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远方:西藏具身旅游体验研究
2020-11-12谢彦君
马 天,谢彦君
(1.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大连 116600;2.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海南海口 570228)
一、引 言
自20世纪80年代西藏对游客开放以来,西藏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西藏发展的重要力量。据西藏自治区旅发委统计,2019年,全区共接待区内外游客超过4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0亿元①。西藏有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与风格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与国内其他旅游目的地相比,西藏常常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被誉为是“天路”的青藏铁路开通后,西藏的可进入性大幅提升,去西藏成为很多旅游者的一个梦想,很多人认为西藏是“一生中一定要去的地方”。
尽管有关西藏旅游的研究已经受到旅游研究者的关注,并且已有一些学术成果,但回顾已有研究不难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从微观层面展开的研究成果较少;对策性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就资源的研究较多,对客源市场的研究较少。事实上,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西藏若想保持竞争力,吸引旅游者,了解旅游者在西藏的旅游体验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从具身理论出发,以入藏旅游者为研究对象,以游客在玛吉阿米餐厅留言本中的文本和访谈资料为分析单位,通过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旨在探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旅游者对西藏情感体验;二是西藏何以成为旅游者心中“梦想的远方”;三是旅游者在西藏的旅游体验方式;四是西藏旅游体验的意义。通过上述问题的回答,一方面有助于深入理解入藏旅游者的体验以及西藏旅游体验对个人的重要意义,丰富对西藏旅游体验的认识。另一方面,与以往的旅游体验研究相比,从具身视角出发,强调特定时间和空间中身体、环境和心智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从新的视角丰富对已有旅游体验研究的认识,增进对旅游体验的理解。同时,能够指引目的地管理部门或旅游企业在设计或优化旅游场景和旅游产品时,应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具身心理和行为,提升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在旅游实践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通过梳理已有西藏旅游的研究不难发现,2010年前后是个重要的分水岭。在该时间节点以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陈娅玲和杨新军对30年来西藏旅游研究进行回顾后识别出6个研究主题:对旅游产业活动的研究、对旅游开发和保护的研究、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研究、对区域旅游联合开发的研究、对生态旅游的研究、青藏铁路对西藏旅游业发展影响的研究[1]。与之相似,Wu和Pearce在回顾了中外关于西藏旅游的研究后也发现,已有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考虑区域发展,缺少微观层面的具体性研究;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等物的要素研究居多,缺乏对旅游者的相关行为或体验的研究[2]。
然而,在2010年以后,对西藏旅游的研究呈现出微观转向。一些旅游研究者开始以进藏个体旅游者、群体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以旅游手册、博客、旅游指南等作为分析单位,借助质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从微观视角切入,通过实证研究,旨在对西藏旅游问题做进一步探讨。研究问题包括:1、西藏旅游形象[3][4][5][6];2、西藏旅游体验和体验模型[7][8][9][10];3、西藏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满意度和忠诚度[11][12];4、西藏入境旅游热点地域分布和外国游客对西藏区域内地域的关注度问题[13];5、理解入藏火车旅行[14];6、藏族的“他者性”建构问题[15]。
