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艺术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

2020-11-12王紫璇

鸭绿江 2020年21期
关键词:首歌曲向日葵爱人

王紫璇

《爱人送我向日葵》这首歌曲创作于1961 年,由丁善德作曲,邹荻帆作词。是一首旋律优美动听、歌词质朴生动的、借物抒情的女高音独唱曲目。歌曲表达了现实社会的情感之美,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爱人送我向日葵》这首歌曲的旋律富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在艺术性和通俗性上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歌曲被众多的声乐演唱者和爱好者喜欢,在声乐演出中和教学活动中被广泛使用。

一、《爱人送我向日葵》的歌词创作特点

1.写实性

《爱人送我向日葵》属于现代诗歌类,现代诗歌是五四运动时期用白话文写作的诗歌,歌词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与时代的主题紧密联系。诗歌主体打破了旧诗词格律的限制。现代诗歌类的歌词特征在《爱人送我向日葵》的歌词中也有所表现,歌曲中男主角表达爱意的方式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以物传情的方式,体现了歌词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特点。

2.细致性

《爱人送我向日葵》从诗歌文字上看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艺术歌曲,全曲是用姑娘的口吻来叙述与爱人相会时的全部过程与内心表现。诗歌中也运用了很多细致描写的词语,如“盼他送我一支红玫瑰”中的“盼”表现了姑娘的渴望,也为后面向日葵的意外出现埋下伏笔。再如“听他语调多美,他是初次下乡种向日葵”这一句尽释了姑娘心中的失望,令向日葵在姑娘眼中如阳光般耀眼起来。这些词语和诗句不落俗套地、细腻地描写出60 年代青年男女炽热纯洁的爱情。

3.内涵性

20 世纪60 年代初期,诗人邹荻帆被下放至河北省怀来县进行劳动改造,内心十分压抑痛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出了与当时社会主旋律不相符的、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爱人送我向日葵》,借向日葵和爱情抒发内心的压抑之情。在诗歌中出现的“向日葵”和“爱情”代表着积极、阳光的形象,体现出作者内心对光明未来的盼望,由此也使这首歌曲具有深层的内涵。

二、《爱人送我向日葵》的歌词解析

歌曲从内容上可分为四个部分,情感也随之层层递进至浓烈。

第一部分歌词的第一段是用一个姑娘的口吻来进行诉说:“我和爱人来相会,盼他送我一枝红玫瑰,哦!没有玫瑰,没有玫瑰,一团圆圆的向日葵”。歌词可以看出姑娘对与爱人相会的期盼,和对爱人送她玫瑰花的渴望,虽然等来的不是玫瑰花,而是象征太阳的向日葵,但姑娘内心并没有一丝丝失望之情,反而是满足。第二部分“啊!他送我这一团向日葵,这蜂窝一样的向日葵。啊!爱情的甜蜜在这里面,他教我种在窗边”。歌词进一步表现出姑娘对爱人的爱意以及对向日葵的喜爱之情,就像把甜蜜的爱情种在自己的心中。第三部分“那是他的脸儿对我来探望,那是他向我把手挥。啊!爱人送我向日葵啊,爱人送我向日葵”。歌词表达出姑娘每天看到向日葵就像看到爱人的那份爱意一样,衍生出浓浓的幸福之情。第四部分“啊!爱人送我向日葵啊,爱人送我向日葵”。这一句是情感充沛的感叹句,也是全曲最终的结束句,生动的表现出姑娘对爱情的幸福和满足之情。

三、《爱人送我向日葵》的音乐特点

1.自由而严谨

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十分严谨,是一首典型的三段体,整体规范,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都是由两句话组成,形成典型的首尾呼应,在调性上回归主调,形成了收拢性的终止。但是歌曲规整中又带着自由,自由却又不松散,以“微变奏”手法变化重复分节歌。乐句之间频繁的调性对比使全曲色彩丰富、韵味无穷。同时在短小的曲调中还做到了多次转调,使乐曲更加生动、形象。转调虽然频繁却能做到十分的平滑,没有一丝的突兀感,使歌曲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感觉。

2.转调频繁,色彩丰富

在这首歌曲里作者用了不一样的调性布局在整曲中,全曲进行了四次转调,降G 大——B 大——G 大——降B——降G 大,在每一次转调的衔接部,可看到作曲家采用了大三度在钢琴和歌唱旋律中做了准备,转换十分的巧妙和自然,可以说是恰到好处,而且每一次转调都在和声大调的降六级音上建立了一个增大七和弦,虽然看上去不简单,但实际上并没有出现一些复杂的远关系转调。所以全曲这样的转调不仅十分的平稳,而且不容易让歌唱者出现跑调走音的状况,彰显了作曲家对歌曲转调的熟练运用。

四、《爱人送我向日葵》的演唱技巧分析

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是一首平缓、抒情的艺术歌曲,它所表达的主题是爱情。为了完美的表现出姑娘的语气和幸福的内心,在演唱这首歌曲时不能用太大的力度和过大的声音,但气息却必须为歌唱做有力地支撑,同时在演唱时要运用熟练的歌唱技巧来演绎歌曲。歌唱时要用感情来带动声音,做到以情动声,歌唱的感情也要随着歌词的发展而发展,每一个字都必须在统一的共鸣腔体中,并运用恰当的音色将情感表达出来,细腻、准确、柔美地表现出年轻姑娘的爱情。

