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洲职教能力本位理念运用在高职课程改革的研究

2020-11-12张倩楠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长江丛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康复理念临床

张倩楠 胡 鹏/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中的“能力本位”是基于能力学习的一种教育方法,它关注于学生展示期望的学习结果,作为学习过程的中心,学生通过课程以自己的速度、深度等来进步。随着能力的逐渐证明,学生不断进步。它与基于技能的学习相似,主要的区别在于基于能力的学习通常关注可见的技能或“能力”,而精熟学习可能是学术性的,偏向于应试。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学生就业率远高于高校毕业学生,优势在于对该职业技术能力的熟练掌握,行业更需要拥有实践能力的应聘者。由于国内在教学中“能力本位”教育理念运用不够,缺乏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综合能力欠缺,行业的受欢迎度低。颜丽芳等人的研究表明,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1]。并且“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对于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物理治疗学》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最为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阐述声、光、电、热等物理因子和运动疗法的知识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操作和运用相关技术方法的临床实践能力。

一、课程改革原因

(一)《物理治疗学》的知识前沿,联系学科较多,学生学情不同,应试教学模式调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创造性低

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物理医学的知识不断更新,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并不能将新技术和新理念整合起来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容易与新新知识脱节,无法达到对康复治疗师的能力要求。同时《物理治疗学》也是一门综合的临床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涉及《解剖学》《生理学》及《生物力学》等临床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如果仅采用应试教育理念的模式,学生无法将涉及课程的知识点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联系起来,且无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以至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积极性不高。再者,学生的基本及学习情况多样,统一枯燥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方式并不适用于每一位学生,以“能力本位“理念下的评价标准应符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群体的学生适当调整。

(二)《物理治疗学》强调实践技能运用,围绕案例开展教学,传统教学理念和路径较单一,无法使学生能力得到整合

目前的教学方式对临床综合治疗能力涉及较少,学生只是机械性地掌握各个技能操作。当面对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时,由于缺乏临床思辨能力,从而无法整合多种治疗技术方法。康复治疗师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职业,服务对象大多为残疾人或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所以在执业过程中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精湛的技术,而且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但目前课程教育模式缺乏了对这些能力的培养。

二、改革的具体方法

(一)积极以“能力本位”改进教学设计,建立能力标准

“能力本位”教学是将康复治疗技术物理治疗版块及治疗师要求掌握内容的所有技能及理论知识分为数个能力单元,每次课学习一个能力单元。并修订与之匹配的课程标准及教学设计,建立能力标准。教学活动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及临床治疗师讨论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其操作能力。此外,增加学生的非校园学习机会,如周末临床见习、社区实践锻炼以及与他人协作学习的机会,将由助于学生在工作流程中学习。

在“能力本位”的理念下,根据医院调研结果及行业临床标准,修订课程教学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能熟练说出康复科常见运动治疗及理疗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并能在临床中应用。规范操作常用运动疗法技术及规范使用理疗器械,运用在临床治疗患者的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康复操作知识,为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2)方法能力:具备运用运动疗法及理疗治疗患者的能力。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具备运用有关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康复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学习,承担工作任务的能力。(3)社会能力:养成良好的医患沟通技能和良好的医德医风的能力,以及具备团队合作、突发异常情况的处理的能力。

目前本专业《物理治疗学》课程课内总学时为96,理论50学时、实训46学时。根据教学能力目标,将原有教学设计经行修订,重点突出“能力本位”理念,重难点主要为运动疗法部分,提高实训课时数量。运动疗法是整个《物理治疗学》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最基础的康复治疗技术。修订后的理论学时数为44,实训学时数为56,具体安排如表1。

表1

除此之外,在以“能力为本”理念下的课程改革不仅只是在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还应在教学内容方面,积极进行教材改革[3];在实训室硬件方面,进行与临床接轨的建设改革。

(二)进一步树立专业教师对“能力本位”的理念观点,提高教学临床能力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系统是基于能力的。它以掌握能力为重点,旨在提供工作场所特定的技能和基于知识的能力,在广泛的职业。这确保了学生获得最好的毕业成果,因为用人单位看重他们的技能,而且这些技能与就业直接相关。在以“能力本位”的理念下,将职业要求掌握的技能有效地融入到整个教学环节,反复强化,确定标准,定时评估,允许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按自己的节奏学习掌握与职业匹配的技能,为学生创造一种真正高度参与性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应在教学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创造力,切实践行“能力本位“教育理念[4]。同时任课教师也需加强自身临床能力,及时进入临床开展顶岗锻炼,与行业对接,提高“双师“素质。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在课前尝试完成任务,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对任务进行综合分析,做出临床判断,并采取正确的措施[5]。

(三)积极改进教学评估方式,评价学生实际能力情况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中“能力本位”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注重掌握。在其他的学习模式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学习到的《物理治疗学》课程内容,无论是技能还是理论,总用期末的成绩来衡量。而在”能力本位”的学习理念下,应以能力标准为参考,学生可阶段性地证明已掌握所界定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评估,只有在他们掌握了当前正在学习的技能之后,才能开始下一阶段的能力学习。因此,基于能力的学习应与掌握学习密切相连,需不断通过阶段评估来调整计划,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衡量其掌握能力。评估方式不能以单一的期末考试为准,应发展多种形式、方法的考核评价方式,如学习小组互评成绩、实践评估及阶段性实训评价等,合理高效评价学生能力。

三、结语

运用澳大利亚“能力本位”理念《物理治疗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应建立符合学情的课程标准及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并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双师”素质能力,加强建设相应的硬件环境设施,改进与实际情况匹配的评价标准及方法,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物理治疗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康复治疗技能、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康复理念临床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