以上研究从微观视角丰富了对西藏旅游的认识和理解,但是,目前对游客在西藏旅游体验的探讨仍较为有限,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与传统的身心二元的理论框架不同,具身理论强调身心一体,主张人的心智、身体和情境不可分割。在具身框架下,旅游者的体验是旅游过程中心智、身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心理感知[16]。具身理论为旅游者体验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日益为国际旅游学界所关注。Veijola率先指出旅游研究中身体的缺席,认为旅游的动力是渴望将身体沉浸于环境[17]。随后陆续有学者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对旅游者的具身体验进行研究。澳大利亚学者Pons尝试构建旅游研究中具身隐喻的理论框架,探讨度假体验、身体以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身体在旅游活动中的情境性意义,以避免在研究过程中过于强调旅游者行为而忽视了环境、旅游者身体和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18]。Moore等借助具身理论对新西兰南岛游客的旅游决策进行研究,识别出身体情况、时间/地点等情境因素与旅游决策之间的关系[19]。Small等对有视觉障碍的旅游者的具身体验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旅行信息获取、找路的经历、与导盲犬的同行等均会对旅游体验质量产生影响[20]。Pritchard等发现性别等身体特征也会对旅游体验产生影响[21]。此外,一些国外学者分别对感官感觉、躯体本体感觉和肌肉感觉进行了研究,上述三种感觉的结合使体验中的身体能够在旅游对象物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获得更真实和具象化的体验[22]。
对已有研究进行回顾后发现,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对感官的研究,而对整体的身体体验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人对世界的感觉,不仅依靠视听等感官,而是整个身体向对象世界的全方位敞开。这与旅游研究中偏重于感官知觉,而对感受、情绪、情感和认知的具身化重视不够有关[22]。具身理论的发展为丰富旅游体验的认识提供了可能。国内的旅游体验研究重视旅游者的主观体验,少有研究强调旅游体验中的身体;国外的旅游体验研究开始关注旅游者的某一感官体验,缺少将身体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以入藏旅游者在拉萨玛吉阿米餐厅的留言文本和访谈文本为分析单位,尝试在具身框架下探究旅游者在西藏的旅游体验。
三、研究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本文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包括对西藏拉萨玛吉阿米餐厅的游客留言本中留言内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在场的深度访谈。具体的资料收集和分析过程如下:
1、游客留言本中的留言。笔者于2018年8月5日至27日在西藏拉萨和山南进行了为期22天的调研。位于拉萨八廓街东南角的玛吉阿米藏餐厅传说中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与其情人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吸引大量游客到访。餐厅有着浓郁的西藏风情,茶几和书架上有大量的留言本,用藏纸装订的留言簿上写满了世界各地旅游者的旅行点滴和旅行故事。在征得餐厅管理人员同意后,笔者随机选择留言本进行拍照记录。笔者在拍照的同时进行留言筛选,主要遵从以下4条筛选标准:(1)排除内容空洞、过于简单或不知所云的留言,如“牦牛牵着你散步”;(2)排除打卡签到类或只有祝福性话语的留言,如“拉萨,我终于来了!小雨2018.5.20@玛吉阿米”;(3)排除不文明的留言;(4)排除重复性留言。筛选后的留言共1134条,留言时间从2015年10月7日到2018年8月17日。后期笔者对留言进行整理并逐条誊写成文稿,总字数为66444字,以供分析与编码之用。鉴于留言本中留言具有自发性、实时性、开放性和匿名性等特点,研究者能够看到较为真实的、自由的和丰富的言论,满足扎根理论植根于现实的基本要求。与大部分研究者将旅游者游后撰写的游记作为分析单位相比,旅游者在在场阶段撰写的留言内容有助于保持在场体验的丰富性,尽可能保持在场体验的鲜活性和原真状态,减少回忆偏差的不利影响。
2、深度访谈。除了留言资料外,笔者也在西藏对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时间为2018年8月6日至2018年8月27日。通过便利抽样和滚雪球抽样,共访谈5人,包括学生、教师、企业职员和退休职工,他们中3人是第一次到访西藏,2人是重游。这些访谈对象的旅行方式主要是自助旅游,旅游目的地主要涉及拉萨、羊卓雍措、纳木措、普莫雍措、珠峰大本营和林芝市;旅行时间最短为5天,最长为20天;访谈方式为面对面访谈。在访谈开始前,笔者通常会询问一些基本问题,包括到访过哪些景点、旅游的日期、停留时间、旅游方式(自助游/跟团游)、是否有同伴、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家人/朋友)等问题,一方面可以了解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增进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些基本问题使访谈对象进入状态。在获得了上述信息后,在访谈中通常会按照决策阶段、在场体验这一时间轴请访谈对象描述其旅游经历,以了解访谈对象的旅游故事。其中,在场旅游体验阶段为访谈重点。之后,笔者通常询问访谈对象让其最难忘/印象深刻活动或事件,以及他们对旅游体验的评价。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后,笔者对访谈进行录音,并且后期对录音进行整理(包括将音频文件导入电脑中,以访谈日期和访谈对象姓名为文件命名),将录音记录誊录到电子文档中。