1.声音强弱的运用

这首歌曲的速度为比较平稳的小行板,歌唱者演唱时需要深情地投入。整曲的速度变化不需要太明显,但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根据情感的表达和内心的感觉,在声音的强弱上做出稍微的调整。歌曲从第一小节到第七小节谱面上标注的力度是弱,所以演唱时的声音力度不需要太大,演唱的速度保持中速,用稍慢的速度和稍弱的声音将爱情故事娓娓道来。第八小节“没有玫瑰,没有玫瑰”这一句演唱的力度要先渐强然后再渐渐减弱,用来强调姑娘看见爱人送的不是红玫瑰时,她内心的一丝失望和疑问,演唱的速度也可以稍快一点。第九小节和第十小节,按照谱面的标记,第九小节力度应由弱慢慢变强,第十小节又回到弱,演唱时应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用以表达出姑娘内心渐渐接受向日葵并对它产生喜爱的情绪变化。此曲第一段的旋律用不同的歌词进行反复,但却表达了不同的情绪,在同样的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下,将姑娘对爱人的欣赏、赞美之情以及对爱人送向日葵态度的转变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十一小节的伴奏部分开始就进入全曲的高潮部分,力度渐强与前段做出对比,演唱的情绪上也逐渐的推进,表达女主角对待爱人的一片深情。紧接着第十七小节调性发生了变化,因此伴奏力度上的对比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由前句的次强转变成了弱,让调性和力度都与前句产生了明显对比,使这句的演唱情绪变得委婉、含蓄,表现出女主角在这段爱情中无比的幸福感和沉醉在其中的浓情蜜意。

2.声音色彩的运用

演唱艺术歌曲对音色的要求十分严格。需要用声音将歌曲的内涵和意境表达的十分细腻、准确,同时也需要准确的把握音色和音量的变化,让歌曲像诗歌一样,浪漫唯美。在《爱人送我向日葵》中衔接上下诗句的四个长音叹词“啊”在每处都有不同的情绪,因此在演唱时需要用不同的音色和音量去表达。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的“啊”字是需要用较轻的音量和柔和的音色进行演绎,表达姑娘心中的那种羞涩和刚刚萌发的甜甜爱意;而第二句与第三句间的“啊”字需要用较强的音量和明亮一点的音色进行演唱,来表达姑娘内心对爱情的激动之情以及对爱人掩盖不住的喜爱。第三句与第四句间的“啊”字则又需用较轻的音量和柔缓的音色来演唱,表现出姑娘在爱情中那种害羞又甜蜜的心情。第五句与第六句间的“啊”需要用较弱的音量和轻缓的音色进行演唱,延缓高潮所带来的动力,给结束句带来铺垫。

3.气息的运用

在气息方面的把握,沈湘曾经指出:“气息的连贯是声音连贯的前提,气息就像一根绳子把声音的‘珠子’串起来,穿成一串,唱的时候要做到气息总是连续、均匀、自如、流畅地从嗓子眼通过,而深部位的呼吸支持一定要稳定,这种气息的稳定性与送气的连贯性是唱好连音最重要的方法。在歌唱发声时,这种连贯性与稳定性自始至终不受旋律变化及咬字吐词变化的干扰。在声音上,音与音的连贯是均衡的、圆润的,避免有裂痕出现的。”所以在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的演唱中,一定要做到声音依赖气息,气息的力度控制则要适当,不能十分猛烈,要做到非常有弹性,气息的流动和喉咙的空间保持要十分的恰当,喉咙空间太过大会用到嗓子,鼻音也会很浓重,如果颤音太过快或者太过慢都会影响歌曲的情感表达,对作品的风格也有所破坏,演唱也会显得很费力。

结论

《爱人送我向日葵》是丁善德先生创作的艺术歌曲的代表作之一,从这首歌曲的创作和演唱的要求上看我们能够体会到丁善德先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他在歌曲创作方面非常注重从中国民族音乐中汲取养分,并能融合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因此他的艺术歌曲有着诗歌般的精致和唯美。我们在熟悉和演唱丁善德的歌曲时要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仔细研究歌曲的深层内涵,并理解透词曲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再运用一定的声乐技术,代入情绪去演唱歌曲。通过对歌曲《爱人送我向日葵》的分析,也让我们了解到丁善德先生的作曲特点,以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和写作形式。

注释:

[1]刘肖佳.论哈雷尔轻歌剧《风流寡妇》的创作技巧及演唱.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31——32

猜你喜欢

首歌曲向日葵爱人
向日葵
张傲全新单曲《爱我所爱》暖心来袭
陈曦全新单曲《不转弯》震撼发行
我的爱人
向日葵
向日葵
爱人就是爱自己
下一世,你是我的爱人
亲密爱人
超级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