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2020-11-13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5期
关键词:奶量胆红素新生儿

张 磊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疾病,以皮肤、巩膜黄染为主要特征,严重者会出现手足徐动、抽搐、智力落后、听觉障碍等神经系统受损症状,会影响大脑发育,形成不可逆转的后遗症[1]。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新生儿排便,能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风险[2]。本研究就本院104例新生儿的两种护理模式及效果进行对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的104例新生儿,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成A组(52例)与B组(52例)。A组:男29例,女23例;胎龄31~42周,平均(36.54±3.17)周;出生体重1800~3700 g,平均(2900±250)g;出生身长43~51 cm,平均(47.03±3.25)cm;阴道分娩25例,剖宫产27例;早产儿12例,足月儿40例。B组:男28例,女24例;胎龄31~42周,平均(36.57±3.13)周;出生体重1800~3700 g,平均(2850±270)g;出生身长43~51 cm,平均(47.09±3.22)cm;阴道分娩26例,剖宫产26例;早产儿14例,足月儿38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皮肤护理、保暖护理、洗浴护理等。

B组:实施抚触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如下护理措施:在新生儿出生12h后,于舒适、安静的房间里(室温26~28℃,保暖台温度36℃),进食后1h,于睡醒状态下由专业护士进行抚触,认真观察新生儿的反应。洗净双手,并涂抹适量婴儿润肤油(寒冷天气时揉戳双手以提高手温,避免造成冷刺激),新生儿全身裸露,依次从头、面、胸、腹、上肢、下肢、手足、后背、臀进行按摩,力度从轻到重,2次/d,15~20 min/次。

1.3 观察指标

(1)排便情况与每日奶量:包括每日排便次数、每日排便量、胎粪排尽时间。(2)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采集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3]。(3)护理满意度。指导父母填写问卷,评价选项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n×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排便情况与每日奶量对比

B组的每日排便次数、每日排便量、每日奶量均多于A组,胎粪排尽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排便情况与每日奶量对比()

表1 排便情况与每日奶量对比()

分组 例数排尽时间(d) 每日奶量(mL)A组 52 2.54±0.49 11.76±2.73 2.90±0.86 150.56±10.83 B组 52 4.06±0.42 16.07±4.17 1.48±0.68 163.78±10.24 P-<0.05 <0.05 <0.05 <0.05

2.2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比

A组护理前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244.78±15.54)μmol/L,护理后为(205.62±12.28)μmol/L;B组护理前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244.81±15.36)μmol/L,护理后为(190.33±16.80)μmol/L;B组护理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A组满意27例,一般20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90.38%;B组满意41例,一般11例,护理满意度为100.00%;B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触觉是新生儿最初始的感官功能,实施抚触护理能够让新生儿切实获益。抚触护理能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促进其神经系统、肌肉等的发育,还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增加排便情况与进奶量,有助于提高新生儿体重,促进其尽快成长[4]。

本研究B组的排便情况优于A组,每日奶量多于A组,且护理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A组,提示B组的护理质量优于A组,B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提示B组新生儿父母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

抚触护理可改善新生儿排便情况,缩短胎粪排尽时间,增加每日奶量,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护理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奶量胆红素新生儿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