为了确保质性研究的样本饱和,访谈阶段的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过程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对访谈的一手资料进行誊录和质性分析后,进行理论抽样,由此指引下一位访谈者的访谈,直到在编码阶段没有出现新的编码,说明质性研究达到理论饱和,资料收集工作终止。否则,将按照上述方法再次进行深度访谈。
(二)资料分析方法
资料分析主要包括定量的描述性统计(词频分析)和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对收集的1134条留言本留言,本文首先使用RostCM6软件进行分词和过滤。在上述过程中,该软件在分词后能够自动过滤一些无词频统计意义的词,例如“了”“是否”“今天”等,之后笔者进一步对过滤后的文档进行分类处理,通过人工过滤的方式进行词频净化,最后将所得词频按照情感体验进行分类处理,得出词频统计信息。
此外,本文使用质性研究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在质性研究方法中,扎根理论被认为是较为科学的方法,借由一系列明确、有系统的程序和技术,以分析由田野所得出的庞大复杂的原始资料并对之概念化,将上述概念联系起来形成扎根于现实的理论。斯特劳斯将扎根理论对资料的分析称为编码,指将所收集的文字资料加以分解、进行概念化,再借助适当的方式将概念聚集、提升形成主要范畴以及核心范畴的操作化过程,包括开放式、主轴式和选择性三个级别的编码,结合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使用开放式编码。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是将资料分解、检视、比较、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通过仔细检验而为现象取名字或加以分类的分析工作[23]。队的情况下走出来需要的不只是勇气,更多是运气、体力、耐力和自身的应变能力!在难度最大、最凶险、公里数最长的最后一天,我们走的每一步五十厘米开外就是万丈深渊,不仅如此,还要随时应对蚂蟥,头顶上的落石,不远处的塌方,整个人是精神紧张,身体紧张……”。
四、研究发现
(一)西藏旅游者的情感体验
通过识别1134条留言中的情感词汇及频数,本文发现旅游者对西藏的情感体验主要为积极情感,其中既包括基本情感,例如开心、激动等,也有自我意识情感:感动、幸福、感恩等。消极情感所占比重较少,主要是害怕、失望、担心和恐惧。其中,失望主要是由于现实和想象之间的差异,害怕、担心和恐惧的原因主要与高原反应和自身的身体情况有关。那些身体状况不佳的旅游者,对西藏的情感体验突出地表现为“爱恨交织”,他们的身体遭受着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却欣赏着最美的风景。情感词汇云图(图1)中情感词汇越大,表明该情感出现的频数越多。
进一步分析发现,情感体验的实现有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类情感体验的产生直接通过感官作用于心智,这类情感的产生往往是即刻的、无须转化的。“看到布达拉宫的那一刻,无比震撼”,访谈者如是说。另一类情感的产生往往是延迟的、需要转化的。对于一些旅游者,他们在旅游的当下时刻体验到的可能并不是积极情感(例如愉悦、难忘等),相反可能是一些消极情感(例如害怕、恐惧),这些旅游者的身体和心理同时经受着煎熬,但他们获得的是延迟的愉悦,伴随着困难的克服或自我的实现,他们会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等积极情感。这些经过转化而产生的积极情感往往与旅游体验的意义密切相关,情感的持续时间更长,对旅游者的影响也更大。有很多留言记录了游客在旅游某一时刻身心的煎熬,以及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三天徒步,总长78公里,两个女孩在无向导、无背夫、无领
图1:情感词汇云图
(二)西藏何以成为旅游者心中“梦想的远方”
1、西藏的神圣化与旅游者的仪式态度使西藏成为旅游者的梦想
通过对《西藏旅游》杂志(2017年第7期-2018年第7期)进行内容分析发现,西藏被称誉为“雪域高原”“天上西藏”“人间净土”“人世间最美丽的地方”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西藏被神圣化。同时,对访谈资料和游客留言进行分析后发现,进藏旅游者往往认为西藏是人生的一个梦想,对西藏有着仪式态度。访谈者表示,“曾多少次的幻想,今天我终于踏上了这片土地,令我非常陶醉,产生了无穷的想象”“西藏是一生不能不来的地方,四次进藏,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戈夫曼将仪式界定为一种“敷衍的、落入俗套的行为,通过这种行为,个人表达他对某个终极价值的替代品的敬重”。在社会高度整合的情况下,仪式态度可能会失去所有表面的强制的外在性,也就是说,它可能渗透到一个人的内心,使之热情地履行其仪式义务,而没有为他自己或者为社会考虑其后果。现代国际观光具有其道德结构,一种共同的认识,即某些景点必须参观[24],人们对西藏便有着此般仪式态度,西藏已然被很多旅游者认为是一生中一定要去的地方。
