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医结合”模式下慢性病人群运动干预路径研究

2020-11-12李贝贝孟昭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体医结合体医慢性病

李贝贝,孟昭莉

1 前言

2012年,《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1]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确诊人数已达2.6亿,并逐渐低龄化,死亡率高达85%,对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将人民健康问题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其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进行阐述,倡导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建立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以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2019年7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其中再次强调了要加快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动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实施健康中国行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致使以慢性病为代表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进慢性病防治体系,促进全民健康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此背景下,对我国慢性病人群运动干预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当前我国体医结合实施的困境,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路径,以期为促进体医结合,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2 我国体医结合防治慢性病的现实困境

2.1 体育与医学联系羸弱

由于我国体制原因,体育业和医疗服务业隶属于不同的行业部门,各自为政,互不融通,“重医轻体”的健康理念仍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基于“奥运争光”战略,体育行业偏重于运动训练及竞技人才的选拔,以全民健身为表现形式的公共体育及群众体育依然停留在低水平、低效率的状态,对于运动处方的研制及运用水平整体不高[3, 4]。而在医学领域,话语权多归属于医生。不论是疾病的预防、治疗,还是病后康复,大多数慢性病患者更倾向于听取医生的建议,较依赖于药物治疗,缺乏主动健身意识,体医结合观念淡薄。临床医生对于慢性疾病群体的非医疗干预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缺乏开设运动处方的相关技能,通常只以口嘱的形式向病人或其家属给予相关的运动建议,但并没有具体的执行程序与要求,而受病人及其家属在思想认识、自觉性以及环境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其运动处方的施行得不到基本的保障,故运动处方的科学性和执行程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5]。因此,在实践中,体育与医疗尚未得到有效结合,体育锻炼对于慢性疾病患者的防治、促进作用在医疗系统中并未受到实质性的重视。

2.2 综合型人才队伍匮乏

在慢性病的防治过程中,运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实施运动处方的关键,而目前,我国各级健康管理体系中,具备开设运动处方能力的人才严重稀缺[1]。在医疗卫生行业,临床医生尚未接受系统的体育科学相关的教育,对于运动的基本概念尚不清楚,如运动的种类、强度、频率、运动后的恢复及注意事项等,故其无法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并进行有效指导[6]。随着新医改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各高校也在不断加强体医结合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体育类、医学类及部分综合类高等院校陆续开设了运动医学、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等相关专业,拟培养出兼具医疗、保健、康复等多专业背景的综合型人才。但由于这些专业多隶属于体育学,获得学位多为教育学学位,故无法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而被医院拒之门外。有些院校则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尚未建立起独立的实验室,这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非常不利的[7]。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某全国政协委员在提案中指出,我国具有康复治疗师专业资格的人数仅约3.6万,每10万人口中只有2.65名康复治疗师,而在欧美等国家,物理治疗师的平均数量为60人/10万人口[8]。因此,体医结合综合型人才的数量及质量都不能够满足国民健康的需求。

2.3 体医结合缺乏管理体系

体医结合缺乏系统管理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法律、制度缺失。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与运动健康促进相关的法律顶层设计,中央与地方发展全民健身的职责划分尚不明确,国家有关全民健身的政策在地方落实不足[9]。在体医结合方面,其政策体系更是呈现出碎片化、低层次化的特征,没有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10]中明确指出要促进体医融合,在有条件的机构开设运动指导门诊,提供相关的运动健康服务,但由于地方相关政策滞后等原因,并未得到良好的成效。另一方面是缺乏科学的组织指导。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中的数据显示,60~69岁及70岁以上老年人的主要健身场所为广场、场院空地及自家园内或室内,其中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指导的比例分别为55.9%和65%,而针对慢性病运动管理的机构和场所更是寥寥无几,且处于初级阶段,执行力度较小,无法满足广大慢性病患者的基本需求。

3 体医结合模式下慢性病人群运动干预路径

3.1 注重体医结合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11]中提出,要加大人才培养及职业培训力度。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健康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其中也提到对于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从业人员的需求。在实践过程中,体育类院校可与医学类院校进行联合办学、联合培养,依托各自的学科优势,设置“体医结合”综合型课程,加大学生在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践力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可设立社会培训机构,提供给该方面爱好者培训机会。同时,有关部门应完善职业认证体系,增设等级考试,颁发等级证书,并设置相关的就业岗位,通过人才激励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医院、社区工作,以促进慢性病的综合诊治,推动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

3.2 加强体育与医疗卫生部门的深度融合

在体医结合防治慢性病的过程中,体育业与医疗服务业需加强合作,搭建运作平台,共同制定适宜的管理体制。在各大医院及相关部门,应加大“体医结合”宣传力度,倡导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健康理念,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公益宣传活动,提供详细的健康咨询,促使居民深入了解慢性病的运动防治,树立正确的运动观。以“体医结合”试点医院及医院的相关部门为切入点,针对慢性病人群,将体质监测、运动干预等融入医疗诊治中去。在疾病诊疗方面,应以临床医生为主导,运动康复等专业人员与之相配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共同分析,从而制定出较为科学有效的运动处方。对处于疾病康复及转归时期的患者而言,则需以运动康复等专业人员为主导,医护人员为辅助,实施相应的康复理疗。这样,慢性病患者可以获得运动与医疗的双重指导,从而能够快速实现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

3.3 健全社区慢性病人群运动管理体系

与医院的专科医生相比,社区医生与居民联系更为密切,更有可能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连续性的跟踪治疗。构建社区慢性病运动管理体系的前提是社区需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及体质监测系统。在社区医生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共同协作下,开设慢性病预防及康复中心,针对不同的慢性病人群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各阶段体检、体质及运动状况等数据,以形成患者个人完整的健康信息数据库,为其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另外,还需加大社区宣传力度,以提高慢性病人群对体质检测及运动干预的重视程度,由社区医生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共同为患者制定运动处方,进行科学的运动指导,并定期随访,根据其病情发展情况,不断调整运动方案,从而达到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3.4 推进互联网慢性病运动干预模式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及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基于互联网所开发的健康管理软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也为慢性疾病患者积极参与医疗保健开创了新的路径。 “互联网+”健康管理体系是基于对大数据的深入挖掘与分析,根据患者上传的血压、血糖、运动状况等数据,做出合理的风险评估,自动生成个性化运动处方及饮食建议,制定运动时间表,定期发送提醒,并生成运动记录报告。此外,平台可借鉴Keep等APP制定出符合慢性疾病患者学习的动作视频库,进一步完善运动管理模式,还可设置追踪服务功能,对患者各阶段的身体状况进行持续性评估,以形成个人完整的数据体系,便于诊治。管理人员可利用平台的线上互动功能,了解患者在实际运动中遇到的困惑,并给予针对性指导。患者可通过线上平台、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实时查看自己的运动处方,并参与互动。同时,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也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以推进慢性病的综合治理(如图1)。

图1 “体医结合”模式下慢性病人群运动干预路径

4 结语

在慢性疾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体医结合为其应对策略提供了新思路。我国现已迈入大数据、大健康时代,任何单一机构或部门都难以独自承担健康工程建设的使命,故在推动慢性病运动防治的进程中,需由政府主导,体育部门、医疗门诊、社区、互联网及其他领域共同协作,为慢性病的防治及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体医结合体医慢性病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体医结合”背景下健身气功在普通高校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体医结合”导向下对体育专业教学的影响
辽宁省“体医结合”模式下运动对肥胖人群身体形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