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古村落宗祠空间格局的GIS分析*
2020-11-12张润飞郑著彬李建忠
张润飞,郑著彬,b,†,杜 超,b,李建忠,林 琳,杨 虹,邹 娇
(赣南师范大学 a.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b.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
1 引言
客家民系是汉族八大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独具特色的风俗民情以及人口广泛分布而影响深远[1-2].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客家先民经历了5次移民潮: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末年、北宋和南宋移民潮的形成受战乱影响,“移湖广填四川”运动和广东西路事件等引起的大规模迁移则主要受资源承载力因素驱动.从文化的演化过程分析,客家民系的形成在时间阶段上可分为形成期、成熟期、发展期,各个阶段对应于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大量研究达成共识的是客家民系形成于赣南,成熟于闽西,于粤东北向外扩散发展.赣南的赣州、闽西的长汀、粤东北的梅州则成为客家大本营,即重要的客家中心城市和迁移中转地区[3-5].因此,赣南的客家民系形成的源泉,是客家先民繁衍生息的第一站,在客家民系不断扩大的迁移空间范围下和发展过程中,其形成的独特的客家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非常突出(尤其是宗祠文化对客家民系的扩展和后代的发展意义深远),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而且客家文化本身也呈现出多样性,与周围族群呈现出差异性,使得客家文化成为一种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族、瑶族等南方原著民族文化的多元文化[6-9].
赣南地区的客家人中流传着“草鞋脚上,灵牌背上”的谚语,从中看出赣南地区的客家人对先祖的崇敬与仰念[10].赣南地区的客家无论是早期徙居的客家古民居、还是明清时期的客家围屋,必设有供放祖先牌位的神龛.祠堂的出现是聚族而居的客家生活所需,同样使得客家村落出现较为集中的祠堂建筑群.祠堂是崇宗敬祖之地,更是激励后人向上、子嗣兴旺的精神象征,是繁衍到世界各地的客家人返乡祭祖敬宗、举行家族仪式的地方,是深层次反映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文化空间.客家祠堂包括总祠、分祠和支祠,外观大气磅礴,高墙封闭,青砖灰瓦,马头墙高低起伏,是客家人崇祖观念的凝聚点[5],在客家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针对赣南客家文化已有大量研究,梁步青[11]利用文化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赣南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分异规律;陈优良等[12]利用核密度分析法、移动搜寻法和地统计分析方法揭示赣南客家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颜稀等[13]利用3S(GIS、RS、GPS)技术构建了赣南客家文化信息服务系统,但对赣南客家宗祠文化的研究较少,本文尝试利用空间分析方法揭示赣南客家古村落宗祠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赣南客家宗祠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2 研究区概况
赣南地区(113°54′E~116°38′E,24°29′N~27°09′N)是指今江西省南部现属赣州市管辖的18个县市区,总面积为3.94万km2,是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区域,也是江西省人口总数最多的区域,约占江西省人口总数的1/5,集中分布在赣南以北地区(图1).赣南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区,也被称为客家民系诞生的摇篮,是客家民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史上,赣南地处僻远,交通不便.唐代之前,更是人烟稀少,处于荒凉状态.除去第一次小规模人数无多的迁移,真正为后来客家先民大批进入客家地区带来契机的是唐中后期,安史之乱、唐末农民大起义和五代纷争等重大变乱造成的第二次移民高潮,而这次移民,作为客家先民的原北方汉民踏上了地大山深、受战争影响较小的赣南.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一批又一批流寓之人来到此处,与当地的少数民族互相学习与生活,最终融为一体,客家文化形态便由此成熟.而客家祠堂的建立起源于宋元之际,发展于明朝,在清朝客家祠堂的数量达到了顶峰,民国期间有少量客家祠堂新建,也有一些祠堂毁于战火,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些客家祠堂被毁,更多的是成为生产队部、民居和学校,为近代客家的生产生活和教育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进入八十年代,客家祠堂逐渐被修复,并重新成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到目前为止,客家祠堂的修复工作还在继续发展,并新建了许多祠堂,可见客家人对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视[5].
图1 赣南地区人口比重分布
3 数据来源与宗祠空间格局
本研究中宗祠资料主要来源于江西省文化厅和赣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文件[10],根据文件中提供的宗祠名称和宗祠所在地,在Google Map中将其定位并记下对应的经纬度信息.整个研究区包括18个县级行政区,189个宗祠(其中古村落宗祠113个,非古村落宗祠76个),每一个宗祠都被区分为古村落宗祠或非古村落宗祠.图2显示了古村落宗祠和非古村落宗祠分布的空间位置,但有局限:(1)宗祠是点状分布,难以看出整个区域上的分布趋势;(2)古村落宗祠和非古村落宗祠只是两大类,没有渐变的空间过渡.为了更直观地显示古村落宗祠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所以采用空间插值的GIS空间可视化技术.空间插值技术可通过生成整个研究区的连续趋势面,使古村落宗祠的空间分布规律明朗化.