2、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使西藏成为旅游者心中的远方
通过开放式编码,本文发现两个主要范畴: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二者使得西藏成为旅游者心中的“远方”。继而,本文识别出进藏时长和进藏路程是空间距离这一范畴下的两个主要概念,见表1。目前,旅游者进藏的交通方式主要有公路、铁路和飞机。其中,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途中要穿越可可西里和唐古拉山,这使得青藏铁路被称为是天路。在访谈和游客留言中选择公路和铁路进藏的旅客普遍反映进藏的路途遥远以及一路上的艰辛。“从北京出发,坐上了世界最高海拔的青藏铁路(天路),虽然要坐四十多个小时的硬座,但一想到藏羚羊、唐古拉山、白云、蓝天、酥油茶,就不觉得累了”。此外,在文化距离范畴下有宗教信仰、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风土人情三个概念。旅游者普遍感受到西藏的异域风情,并且印象深刻。西藏人民的信仰以及西藏的人文历史是西藏独特的文化,与旅游者的故乡——日常生活的世界截然不同,文化距离较远。“西藏比我想象中的更有魅力,来这前纯属为了游玩,来之后才惊觉比幻想中震撼。”
正是由于西藏在空间距离、文化距离与旅游者日常生活世界都相距较远,以及西藏的神圣化、旅游者的仪式态度,使得西藏成为旅游者心中“梦想的远方”。
(三)西藏具身旅游体验的方式:远方与故乡的对比
西方哲学一直强调“身”“心”二元对立,即“身心二元论”。在该框架下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可以独立于身体存在,身体只是一个载体,二者分别属于不同的研究范畴。21世纪以来,“身心一体”的具身理论日益兴起。国内外旅游学界的研究者也已经关注到了旅游者身体(body)及具身性(embodiment)对于旅游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具身理论突破了传统身心二元的理论框架局限,强调人类心智、身体及情境的不可分割性。身处西藏的旅游者具(体)身(体)地体验着西藏。作为旅游世界的西藏与日常生活世界的故乡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鲜明的对比,通过开放式编码,本文发现旅游者的身体在与环境(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宗教信仰、生活节奏、精神世界和生活状态)相互作用时,通过几方面的差异对比具身地体验着西藏,见表2。
表1:开放式编码: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
由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旅游者们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高原反应。到高原后,不同程度的身体反应使旅游者具身地感受到了西藏与其他目的地的不同。旅游者表示,“第一次到如此高海拔的地方生活了这几天,干燥的空气常让我从梦中惊醒”。同时,正是由于西藏地处高原地区,使得旅游者对西藏既向往又敬畏。“西藏,之前一直想来却不敢来,她在心中是最美的圣土,但是又担心高原反应”。进藏旅游者通过身体体验着西藏的高原气候以及高海拔带来的身体反应。“在拉萨我体验到了和平原不一样的感觉”。“西藏,向往已久的地方,2018新年终于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终于感觉受到高反原来是酒醉的感觉”。
表2:远方(西藏)与故乡的对比
除了在自然环境方面西藏与旅游者的故乡形成鲜明对比外,人文方面也是西藏与众不同的主要原因。旅游者被藏民族虔诚的宗教信仰所震撼,当地人的生活节奏不快,精神却很富足,他们那种简单、平静的生活状态让许多旅游者心向往之。相比之下,旅游者们的日常生活往往充满压力和欲望,每个人都很忙碌,这使得很多人变得焦虑、烦躁,在生活中迷失了最初的自己。正是西藏与故乡在日常生活方面的差异,使得旅游者具身地体验到西藏的不同。认为西藏是“天堂”,而故乡则是“人间”。
(四)西藏具身旅游体验的意义:成己与情感能量的聚集
与一般前往享乐型旅游目的地旨在获得即刻愉悦的旅游者不同,进藏旅游者往往会面对更大的挑战,无论是身体上或是心理上,他们的愉悦或满足很多时候是一种延迟的愉悦。位于青藏高原的西藏,平均海拔高度为4000米,平均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含氧量的64.3%,紫外线强烈,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高原反应是进藏旅游者首先要面对的挑战。此时,如果身体方面的挑战能够被克服,旅游者会产生成就感,自我效能提升。相反,旅游者会有无力感或挫败感。一些身体反应严重的旅游者甚至不得不因此终止在西藏的旅行。除了身体方面的挑战,在西藏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会在不同情境下遇到不同的人(同游者、当地居民),经历不同的事(路远、路险、身体极限以及不可预知的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在与人和事的持续互动过程中,旅游者能够进一步了解自己(身体极限、耐力等)、拓展自己(视野、眼界、见识、思考等),进而实现自我成长和更新,提升自我效能感,收获正向的情感能量。情感能量(emotional energy,EE)是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指人们通过特定情境的互动仪式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持续、稳定的感受,并非指通常意义上的“情绪”或“情感”。然而,情感能量和情感又密不可分:各种短期情感体验的结果都会回到情感能量的长期构成中,而情感能量又会产生短期的情感,情感能量作为一种经验变量,是属于状态模式[25][26]。
