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产品设计教学实践
2020-11-13夏寸草
夏寸草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200444)
自2014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视觉德稻设计学院与上海松江区文广局签订了“政校共建合作”合约后,“非遗进课堂”的课程陆续在视觉艺术学院展开。为配合该项政校合作计划,学院开设了《文化元素和产品设计》这一课程,该课程作为产品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特色课程,同时面向设计类各专业学生开放选修,在2019年被列为上海市重点课程。
课程立足于上海松江区,是一门以上海地区的传统文化为广袤背景、以传统文化的认知为主要内容、以传统手工艺及相关传统文化元素的典型样式为实践体验的产品设计课程。课程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以及产品设计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造物思想、文字符号、传统图形和人的意识形态、观念等方面的分析,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产品设计间的紧密关系展现在学生面前。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传承者,如何设计出具有中华特色的产品,如何在设计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是本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1 2014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松江区文广局“政校共建合作”签约仪式
一、以文化为核心的产品设计方法论
(一)以文化为核心的产品设计方法
1.文化与产品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词汇,很难对文化一词下非常精准的定义。人类的文化可大致分为物质文化和哲学思想,“文化”是非常广义的具有人文意义的概念。[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简单来说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形态。文化的研究对象是多样的,对于艺术设计学来说,研究文化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人类的衣食住行。其具体的内容主要为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
在以文化为核心的产品设计方法中,文化成了一个关键“元素”,是设计的出发点,这些元素可以为产品的设计提供设计素材和设计来源。这种设计方法是产品系统设计的一种,我们可以把设计的过程理解成一个系统,而“文化元素”和“产品设计”是这个系统的两个要素,在这种设计过程中,我们将“文化”和“设计”中的诸多要素连接起来,通过强调这两个要素之间的有序互动关系和相互作用,最后产生创新的效应。
2.文化挖掘的方法
文化挖掘的方法,主要是基于设计学意义上的“历史文献法”“民族学调查法”“比较分析法”“观察法”等。[2]“历史文献法”指的是通过阅读历史文化等相关文献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并正确地研究某一问题的方法。“民族学调查法”主要以实地考察为主,这里可以理解为民间艺术文化的田野调查法,任何一个传统的民间文化,在流传了千百年后,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势必有它背后的故事,这种故事也正是产品开发的亮点和创新点。“比较分析法”是依据我们的设计标准,通过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观察法”指根据我们的设计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二)以文化为核心的产品设计步骤
整体来说,以文化为核心的产品设计可参照“寻找亮点故事”“明确设计方向”“思考设计载体”“提炼设计特征”“开展设计探索”五个步骤来进行。
1.寻找亮点故事
寻找亮点故事的本质即寻找“文化的内涵”。格尔兹在他的名著《文化的解释》一书中的提到:“社会,如同生活,包含了其自身的解释。一个人只需学习如何得以接近它们。”[3]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文化既要在新的条件下发展,又要适合新的需要,这样,生命才会有意义[4]。在早期的调研中,通过文献阅读、资料整合、实地考察等方法,挖掘出文化中的亮点故事。亮点故事的寻找过程,也是设计师对特定民间文化的“理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立足民族与地域特征,将亮点牢牢抓住,并以此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展开设计。
2.明确设计方向
设计方向的把握,直接关联到产品的最终设计成果。一方面,“理解”物品表象之下的隐藏信息,如造物行为的过程、物象分类、技术要素、经验、思想、作用、风俗,以及围绕造物行为和造物结果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亲属制度、传承方式、物的销售和流通、工艺的季节性变化、宗教制度和造物的关系等;同时归类整理亮点和细节,把握产品创新中应采取的方向[5]。
3.思考设计载体
