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导管对提高大肠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比较
2020-11-13陈志芳张勇刚张晓娟刘晓飞
陈志芳,狄 旭,张勇刚,张晓娟,芦 莹,王 蓉,刘晓飞,关 欣
(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1.腹部外科;2.头颈外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静脉输液技术大致包括传统静脉输液术、外周静脉留置套管针、深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以及植入式静脉输液港[1]。PICC和VAP因其能够避免反复穿刺、刺激性小、输液安全、留置时间较长等优点,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化疗患者中。本研究比较植入式VAP与PICC在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哪个更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120名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60名,为VAP,B组60名,为PICC。A组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0.8±14)岁;病程1~11年;B组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1.5±12)岁;病程1~1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所要置管的方法、目的。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并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备好应急医疗用品。A组给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取平卧位,邀请麻醉师给与局部麻醉后并实施置管,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常规消毒铺巾,在B超引导下穿刺并植入插管鞘及导丝,引入静脉后将插管鞘撤出,建立皮下隧道,经皮袋引出导管,并调整管道位置,最后经X线透视确定置管是否成功;B组给与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具体操作为告知患者术中配合方法,取平卧位,选择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将导管头端置于上腔静脉,穿刺点经消毒处理,并敷贴覆盖,以弹性绷带加压包扎2 h,最后经X光线透视确定置管是否成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率、意外拔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卡氏评分法为依据,最高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比较
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VAP)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B组(PI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的KPS评分、意外拔管率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VAP组的KPS评分高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的意外拔管率和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比较[,n(%)]
表1 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比较[,n(%)]
组别 例数 导管留置时间(d) 一次性穿刺成功VAP组 60 281.53±113 57(95)PICC组 60 102.33±29 54(90.00)t/x2 11.821 0.198 P 0 0.656
表2 两组的KPS评分、意外拔管率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的KPS评分、意外拔管率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KPS评分(分) 意外拔管 导管相关并发症VAP组 60 86.7±13.3 0(0.0) 3(5.0)PICC组 60 65.8±16.4 13(21.7) 11(18.3)t/x2 7.781 15.49 5.577 P 0 0 0.015
3 讨 论
本研究比较了PICC与VAP两种方法在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其主要宗旨是为临床提供参考。PICC应用临床多年,其良好的表现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可[3]。VAP与PICC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护理相对简单,①VAP每4周冲管1次,PICC每周冲管1次,②VAP装置完全埋于皮下,无外露管的可视性保护干扰,不影响洗澡等日常生活,③没有创口,感染几率小,不会发生意外拔管,间断治疗;④VAP留置时间长于PICC,前者可留置数年,而后者一般数周;⑤VAP无需考虑外周血管条件。
VAP较PICC在大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中更有优势,方方面面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痛苦,虽操作复杂,更多是医务工作者方面的事儿,对病人而言,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实践证明选择VAP胜于P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