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0-11-12卓惠洁
卓惠洁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外界暴力间接或直接作用于头部而引起的颅脑组织损伤,肺部感染是颅脑损伤术后常见并发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高达35.7%,也是引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1]。因此,控制术后肺部感染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首要问题[2-3]。近几年来,随着医疗环境的改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也在发生着变化[4]。本研究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入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0例,其中发生肺部感染43例。肺部感染诊断标准:体温升高,咳嗽、咳痰且为黄色黏性脓液;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0%;影像学检查肺部存在斑片影。排除标准:原有下呼吸道感染;术前服用H2受体阻滞剂或糖皮质激素;依从性较差;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伴有精神、认知障碍者。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要求患者或家属填写统一编制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内容为: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住院时间、气管切开史、呼吸机辅助通气、GCS评分[5]。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气管切开史、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前GCS评分<7分是肺部感染危险因素(P<0.05),见表1。
2.2 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管切开史、呼吸机辅助通气、GCS评分<7分是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单因素分析(例)
表2 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发生颅脑损伤时,机体处于应急状态,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导致患者的身体各脏器储备能力下降,往往伴随着多种并发症的发生,而肺部感染是其中之一[6-7]。肺部感染长期处于我国院内感染的首位,对患者的预后情况、住院时间以及经济负担带来严重的影响[8-10]。本研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术后肺部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气管切开史、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及术前GCS评分≤7分是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研究表明,气管切开史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患者的呼吸功能受中枢神经的影响,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等因素需行气管切开,便于对呼吸道的护理。但是由于气管切开改变了呼吸道的生理性结构,使外界空气直接接触支气管,同时呼吸道对空气的湿化作用以及清洁作用减弱,在吸痰过程中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降低肺黏膜的屏障保护作用,加重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
研究表明,呼吸机辅助通气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呼吸机辅助通气作为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其并发症也随之增多。由于患者长期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可损伤呼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影响了黏膜纤毛的正常摆动,使患者的咳嗽与排痰能力降低,降低呼吸道的清除能力,不能有效地将肺内的分泌物排出体外,且刺激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加快了呼吸道内细菌的繁殖与生长。此外,人工建立的气道对外开放,上呼吸道失去了过滤、湿化功能,其非特异性免疫保护功能也随之降低,细菌容易进入肺组织而引发感染。其次,气管插管后,口咽部的细菌在气管表面不断形成生物膜向呼吸道播散,增加肺部感染的概率。
研究表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GCS评分≤7分是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评分越低,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程度越严重,患者意识障碍越明显,对咳嗽、排痰等机体保护性反射调节减弱,增加误吸的发生风险。此外,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不能及时排出聚积在气道的分泌物与黏液,促进细菌的滋生,进一步加重肺部感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气管切开史、呼吸机应用史、GCS评分<7分等密切相关,临床护理应积极采取早期预防措施,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提高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