载体指的是设计最终的表达方式。最终的产品到底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出来,具体可以分为实体产品、虚拟产品或者虚实结合的产品。实体产品是以物质实体形式存在的产品,并且通常以文创产品的形式存在,比如纪念品、文具、文娱用品、生活用品、电子产品等等。虚拟产品无实物形式,以网络等服务性质的产品形式出现,比如各种APP、网站、媒体短片等等。虚实结合的产品有实体的部分也有虚拟的部分,将虚拟商品或服务以及相配套的硬件产品相结合。相对而言,实体产品还是主要的设计方向。
4.提炼设计特征
提炼设计特征的过程是设计的核心过程,设计的最终成败和设计师提炼、转化的能力密切相关。设计师应更多地关注文化元素的形式、意韵、色彩等等要素,将传统图案与造型提炼和转化出来,达到变形、变意和变色的最终目的。设计特征的提炼有诸多的方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尺度的把控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常希望保留文化元素中原始的意韵,在其基础上做设计的创新,使得作品更加现代,被当代人所接受。
5.开展设计探索
开展设计探索的过程,是整个步骤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接近成品的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往往需要针对之前的方案做出最明确的设计定位和最终的模型尝试。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色彩的应用、材料的应用,以及工艺的再创新。尤其是基于某些文化元素,工艺的再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基于传统技艺,改进工艺及扩展功能是需要思考和实践的。正如柳宗悦所说,“工艺文化有可能是被丢掉的正统文化,原因就是离开了工艺就没有我们的生活”[6]。我们使用的产品,不仅仅只是美的欣赏,更多地应用在产品的使用中。“如果工艺的文化不繁荣,所有的文化便失去了基础的文化,因为文化首先必须是生活文化”[6]。
二、教学实践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研究、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文化及其元素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民族气质、传统文化精神融于学生的设计思维。通过具体的设计,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注入产品设计中,并表现出产品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特征的和谐与统一,从而提升学生作品的艺术修养和美学表现力。
(二)教学方法
1.教学目标
(1)知识结构目标:将上海松江区的地域文化作为通识类的跨专业通选课程模块,进入大学本科设计类专业课程,将传统文化的教育纳入大学本科教育体系。
(2)人才培养目标:为上海市及周边长三角地区,培养艺术类文化创意人才,推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创新”“创业”的“双创”事业的发展。
(3)政校合作目标:推动上海“四大品牌”中的打响“上海文化”的策略,通过“传统文化”促进“时尚文化”。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类的项目,搭建“政、校、企”三方合作平台,促进地方政府、高校师生、地方企业三方共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转化,打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2.教学步骤
整体教学分9 周54 课时,每周教学共计6 课时,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主题是初识传统文化,共计6 课时。这部分为课程的引入,也是本次课程的综述。通过初识课程,让学生了解到历次《文化元素和产品设计课程》的大致授课内容,产生的优秀的案例和创新创业情况,同时回溯上海的传统文化以及松江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课程的热情。在这一阶段也可根据课程的要求邀请一些业内专家举办讲座,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播放传统文化相关的通识讲座,明确国家提出的文化自信和设计战略。
第二阶段的主题是文化创新的方法论,共计12 课时。这一阶段虽然为理论教学,但是是本次课程的核心授课内容。通过对文化创新的方法论的教授,让学生们了解如何挖掘文化,以及使用文化来进行创新的五大重要步骤。通过12 课时的授课,让学生了解文化与产品之间的关系,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关系,文化存在的形态,文化研究的对象,文化挖掘的方法,文化应用的载体等知识要点,最终让学生们理解文化才是设计之魂。
第三阶段的主题是设计实践,共计36 课时。这一阶段为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以感兴趣的文化元素为主题,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体验、调研、文献阅读,并进行文化元素的产品创新概念设计。在完成初步方案后,需要对方案进行方案实现性的考证,针对一些有较大工艺难度的项目,可邀请手艺人进入课堂,共同探讨方案模型制作的可行性,同时调整自身方案,最终进行产品模型的制作,作品拍摄以及发表。
3.教学模式
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通过组织学生建立调研和设计团队,团队共同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调研活动,并独立提交设计作品。