图2 赣南地区古村落宗祠和非古村落宗祠空间分布
趋势面模型是假设观察值(z)是关于所在点的空间位置坐标(x,y)的二元多次函数,用回归拟合的最优化方法来估算其他未知点的值.本案例共有189个宗祠点,由于观察值是古村落宗祠或非古村落宗祠的赋值(1或0),故选用Logistic趋势面模型来预测各个宗祠点为古村落宗祠的概率(图3),由插值后的结果可知预测的RMSE为0.487,符合模型预测要求.插值后获得的空间趋势面显示了研究区内古村落宗祠的概率由东北向西南递增,古村落宗祠主要集中在赣州南部地区,较少分布在赣州北部地区.
为了进一步验证趋势面模型和揭示古村落宗祠的空间分布规律,对其进行点密度分析(图4),能直观的反映出离散测量值在连续区域内的分布情况,其结果是中间值大周边值小的光滑曲面,结果发现赣州市18个县区所分布的古村落宗祠的平均密度不同,主要呈现出赣州南部地区平均密度大而北部地区平均密度小的趋势,反映了不同区域对以宗祠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不同,赣州南部地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强于北部地区,体现了空间异质性的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趋势面模型的预测结果.
图4 赣南古村落宗祠点密度分析模型
4 古村落宗祠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
古村落宗祠的空间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影响因子来源于自然或社会人文因素,比如水源、地形、人口和经济等,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了几种可能影响因子对古村落宗祠空间分布状况的作用.
4.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过程中地理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赣南地区古村落宗祠的空间分布特征,地理因素尤为重要.赣南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聚族而居是其主要的生活方式,聚居区应该地势低平,水源充足,因此本文中首要考虑的分析因素是与地形有关的变量,包括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等,三者均可从数字高程模型(DEM)中通过ArcGIS软件的地形分析工具提取.DEM数据源自于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www.gscloud.cn/),空间分辨率为30 m.
此外,当地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支撑着文化发展,并且古代民族为了生存需要和对外联系,大部分选择依水而居生活,因此本文探究当地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和河流对古村落宗祠的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
4.2 地形对古村落宗祠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
4.2.1 高程对古村落宗祠空间格局的影响
利用ArcGIS软件对DEM数据提取高程数据,将宗祠点数据加载到ArcGIS软件中,通过观察宗祠点数据分别在高程数据上的空间位置,揭示高程对古村落宗祠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将高程数据平均分成4类,统计分别落在各类上的古村落宗祠个数(图5),以定量分析高程对古村落宗祠分布的影响.古村落宗祠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地区,而较少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区,其中在高程250 m以下的古村落宗祠数量占古村落宗祠总数量的一半以上,而在高程500 m以上的古村落宗祠数量不足古村落宗祠总数量的1/10,并且在高程750 m以下,古村落宗祠的数量随高程的增大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在高程750 m以上,下降的趋势有所减缓,但其数量接近于0,在高程1 000 m以上,没有古村落宗祠分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客家人习惯于生活在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而较少居住于地势较高的丘陵地区的特点.
图5 古村落宗祠个数与高程关系
4.2.2 坡度对古村落宗祠空间格局的影响
应用高程对古村落宗祠分布规律影响相同的分析方法,利用DEM数据生成坡度数据,并将宗祠点数据导入ArcGIS中,观测宗祠点数据在不同坡度上的空间位置,并将坡度数据分成4类,统计分别落在不同类别中古村落宗祠的个数(图6),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揭示坡度对古村落宗祠分布规律的影响.古村落宗祠主要分布在坡度较平缓的地区,而较少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区,其中,在坡度15°以下地区的古村落宗祠的数量占古村落宗祠总数量的一半以上,而在坡度45°以上地区的古村落宗祠数量不足古村落宗祠总数的1/10,没有古村落宗祠位于60°以上坡度的地区,并且古村落宗祠数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少,在15°以内,古村落宗祠数量下降的趋势较缓,在15°-45°之间,古村落宗祠数量下降的趋势加快,在45°以上,古村落宗祠数量下降的趋势减缓直至为0.
