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期对临谷1号小米产量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2020-11-13马宗国代聪和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黄色素粒重谷子

马宗国,代聪和

(1.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2.沂水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沂水 276401)

谷子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杂粮作物之一,去壳后为小米,小米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具有很好的食疗保健作用[1~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小米营养价值的认识,小米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人们对小米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谷子属短日照C4作物,对光照和温度的反应比较敏感,但品种的适应性较强,很多品种既可春种也可夏播,研究表明,适期播种能使夏播谷子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均衡,获得较大的单株穗粒质量,而播期过晚会导致严重减产。山东省域地形复杂,各地区气候特点不同,谷子的播种时期 也存在较大差异[7]。笔者研究以优质夏谷品种临谷1号为试验材料,临谷1号是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通过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2019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该品种在山东省南部夏播生育期92 d,株高111 cm。成穗率96%,纺锤穗,穗紧,穗长18 cm,单穗重14.7 g,穗粒重12.4 g,千粒重2.80 g,出谷率84.9%,出米率80.4%,黄谷,米色深黄。粗蛋白12.1 g·100 g-1,粗脂肪4.4 g·100 g-1,粮用总淀粉18.3 g·100 g-1。抗谷瘟病、谷锈病,中抗白发病,抗虫性较强。通过对临谷1号不同播期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谷子生长发育、产量和外观品质(黄色素)形成的影响,探讨最佳播期,为谷子生产的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8-2019年在临沂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地内进行,土壤类型为砂壤土,肥料中等,前茬闲置,冬耕晒垡,谷子忌重茬,两年选择地块不同,2018年基础肥力,碱解氮60.5 mg·kg-1,速效磷24.3 mg·kg-1,速效钾32.6 mg·kg-1,有机质1.12%。2019年基础肥力,碱解氮61.3 mg·kg-1,速效磷24.9 mg·kg-1,速效钾33.4 mg·kg-1,有机质1.05%。

1.2 试验设计

供试材料为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谷子品种临谷1号,试验设5个播种时期,分别用T1、T2 、T3、T4、T5表示,其对应的播种时间是4月20日、5月5日、5月20日、6月5日、6月20日。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重复三次,小区面积13.5 m2,长6.5 m,宽2 m,走道0.4 m,每小区种植6行,行距0.4 m,每小区留苗900株,折合67.5万株·hm-2。为保证试验顺利进行和数据准确合理,充分满足谷子生长对养分的需求,播种前每小区施NPK各15%的三元复合肥0. 4 kg作底肥,在谷子拔节期追施尿素0.2 kg,生长期间进行常规管理。根据成熟先后,依次进行收获,风干后称重,12月份每小区取2.5 kg样品碾米,然后取0.5 kg碾好的小米磨成粉末样品。试验数据取二年平均值。

1.3 试验方法

1.3.1 谷子产量性状的调查 各处理均为定点调查,播种后出苗期,定苗后选取有代表性10株、调查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有效穗。成熟时调查株高、单穗重、穗粒重、千粒重。成熟后小区单收单打,计产。

1.3.2 小米黄色素含量的测定[1]利用BECKMAN COULTERDU R800核酸量蛋白质分析仪,测定小米黄色素含量,称取2.000 g样品,放入30 mL具塞玻璃瓶内,加入水饱和正丁醇10.0 mL ,盖紧塞子,混旋器上混合至样品粉末充分湿润。把样品瓶放在往复振荡机上振荡1 h,然后静置10 min,4 000 r·min-1离心约10 min,至液体澄清为止。以水饱和正丁醇作对照,440 nm测定吸光度,计算黄色素含量。

1.3.3 小米外观品质的鉴定 根据小米的外观,包括色泽、米色一致性、均匀度、米粒大小等感官进行评价,根据小米外观品质不同分为1~4个等级,1为优,2为良,3为一般,4为差,对不同播期的小米进行目测分级。

1.3.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对临谷1号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表1看出,不同播期对临谷1号抽穗期、成熟期、全生育期、株高等生育性状影响显著,特别是生育期从127 d缩短到97 d,株高从115 cm降低到104 cm,差异极显著。播期越早,抽穗、成熟越早,但全生育期相对较长,株高相对较高。播期越晚,抽穗、成熟相对越晚,但全生育期相对缩短,株高相对变矮。其中T1 、T2 处理抽穗期、成熟期差异显著,生育期、株高差异不显著。T4 、T5 处理抽穗期、成熟期、株高差异不显著,生育期差异显著。

表1 不同播期临谷1号生育性状调查 (月·日)

2.2 不同播期对临谷1号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2看出,不同播期临谷1号的单穗重、穗粒重、穗长、产量差异性显著,产量随着播期推迟,逐渐降低,从6 382.5 kg·hm-2降低到5 557.5 kg·hm-2,产量性状随着播期推迟而不同,播期越晚,单株穗长变短、单穗重、单穗粒重降低,其中T1 、T2、T3 处理单穗重、穗粒重、穗长、产量差异不显著,与T4 、T5差异显著。T4 、T5 处理产量差异显著。但群体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说明播期对临谷1号的分蘖、籽粒大小影响不大,对谷穗大小影响较大。同时说明影响临谷1号产量的因素主要是单穗粒重。

表2 不同播期临谷1号产量构成因素

2.3 不同播期对临谷1号黄色素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由表3看出,不同播期临谷1号黄色素含量和外观品质差异显著,T1到 T5处理黄色素含量从14.28 mg·kg-1降低到12.31mg·kg-1,播期越晚,含量越低,其中T1 、T2、T3处理差异不显著,但与T4 、T5处理差异显著,T4 、T5处理差异不显著。外观评定结果,T1 、T2、T3处理,黄色素含量高,米色最黄,品质优,外观评定为1级和2级。T4 、T5处理,米色偏白,外观品质相对差,米色一致性较差,评定为3级。

表3 不同播期临谷1号黄色素和外观品质

3 小结与讨论

谷子产量和外观品质、黄色素含量与谷子品种有很大关系,但同一谷子品种产量、品质与播种期显著相关,在适宜条件下,播种越早,产量越高,黄色素含量越高,品质越好,商品性越好,但相对病虫害加重,实际生产中黄淮地区5月20日前播种的谷子习惯上称为春谷,6月5日到6月20日播种的称为夏谷。本试验T1 、T2、T3处理应视为春谷,T4 、T5处理应视为夏谷,综合考虑,黄淮地区春谷最佳播种时期应为5月5日到5月20日,此期播种产量较高,品质好,病虫害发生较轻。夏谷应抢时在6月20日前播种,否则产量和品质都受影响。

猜你喜欢

黄色素粒重谷子
金莲花黄色素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外源激素与蔗糖对冬小麦穗粒数和粒重的调控效应
栀子黄色素提取及其抗氧化等性能研究*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黄顶菊黄色素稳定性研究
打谷子
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018年大豆粒重低于常年的原因分析
晒谷子(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