理论教学:本课程介绍了上海传统文化元素的概念,民间技艺与节令、宗教、地域、习俗的关系,不同城市的特色手工艺,民间技艺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各国传承民间技艺的经验等,启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进行立足当代的思考,用设计的手段利用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传承和再生设计。
实践教学:单次课程择取上海地区的一项典型的传统文化,如传统技艺类(如叶榭竹编、顾绣),传统中药文化类(如余天成中医药文化等),将文化与工艺实践教学穿插在每个单元之中,相关专业人员进入课程进行操作示范,从认识文化、工艺、材料与工具到基础技法的讲解,从感知体验到设计再生。
图2 余天成堂跨界香包设计-白玉兰款,作品作者,视觉德稻设计学院学生何婉莹、胡怡平。
(三)教学反馈
对于90 后甚至00 后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本次课程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学生们将以文化为核心的产品设计方法广泛应用于其它设计项目中。同时,由于基于文化创新的产品,较容易转化为文创产品,创业和投资门槛较低,统计发现有大量曾参与到此次课程中的学生,依旧以本次课程中的设计实践为主题,对毕业设计以及创新创业进行设计,毕业后依旧从事和文化领域相关的工作,为学生的未来创业和就业提供了思路和线索。
图3 余天成堂跨界香包设计-广富林款,作品作者,视觉德稻设计学院学生何婉莹、胡怡平。
三、教学成果案例
(一)余天成香包的再设计
端午的香包,作为余天成节庆活动重大传统项目,近几年来始终销售火爆,说明香包在老百姓中的接受度很高。目前现有香包品种繁多,但是没有相对中高端的可以代表松江地区的赠礼香包,因此该团队希望以余天成堂的香包为卖点,打造代表松江区的文创纪念品。该设计做了两个设想:一是跨界合作,将松江区的另一项传统非遗顾绣和香包结合起来,在形态上延续传统香包的特征,使用一大一小的亲子款,局部地方采用了顾绣,提取了清代余樨作品,绣上了上海市花白玉兰花;另一个设想,是与典型性旅游景点合作,将香包和松江的著名景点广富林的若干元素相结合,在造型上使用了新型的香包造型,设计成一对的情侣款,图案上提取了广富林遗址建筑造型,同时改良了香包丝线,使用银线夹杂七彩线进行设计。
(二)叶榭竹编彩色眼镜盒设计
图4 松江区余天成非遗传承人徐为民与学生互动教学
图5 松江余天成传承人唐晓风示范中药称重打包
图6 彩色竹编眼镜包,作品作者,视觉德稻设计学院学生何婉莹、胡怡平。
眼镜盒,是我们一项常用的物品。该项目的设计,设计师首先通过学习传统的竹编技法,再将竹编的工艺进行设计创新。在材质上,运用材质混搭手法,使用竹篾和人造皮革两种材质相结合,并运用传统竹编技法编织,使得原先的一个单体元素变成了竹篾加皮条两个元素,增强了材质的丰富性;在编织手法上,竹篾与皮革形成波形纹理;在色彩上,主要选用红黄二色,让竹篾的藤黄本色(即明黄色)与皮革的胭脂红(即暗红色)进行呼应;在功能设计上,以传统的眼镜盒为功能出发点,设计出利用竹材编织的具有柔软坚实特性的日用品,同时为更好地保护眼镜,增加眼镜盒的实用性,眼镜盒内部设有绒布抽口袋。整体设计上,看似复杂的编织整体纹理不失简约大气,同时希望将竹编的用品应用在更年轻的人群中。
图7 松江区竹编非遗传承人唐师傅与学生互动教学
图8 松江区竹编非遗传承人唐师傅与学生互动教学
(三)海派杂技手工书制作
“海派杂技”是具有鲜明上海地域特点和风格的上海杂技艺术,有着40 多年的历史,在2009年6 月上海杂技团的“海派杂技”被确认为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参与设计的该组同学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海派杂技,该学生团队首先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然后报名观看了上海海派杂技团《SPIRAL——炫》的表演。在欣赏了独特的海派杂技演出后,该组学生被海派杂技的表演性深深吸引了。这种即将失传的表演形式有着无穷的魅力,但仅限于现场表演。如何让这种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成了该组同学思考的重要问题。在对海派杂技的演出做了进一步研究后,他们选择了为儿童们设计一本活动的手工书。书运用了一些简单的物理原理,通过手工制作,让使用者在阅读时,能观赏到海派杂技的动态性。作者选择了他们观演时最重要的四个节目作为我们手工书的四项主题:开场表演稻草人传帽子、雨中之恋、玲珑宝塔和跑酷青年。最终的设计通过四项主题,使用四种不同的手工打开方式向青少年们展示了海派杂技的特点。
图9 海派杂技手工书设计(封面),作品作者,视觉德稻设计学院学生于钰洋、包莞雯。
四、思考与展望
基于传统文化及传统生活方式、地方性知识等的设计,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比如英国、荷兰、巴西、印度等国,以传统手工艺为源泉的创意手工艺,已经成为当代设计解决文化认同危机、振兴本地社区文化与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7]。各国都在尝试通过本国文化的挖掘,来达到设计的创新。过去的创新只是在产品、技术层面受到关注,但随着国家之间在科技和经济之间的竞争日益紧迫,创新成为了跨越国家政策、产业结构、知识体系和社会机制的重要议题[8]。使用文化的元素来达到设计的创新方法,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方法论,但是日前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了设计师进行设计创新的敲门砖。在关注文化的同时,更不能忽略设计的核心,最终还是要依据人的需求和技术、环境条件等问题,逐步形成创新解决的方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