基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理论,本文认为,在西藏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情感能量聚集如图2所示。首先,旅游世界是由一系列旅游情境构成的,旅游者A在进入旅游世界之前,情感能量为EE0,在旅游世界中经历不同的情境(情境1、情境2、情境3等)后,旅游者A会与不同的事件(事件A、事件B、事件C等)和其他个体(个体B、个体C、个体D等)相互作用,在旅游者A与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个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着自身的情感能量,由最初的情感能量EE0变化为EE1、EE2和EE3等(其中EE3>EE2>EE1>EE0),实现着情感能量的聚集。随着旅游者情感能量的不断聚集,在旅程结束时旅游者的情感能量将高于旅程之初的情感能量。此时,当旅游者从旅游世界回到日常生活世界时将充满能量,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日常生活中。
图2:旅游者情感能量的聚集模型
五、结 论
本文通过对拉萨玛吉阿米餐厅游客留言和访谈资料的收集,使用描述性统计和扎根理论开放式编码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1)旅游者对西藏的情感体验主要为积极情感,其中既包括基本情感,例如开心、激动等,也有自我意识情感:感动、幸福、感恩等。消极情感所占比重较少,产生的消极情感多与对高原反应和自身的身体情况的担心有关。这与甘露、卢天玲和王晓辉对游客西藏情感意象的研究发现一致。本文进一步识别出情感体验的两种不同路径:一类情感体验的产生直接通过感官作用于心智,这类情感的产生往往是即刻的、无须转化的;另一类情感的产生往往是延迟的、需要转化的。尽管最初旅游者体验到的可能并不是愉悦,而是负面的情感,但是随着困难的克服和自我的实现,这种成就感或满足感将带来愉悦。(2)西藏之所以成为旅游者心中“梦想的远方”,是因为西藏的神圣化与旅游者的仪式态度,二者的共同作用使西藏成为旅游者心中的一个梦想,一生中一定要来西藏。西藏的“远”,不只是空间距离的远,而且还包括文化距离,正是西藏与旅游者故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使其成为旅游者心中的远方。(3)旅游者对西藏旅游体验主要通过对比的方式实现。首先,西藏与大部分旅游者的故乡在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方面差别较大,旅游者进入西藏后,身体会有或轻或重的反应,具身地体验西藏;其次,西藏与旅游者的故乡在宗教信仰、生活节奏、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状态的差异,使旅游者进一步感受到西藏的不同,这些会促使一些旅游者进一步思考和反思个人的日常生活。旅游者的身体在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感受西藏。(4)在西藏,旅游者需要面对不同程度的身体和心理挑战,同时需要克服一些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正是上述过程使得旅游者的西藏之旅充满意义。旅游者在不同的旅游情境中与他人的交往、经历的不同事件,使得无论是在身体或是精神方面,他们都在不断地认识、丰富和拓展自己,自我效能和情感能量被不断地调整。西藏旅游体验的意义在于旅游者与不同的情境持续互动,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聚集情感能量,从而在旅行结束后收获一个更好的、充满能量的自己。
本文从具身理论出发,通过质性分析探讨了西藏旅游体验的主要方式和意义,回答了西藏何以成为旅游者心中“梦想的远方”这一问题,强调身体在西藏旅游体验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了对已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西藏,应该明确西藏之所以能够吸引旅游者,主要是因为西藏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就意味着目的地营销组织在旅游营销过程中应重点突出西藏独特的自然符号和文化符号,强调西藏能够给旅游者带来与众不同的难忘体验。同时,目的地管理部门在对西藏旅游路线和产品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西藏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通过路线和产品设计提升旅游者的体验。
[注 释]
①统计数据来自:http://www.xzta.gov.cn/lydt/jdxw/system/201 9/05/14/000009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