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的效果研究
2020-11-12朱子忠王金星方垒斌林明星
朱子忠 王金星 方垒斌 林明星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临床骨科常见骨折类型,而胫骨平台作为膝关节重要承重结构之一,可直接影响膝关节功能,故对于上述骨折患者需及时采取有效救治手段[1-2]。手术是目前治疗骨折疾病的首选方案,对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良好促进作用,以往临床常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但上述术式切口大,患者术后恢复较缓慢,且较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治疗体验感[3-4],因此,有必要寻找其他术式。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具有微创、复位稳固等优势,不仅能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还有助于缩短术后恢复时间[5],为探究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可行性,我院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7 年3 月—2019 年4 月我院62 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31 例)、试验组(31 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研究。试验组31 例患者年龄为23 ~69 岁,平均为(38.69±10.48)岁,男女分别为21(67.74%)、10(32.26%)例;致伤原因:20 例车祸伤,7 例高空坠落伤,4 例运动伤。对照组31 例患者年龄为25 ~68 岁,平均为(38.74±10.52)岁,男女分别为22(70.97%)、9(29.03%)例;致伤原因:19 例车祸伤,7例高空坠落伤,5 例运动伤。两组资料经统计得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具有明确外伤史,且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胫骨平台骨折;(2)≥18 岁者;(3)对研究同意者。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部位严重创伤者;(2)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糖尿病、骨及关节转移性肿瘤者;(3)合并患侧肢体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先实施麻醉干预,后自膝关节前外侧入路绕过髌骨边缘直至胫骨结节,切开关节囊,检查关节内情况,若半月板未见损伤,则予以保留。切开并提起冠状韧带,然后拉开半月板(使用拉钩),并向上移动使其离开平台,以充分暴露塌陷膝关节面,结合塌陷程度轻轻撬起关节面,复位骨折块,最后置入克氏针支撑,再给予植骨,确认无误后,置入钢板固定。
试验组施行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待获得满意麻醉效果后,自膝关节前外侧入路,然后向关节内置入膝关节镜,观察关节损伤情况,结合不同Schatzker 骨折类型合理开展手术治疗,例如对于I 型骨折者,先将胫骨向塌陷关节面牵引,复位骨折块,复位效果满意后,在塌陷关节面下给予固定干预(使用皮质骨螺丝钉);对于Ⅱ~Ⅲ型骨折者,起始操作同I 型骨折,同时,轻轻撬起关节面,以复位骨折块,复位效果满意后,并植入自身髂骨,给予支撑钢板固定;对于Ⅳ型骨折者,在需放置支持钢板侧作一纵行切口,以充分暴露关节外骨折线,开展关节外复位,向上冲顶关节面,以复位骨折块,必要时给予植骨操作,待复位效果满意后,固定临近关节面的2 枚螺钉;对于V 型骨折者,注意充分暴露关节面及塌陷区域,在膝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和临时固定一侧骨块,结束后,再整复另一侧,最后对两侧骨块给予固定干预。
术后所有患者均实施抗感染治疗,并结合恢复进程给予康复锻炼。
1.3 评估指标
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膝关节僵硬、畸形愈合、创伤后关节炎等)发生率。
膝关节功能[6]:统计优+良占比和。膝关节无痛,能正常屈伸,功能正常为优;髌骨关节面恢复平整,膝关节伸直正常,屈曲少于15°,步态正常为良;膝关节伸直功能不正常,屈曲大于90°,可正常平路行走,但上下楼梯受限为可;未达到可标准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8.0 施行统计,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 则统计学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情况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更少、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更早,且切口长度较对照组更短,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如表1。
2.2 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试验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55%)较对照组(74.19%)更高,P<0.05,如表2。
2.3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较对照组(19.35%)更低,P<0.05,如表3。
表1 对比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
表2 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n、%)
表3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较多研究显示[7-9],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切口较大,骨折愈合速度较慢,十分不利于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从而导致患者康复效果较难达到预期。
本研究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上述手术可在膝关节镜引导下完成关节面有效复位,便于手术医师清楚了解关节内结构损伤情况,且在手术期间不用打开关节囊,可有效降低感染几率,从而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10],同时,上述术式不需剥离太多软组织,从而有助于减小损伤,亦可减少出血量[11],另外,上述手术术后不需采取石膏固定,因此,便于患者早日开展功能锻炼,对早日恢复关节功能具有良好促进作用[12]。
此次研究显示,试验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更少,且切口长度较对照组更小,提示与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相比,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切口更小,更有助于加速骨折部位愈合,对缩短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数据显示,试验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55%)较对照组(74.19%)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3.23%)较对照组(19.35%)更低,亦提示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更有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并可减少膝关节僵硬、畸形愈合、创伤后关节炎等不良反应发生。
孟庆阳[13]在《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照研究》一文中详细分析了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其以82 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比优良率、切口长度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其发现,观察组(实施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患者优良率90.5%高于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67.5%,且观察组切口长度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通过研究其认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开展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将本研究成果和孟庆阳的成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均认为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更佳。但除对比上述指标外,本研究还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了对比,更能说明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的安全性。
综上所得,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更佳,骨折愈合时间更短,且不良反应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