图6 古村落宗祠个数与坡度关系
4.2.3 坡向对古村落宗祠空间格局的影响
在ArcGIS软件将DEM数据转换成坡向数据,并将宗祠点数据导入ArcGIS中,通过观察宗祠点数据分别在坡向数据上的空间位置,定性分析坡向对古村落宗祠分布的影响,并统计各个坡向上古村落宗祠的个数,定量揭示坡向与古村落宗祠空间分布之间的规律(图7).古村落宗祠的分布与坡向呈现抛物线型,以坡向朝南为中心线逐渐向两边递减,呈现出由坡向朝南逐渐向坡向朝北递减的趋势,其中,坡向朝南的古村落宗祠的数量不足于坡向朝北古村落宗祠数量的1/3,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我国位于北半球,在建筑设计上习惯于坐北朝南的生活特性.
图7 古村落宗祠与坡向关系
4.2.4 地形与古村落宗祠的回归分析
本文从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分别探究其对古村落宗祠空间分布的影响,定量构建了基于地理加权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的古村落宗祠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为综合分析地形对古村落宗祠分布的影响以及今后祠堂建设的地理位置的选择,将统计赣南地区18个县中各县的古村落宗祠数量以及各县的平均高程、坡度和坡向,把各县的古村落宗祠数量与平均高程、坡度和坡向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表1),并对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与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比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的结果更显著,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产生此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古村落宗祠的空间分布具有空间自相关性以及高程、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使得地理加权回归的效果显著下降.
表1 地理加权回归与多元线性回归比较
式中,Y表示古村落宗祠数量,X1表示高程,X2表示坡度,X3表示坡向.
4.3 GDP对古村落宗祠空间格局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石,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衡量某一地区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本文通过统计赣州市18个县区的GDP和古村落宗祠个数(图8,图9),分析GDP和古村落宗祠之间的关系以反映GDP对古村落宗祠分布的影响.图8反映的是赣州市18个县区GDP与古村落宗祠的关系,相关系数(R)为0.25,通过分析发现章贡区是赣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赣州市的经济中心,GDP最高而古村落宗祠的个数却较低被认为是异常值,去除章贡区的异常点之后GDP与古村落宗祠的相关系数(R)为0.47(图9).由此可知,章贡区虽然经济发展较好,却忽视了以宗祠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
图8 古村落宗祠与GDP关系(未去除章贡区异常点) 图9 古村落宗祠与GDP关系(去除章贡区异常点)
4.4 河流对古村落宗祠空间格局的影响
将赣州市的河流数据加载到ArcGIS软件中,对其分别以2.5 km、5 km、7.5 km、10 km和12.5 km建立缓冲区,观察各古村落宗祠和非古村落宗祠在河流周围的空间分布,定性反映河流对古村落宗祠的影响,与此同时统计各个缓冲区内古村落的个数,定量探究河流与古村落宗祠之间的关系(图10),古村落宗祠主要分布在靠近河流的区域,尤其是集中分布在靠近河流2.5 km的区域,其古村落宗祠的数量占古村落宗祠总数的一半以上,并且古村落宗祠与河流的距离越远,其数量越少,在2 500-5 000 m区间内下降的趋势最快,在其他区间内下降的趋势有所减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古代民族依水而居的生活特点.
图10 古村落宗祠个数与河流关系
5 结论与讨论
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宗祠文化是其重要体现.在赣南客家地区各古村落都保留有众多明清时期独立建造的祠堂建筑,既是研究客家文化的实物资料,又是客家后裔的精神家园与心灵寄托,其中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空间,此类空间不仅仅成为展示厚重的客家文化传统之地,更是极其重要的文化传承交流场所.
古村落宗祠是对宗祠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体现,非古村落宗祠是对古村落宗祠的补充,从中足以看出客家人对宗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视.
本文借助空间可视化技术,显示了赣南地区古村落宗祠的空间分布趋势,基于赣南地区古村落宗祠与非古村落宗祠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揭示古村落宗祠的分布趋向于地势较低,坡度较缓的地区,基本上呈现出“南多北少”的趋势,并从地形、经济和河流等方面分析古村落宗祠空间分布的驱动力机制,结果发现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经济发展越好的地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越强,而章贡区是赣州市的经济中心,却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有待加强;古村落宗祠主要分布在河流附近区域,越靠近河流的地区古村落宗祠的数量普遍越高,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古代民族依水而居的生活特点.
“巨家寒族,莫不有家祠,以祀其先,旷不举者,则人以匪类以摈之”.由此可见,宗祠文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极其重要,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当地居民对古村落宗祠进行了过渡性的商业化和现代化改造,导致许多古村落宗祠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新建的非古村落宗祠也存在选址不合理而违背风水理论等问题,对此当地居民应该利用现代化手段使古村落宗祠的遗址保持完整或对其进行修建,以至于客家先民在对宗祠选址方面可给后人提供借鉴,并且对现代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