也。”①
唐玄宗在其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别驾潞州:
“景龙元年(丁未)元宗别驾潞州境内有黄龙升天出猎,所至有紫云如蓝”。
众所周知,唐玄宗喜爱歌舞,创立梨园教坊,不仅作曲鼓舞,还客串剧中,招募伶人,设檀收徒,使得天下歌舞盛行。
同时也影响到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存勖是大唐沙陀国君主李克用的“风云奇儿”,虽以其独有的军事天才在“三垂冈”一战奠定了后唐的基业,但他本人却嗜戏如命、降尊饰演以致亡国。
到了宋金元时期,作为说唱艺术的一种,由泽州艺人孔三传所创的诸宫调盛极一时。
明朝的封蕃制度也促进了上党戏曲的繁荣。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使得大明王朝能够世代繁荣,普天之下皆为王土,他除了把太子留在南京之外,对其余的儿子都进行了封蕃。作为被封的王族,除了在政治上享有一定的特权之外,在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礼制。在乐制方面,各地王府所用之乐皆为中央统一规定下的礼乐,以体现国家的威严。除此之外,还有所赐词曲一千七百本、四十大曲宫调和三千小令。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的第二十一子朱模被封为沈简王,于永乐六年(1408年)就蕃于潞州。他的王府所在地就是现在长治市东华门的太行太岳烈士陵园。沈简王府在潞州一直延续了两百三十七年,直到明王朝的灭亡。在此期间,王府中的历代王爷享尽了各种宫廷艺术。
同时在山西北部的大同有代简王朱贵,是朱元璋的第十三个孩子,在他封国之内的乐伎乐户的数量也是非常多的。
长治市城隍庙戏台
可见,明代各个藩王到各地就职以后,由于不能干预地方政务,不能经商只能靠朝廷的俸禄生活,便只能将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花在琴棋书画、吟诗作对、歌舞逍遥之中。这样一来,王府艺术便成了封地之中的一道风景,也成了当地文化艺术交流的中心。各个地方的文人艺士成了王府的座上宾,他们的到来给当地的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得当时的流行文化也传播到此,与当地的艺术相融合,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
有唐玄宗在上党开启戏曲歌舞之风,再到由明代朱氏皇族两百余年盘踞在潞州,对上党戏曲的形成与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明代中后期传奇的发展,为上党戏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上党自古以来戏曲渊源颇深,到目前为止,据2016年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报告显示,在山西现存38个剧种中,长治地区就有上党梆子、上党落子、壶关秧歌、襄武秧歌和沁源秧歌5个剧种。
三、民间文学滋养下的壶关秧歌
“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这是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白居易登临太行山,对眼前这片千尺绝壁的奇异景观所发出的惊叹。
坐落在太行之巅的壶关,以百里太行天堑为城,十里壶口为关,被一座座陡峰险关,裹挟在崇山深处。这里民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这里有一条最为险峻的千年古道、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羊肠坂”,它蜿蜒崎岖,宛若羊肠,东起盘底,西至东柏坡,这条狭窄古道的一侧,是令人生畏的万丈深壑,在这里曹操发出了“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的感叹;这里曾诞生了西汉三老令狐茂、唐朝宰相苗晋卿、清代诗人冯文止等历史文化名人;此外,壶关境内的真泽宫、三口庙、白云寺等文化古迹,也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民间故事传说。悠久瑰丽的历史文化,为这里的戏曲艺术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是滋养戏曲艺术发展的沃土。
壶关秧歌最早起源于壶关县南部及长治县西火一带的一种干板秧歌。在这一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冶金与采矿业发达,其最初的音乐形式是冶炼作坊与小煤矿中的劳动人民所喊的号子和在闲暇之余用以娱乐的民歌,这就是秧歌最初的雏形。它与传统大戏最初娱神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完全起源于生产、来自于人民。明代初期,上党地区的冶炼与采矿经济迅速发展,为秧歌剧在民间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到了清代,长治县西火镇的煤铁经济更是繁荣,在打铁炉疙道里衍生出的劳动小调成为了“干板秧歌”。原为逢年过节打铁挖煤时唱的调子,打地摊演唱,道光年间勃兴,几乎遍及长治大小村镇。由于其多采用清唱、对唱、轮唱、坐板凳唱和地圪圈唱,所以当时的壶关秧歌也叫“地圪圈”秧歌和“地朴楞”秧歌。由于只有简单的打击乐器,没有弦乐,故也称干板秧歌。
