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浙江北部及上海天蛾科昆虫COI 基因的分类系统研究
2020-11-12杨行健蒋卓衡何祝清
杨行健,胡 懿,顾 妍,蒋卓衡,何祝清
(1. 华东师范大学 第二附属中学(张江校区),上海 201203;2.生物学青少年实践工作站,生命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3.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上海 200241;4.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江苏 苏州 215100;5.南京紫金山昆虫博物馆,江苏 南京 210000;6.生物博物馆,生命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7.长江三角洲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和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
天蛾科Sphingidae 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 蚕蛾总科Bombycoidea,全世界包括200 多个属,1 400 余种,遍布除南极洲外的各个大陆[1]。天蛾(天蛾科昆虫的统称)是重要的农业昆虫,成虫在传粉上有重要作用,但是幼虫又大量取食各种农作物。由于其个体大、便于采集、种类多,是用于研究形态功能学[2]、协同进化[3-4]、生物地理学[5]等的良好材料。
然而,这些研究都需要建立在可信的系统发育学的研究基础之上。早期的系统发育研究主要体现在高级阶元(亚科、族)的划分。Rothschild 等最先为天蛾科物种作科学化的分类,分为感毛组与无感毛组两大组,下设五亚科七族[6]。朱弘复和王林瑶编写的《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11 卷鳞翅目天蛾科》(以下简称动物志)中[7],其分类系统的参考即是该体系,之后国内多数有关天蛾的研究也多沿袭《动物志》中五亚科分类系统[8-14]。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采用分子标记重建系统发育树的研究随之展开。然而,这些研究或者个体较少,或者仅研究某属或某族,缺乏整体性的把握[15-17]。直到2009 年,Kawahara 等通过测序131 种天蛾的5 个编码核基因(6 793bp),重建了全球范围内的天蛾系统发育关系,确立了三亚科分类体系,其下共设八族[1]。
本研究基于中国浙江北部及上海市的天蛾标本,以COI基因为分子标记,重建了系统发育树,比较了Kawahara 和朱弘复等提出的2 种分类系统的异同。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材料
试验样品于2016 年和2019 年6-8 月采集自浙江北部的桐庐天子地生态风景旅游区、天童山国家森林公园、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上海的金山区增丰村、崇明区陈家镇、闵行区华东师范大学校区。采集方法包括灯诱法、网捕法和饲养法。其中,盾天蛾指名亚种Phyllosphingia dissimilis dissimilis样品2,3,6 为土中挖掘得到的蛹,后羽化成虫,福瑞兹长喙天蛾Macroglossum fritzei样品2,3为扫网所得,其余样品均为夜晚灯诱采集。其中,在桐庐样点设置了4 个诱灯,每3 h 采集一次。采集到的天蛾采用75%医用酒精注射腹部致死,取2~ 3 条后足保存于无水乙醇中,并将后足及标本对应编号。将取足后的天蛾置于三角包中室温通风保存,用于制作干制标本及形态鉴定。本次研究共采集到天蛾样品94 只,共计31 种;另有2 种蚕蛾(柞蚕Antherea pernyi及华尾大蚕蛾Actias sinensis)作为系统发育分析的外群,见表1。
图1 采集的天蛾部分种类标本Figure 1 Some collected Sphingidae
1.2 DNA 提取及COI 基因扩增
采用AxyPrep Genomic DNA Miniprep Kit (AXYGEN)试剂盒对各样品DNA 进行提取。COI基因扩增PCR采用Taq PCR Master Mix 酶,引物采用LCO1490(5’-GGT CAA ATC ATA AAG ATA TTG G-3’)和HCO2198(5’-TTA ACT TCA GGG TGA CCA AAA AAT CA-3’),由铂尚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合成,PCR 反应条件为:预变性94℃ 2 min,变性94℃ 30 s,退火45℃ 30 s,延伸72℃ 30 s,终延伸72℃ 7 min,循环30 次。PCR 产物送交铂尚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进行双向测序。各样品GenBank 号详见表1。
表1 样品采集信息及GenBank 号Table 1 Samples collected and GenBank number
表1续
1.3 系统发育分析
对测序结果,首先采用Bioedit 软件对COI基因的峰图进行筛选,对有双峰或底峰的序列需要重新进行PCR的扩增及测序,查找问题。而结果准确的双向测序序列则利用ATGC7 软件进行拼接,并将拼接后的序列导入MEGA7 软件进行ClustalW 比对,去掉左右的引物序列,得到658bp 的基因序列,将其以FASTA 文件格式保存并输出。本研究选用最大似然法(Maxiumum likelihood,ML)对COI基因片段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基于GTR 模型进行1 000 次分析(Bootstrap value),最终构建ML 系统发育进化树。
2 结果与分析