清光绪年间,壶关石坡、川底、西关壁等10多个村组织秧歌班社,将说唱形式的“地圪圈”干板秧歌搬上舞台,成为地方戏曲,艺术日臻成熟,出现与上党梆子争胜的局面。从号子小曲到干板秧歌,再到有独立音乐系统的秧歌剧,壶关秧歌经过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无论是从村社到舞台再到形成专业的演出团体,壶关秧歌一路从民间出发。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西火秧歌逐渐衰落,1960年10月,壶关县成立了专业秧歌剧团,吸收上党梆子的艺术营养,改革、丰富音乐唱腔,增加弦乐伴奏,形成了板腔体的演唱形式,同时融入多种地方声腔,在道白发音与演唱中还融入地方方言音韵,极具当地特色。
壶关秧歌一般有两种板式:以七字句为主的短板,和以十字句为主的慢板。三种唱腔:以长治方言为主的府(潞安府)腔,以泽州(晋城)方言为主的州腔,以高平方言为主的平腔。在演唱中多以二人对唱、三人轮唱或多人的形式,你来我往生活气息浓重,很有观赏趣味。同时在演唱中还加入了形声字和叠字,具有当地特色,既有韵感与乐感,又有趣味。
壶关秧歌的剧目大多是描写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与民间故事,充满民俗风情,这也与壶关秧歌诞生于劳动人民之中有关。作为一种伴随劳作的即兴演唱,秧歌的内容不仅有火热的劳作场景,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对爱情的期待与家长里短、儿女情长。既有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家庭戏、公案戏,又有讲述历史故事的历史剧。当然,它源自于民间,在其生长之时避免不了会有一些民间的糟粕,随着秧歌的形成与传唱的广泛,秧歌这种土生土长的民间戏曲,开始有了文人创作,一些乡村秀才、文人将民间故事、传说收集起来,进行文学化的加工创作,形成了剧本文学,供民间剧团用以演出。
随着演出内容的完整,秧歌不再仅仅局限于随着锣鼓敲打的上下句联唱,而是拥有了齐全的角色行当和乐队伴奏,婚丧嫁娶、年节庆典都少不了秧歌的身影。
壶关秧歌的剧目,按时间轴线来看,可分为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传统剧目:《凤英女骂街》《三顶灯》《侍女登科》《天齐庙》《打酸枣》《苏姐姐梦梦》《偷瓜》等。现代剧目有:《迎新路上》《新老队长》《将军令》《云岭红小兵》《老少会计》《爱在深处》《借儿》《好姑娘》《一壶泉水》等。移植演出的现代戏有《朝阳沟》《红灯记》《李双双》《沙家浜》《江姐》等。
从剧目所表现的内容来看,也可大致分为三个类型:一是表现家庭生活、家长里短,充满生活趣味的剧目,如《三顶灯》《雇驴》《打酸枣》《苏姐姐梦梦》等短场小戏;一类是多场次大戏,剧中人物众多,剧情复杂,如《侍女登科》,是壶关秧歌连本戏的代表剧目;还有一类就是为反映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新生活而创作的现代戏,如《爱在深处》《圆梦》等新编剧目。
壶关秧歌的几个代表性剧目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他们有的是反映当地的日常生活,有的反映了夫妻、邻里之间的矛盾故事,在你来我往的言语之间凸显出秧歌的迷人魅力。
充满乡土气息与生活乐趣的《三顶灯》原汁原味地表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老百姓的生活习惯。这是一部小型的讽刺喜剧,表现了当时人民在逢年过年时的民风民俗,在老百姓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办年货准备过年的时候,张家的三个兄弟张天英、张天心、张天顺每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逍遥自在,因此破娘们让他们把油灯顶在头上以示惩罚,让男人跪在地上不能动弹,用顶油灯发泄心中的怨气。这是一出充满喜剧色彩且情节曲折,独具方言特色和地方表演形式的干板秧歌小戏,在民间广泛流传深受群众所喜爱,是壶关干板秧歌典型的代表剧目。
《雇驴》是壶关秧歌传统剧目中集语言艺术与表演艺术为一体的代表剧目,1986年由山西电视台拍摄成实景戏曲电视剧,在华北地区六省、市进行交流放映,影响很大,获得“天龙杯”奖。《雇驴》讲述了赌鬼李有能靠着坑蒙拐骗、倒卖人口谋取不义之财,在赶脚途中将书生吴金成从姥姥家借来的三十两银子骗走,吴金成找到他家索银,与他用三十两银子买来的女儿玉凤一见钟情,互诉衷肠,一对年轻人相爱,玉凤愿跟着吴金成去顶债。俩人行至途中,与賭了一夜、将银子输尽的李有能相遇。争吵之中,恰遇上任途中的县太爷。县太爷风趣地巧断了此案,成全了一双青年,处置奚落了可恶的骗子。
这些优秀的壶关秧歌传统剧目无一不是源自于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充满着生活的乐趣和烟火气息。讲的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事儿,唱的是老百姓心中的情,因此深受群众喜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何时何地总能随口唱上几句。
壶关秧歌这个源自于田间地头的民间小戏,承载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民俗文化。在这里我们能看到百姓原汁原味的生活原貌,能身临其境体会到这里的民俗文化。它源于生活,却被赋予了艺术之美,在秧歌中融入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己内心的理想。
注释:
①(清)黄幡《梨园原》,《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九),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