研究测得了全部96 个样品的COI基因片段(658bp),将其重建系统发育树,如图2。由图1 可知,天蛾科是个单系群,同种同属全部各自聚在一起,后验概率全部 > 95%(平背天蛾除外,采集自桐庐的4 个平背天蛾个体各自聚为2 小支)。天蛾科首先分为2 大支A 和B。A 支包括六点天蛾属Marumba,鬼脸天蛾属Acherontia,大背天蛾属Meganoton,白薯天蛾属Agrius,霜天蛾属Psilogramma,锯翅天蛾属Langia,星天蛾属Dolbina,鹰翅天蛾属Ambulyx,豆天蛾属Clanis,构月天蛾属Parum,锤天蛾属Neogurelca,盾天蛾属Phyllosphingia,其中大背天蛾属,白薯天蛾属,霜天蛾属亲缘关系较近,其余相互关系不明确。B 支分为2 小支,一支包括长喙天蛾属Macroglossum,缺角天蛾属Acosmeryx;另一支包括葡萄天蛾属Ampelophaga,灰天蛾属Acosmerycoides,背线天蛾属Cechetra,斜纹天蛾属Theretra,白肩天蛾属Rhagastis,红天蛾属Deilephila。。
图2 基于COI 基因(658bp)的浙江北部及上海天蛾科昆虫系统发育关系图Figure 2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Sphingidae from northern Zhejiang and Shanghai based on COI genes (658bp)
3 结论与讨论
3.1 COI 用于物种鉴定的有效性
Hebert 等在2003 年首次提出了DNA 条形码的概念[18]。虽然DNA 条形码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其在动物分类学中的研究已相对成熟,并将COI基因选取作为动物界标准鉴定基因。COI基因位于线粒体内,参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 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第一亚基的编码,未发现内含子。该基因理论上分布于一切有氧呼吸的真核生物体内,其遗传模式呈典型的母系遗传[19]。相对于12S 和16S 等mt-rDNA,COI基因具有较少的插入和缺失现象,分子进化形式以点突变为主,有利于提高序列比对结果的可靠性,对于区分属以下的分类单元而言具有足够的分辨能力。该技术在发现和描述新种或隐种、种类分子鉴定、系统发育等研究中广泛应用[20]。在同种之间,COI基因序列几乎一致,而不同种之间随着亲缘关系的疏远而变异加大。徐淼锋等通过测序进口水果中的幼虫COI基因,发现其为苹果异胫小卷蛾Cryptophlebia leucotreta[21]。陈秀洁等通过COI基因能够很好地区分四种粘虫Mythimna separata的近缘种[22]。和淑琪等利用COI基因对于新西兰苹浅褐卷蛾Epiphyas postvittana研究发现,同种间序列差异小于3%[23]。陈珊等研究发现巨疖蝙蛾Phassus giganodus 的卵、幼虫、成虫的COI基因具有高度一致性[24]。本研究共计测序了32 种天蛾的94 个个体,同一物种间的COI基因几乎一致,如大背天蛾指名亚种采集自浙江桐庐、天童山及清凉峰三个地区,但其序列差异小于1%,进一步证实了COI基因用于鉴定动物物种的可靠性。
3.2 通过COI 基因探讨系统发育关系
由于COI基因快速突变的特点,不少研究将其用于生物地理学或系统发育等相关研究。如李玉婷等基于COI基因研究发现,其能够较好地对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的种群分化进行标记[25]。而卢慧通过COI基因对中国蛉蟋科Trigonidiidae 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属种水平上支持率较高,而高阶上的支持率较低[26]。同样,基于COI基因在对鳞翅目Lepidoptera、双翅目Diptera、直翅目Orthoptera 等构建系统发育树也发现,同种及同属间具有较高的支持度,而族、亚科等相互间的系统关系得不到很好的解析[27-30]。
对于天蛾科昆虫的系统发育研究主要体现在高级分类阶元的划分。在《动物志》中,中国天蛾科被划分为5 亚科(面形天蛾亚科Acherontiinae、云纹天蛾亚科Ambulicinae、透翅天蛾亚科Sesiinae、蜂形天蛾亚科Philampelinae 和斜纹天蛾亚科Choerocampinae),而由Kawahara 等认为天蛾科分为长喙天蛾亚科Macroglossinae、目天蛾亚科Smerinthinae、天蛾亚科Sphinginae,蒋卓衡在对于中国长喙天蛾属及斜纹天蛾属研究中也参照此系统[31]。两种分类系统之间,长喙天蛾亚科=蜂形天蛾亚科+斜纹天蛾亚科+透翅天蛾亚科,而Kawahara 的目天蛾亚科、天蛾亚科与《动物志》的蜂形天蛾亚科和斜纹天蛾亚科既有重叠的部分,又有相互矛盾的部分。
本研究首次采用COI基因,对中国浙江北部地区及上海市的天蛾科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在A 支中,两种分类系统的分歧点是星天蛾属的亲缘关系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星天蛾属更接近锯翅天蛾属、霜天蛾属、白薯天蛾属和大背天蛾属,这与《动物志》中将这些归为面形天蛾亚科更吻合。除上述5 属外,其余属无论在Kawahara的目天蛾亚科还是《动物志》的云纹天蛾亚科均为并系类群。最后,喜马锤天蛾无论在上述2 个分类系统中均属于B 支,但本研究结果支持其在A 支中。在B 支中,Kawahara 等将其全部归为长喙天蛾亚科,而《动物志》将其分为斜纹天蛾亚科和蜂形天蛾亚科(本研究未涉及透翅天蛾亚科)。根据葡萄天蛾属和灰天蛾属的系统关系,《动物志》所提出的二亚科非单系群。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COI基因能够很好地鉴定不同种类的天蛾,且不同产地的同一物种具有极高的序列相似性;系统发育结果表明天蛾分为2 大支,其分类结果各支持上述两种分类系统的部分结果,但在A 支中属与属之间的拓扑结构的后验概率均不高,不能很好地明晰各属间相互关系,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采用多基因建树,或者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对天蛾科的演化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