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冤”之浅析
2020-11-12李未然
李未然
一、冤之释义
对于冤的阐释,有《说文解字》曰:“冤,屈也。从兔,在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清代段玉裁注:“屈、不伸也。……枉曲之意取此。”《汉书·息夫躬传》中有言曰:“冤颈折翼,庸得往兮!”颜师古注:“冤,屈也”。现代汉语中指屈枉,无故受到指责或处分的事件或情况。
二、冤的形成——蒙冤
1.赵氏孤儿之冤
《赵氏孤儿》故事起源于《春秋》,但“孤儿”原型并未在书中出现,只限于史实记述层面。而后在《左传》初具雏形,在《史记》中形成了完整的故事原型。关于这部杂剧,此剧现存的有三个版本,《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元刊本)、明代臧懋循所编《元曲选》本(明刊本)及《酹江集》本。其中影响较大的为元刊本和明刊本,明刊本多出了第五折,内容为赵孤复仇成功,而元刊本在赵孤决心为父报仇时却戛然而止。在情节发展方面,明刊本延续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始有终;而元刊本则留下了悬念。“唯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则有五折,又有楔子,此为元剧变例。”因《元曲选》的影响最为广泛以及故事情节更为完整,故此文选取明刊本作为故事的原始版本。
故事描写春秋时期晋国大将屠岸贾诬陷文臣赵盾谋反,假传圣旨令驸马赵朔自裁,屠岸贾杀戮赵氏三百余口。得知怀孕的公主即将分娩欲斩草除根,公主自缢前将孤儿托付给程婴。程婴将孤儿藏于药箱之内欲带出,被守将韩厥发现。但正义之士韩厥将程婴放出宫后,自刎而死。屠岸贾下令三日之内若不见赵氏孤儿,便将全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杀尽。程婴将孤儿带到归隐乡间的宰辅公孙杵臼处。为保全孤儿与全国的无辜婴儿,二人议定程婴舍出自己亲生儿子,公孙甘愿牺牲自身性命。程婴依计向屠岸贾告发公孙。公孙与程之子均被杀害,因此程婴得到了屠岸贾的信任继而收为门客,并认其子为义子。二十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程婴将原委托出。孤儿杀死屠岸贾,得以报仇雪恨。
造成赵氏孤儿这一悲剧的原因,首先要归于根植于传统的忠奸对立关系。赵氏孤儿于杂剧中的故事展开,正是以此为基本冲突。《说文解字》曰:“忠,敬也。尽心曰忠。”“忠”不仅指君子的修身美德,更延伸为侍奉君主的政治品格。《史记》云:“奸臣在朝,国之残也;谗臣在中,主之蠹也。”自孔子作《春秋》之始,惩恶扬善、辨析忠奸的叙述思路渐成传统,也更延伸发展于戏曲小说之中。在楔子中,赵朔的第一句唱词便是:“枉了我报主的忠良一旦休!只他那蠹国的奸臣权在手。”由忠奸对立而引申出屠岸贾奸臣形象的凸显,屠岸贾屡次谋杀陷害赵盾,派鉏麑行刺。后又训练神獒进咬诬陷赵家谋反,假传圣旨赐死驸马赵朔,造成了赵氏家族三百余人皆被杀戮,赵武生下即成孤儿的冤曲。
其次即为君主对于奸臣的偏听偏信。《赵氏孤儿》的剧情因“忠”之误解而展开,事君以忠的赵氏家族因故被晋灵公误解,酿成灭门之祸。程婴词云:“告大人停嗔息怒,听小人从头分诉:想赵盾晋室贤臣,屠岸贾心生嫉妒。遣神獒扑害忠良,出朝门脱身逃去;奈灵公听信谗言,任屠贼横行独步;”又言“正遇着不道的灵公,偏贼子加恩宠,着贤人受困穷。”由此可以看出,屠岸贾心生歹念陷害赵盾在先,晋灵公听信奸臣谗言在后,剧中虽对晋灵公有所斥责,但是君主的“不明”源于奸臣的搬弄是非,进献谗言,继而导致赵氏一家惨遭灭门的悲剧。
2.窦娥之冤
《窦娥冤》是古代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王国维评价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窦娥冤的故事原型最早见于刘向《说苑·贵德》,东海有一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她的婆婆怕耽误她的青春而上吊自尽。窦娥的姑子却以孝妇杀母的缘由告上官府,竟被锻炼成讼。于公(于定国之父)虽对此有疑议,但“数争不能得”,“太守竟杀孝妇。郡枯旱三年。”后来于公在新太守前为孝妇陈述冤情,天降大雨。
首先在经济上,指出了高利贷的剥削是这一悲剧的起因。窦娥是穷秀才的女儿,早年丧母,家境一贫如洗,靠借贷度日。去年借了蔡婆婆二十两银子,今年连本带利翻了一番,索要四十两。其父无奈,为了顶债,只好忍痛将年仅七岁的女儿瑞云送给蔡婆婆做童养媳。
其次是社会上流氓恶棍的为非作歹和肆意欺压。蔡婆婆最先吃了这个苦头。她向塞卢医讨债,反被他骗至郊外差点儿被用绳勒死。恰有张驴儿父子路经此地将塞卢医赶跑。蔡婆婆信以为真遇到了救命恩人,不料当张驴儿父子得知蔡婆婆家只有一老一少两个寡妇时便起了歹念。强行招他父子做丈夫。若是不应便也将蔡婆婆勒死。原来这是两个泼皮无赖,社会的险恶由此可见一斑。婆婆无奈只得答应。然而窦娥不肯屈从。这便酿成了一场人命官司,窦娥被诬陷为毒死公公的人。
最后是政治上,也是最关键的原因——官府的昏聩腐败、草菅人命。这个原因的最后加入,也最终酿成了这桩冤案。作者笔下的楚州太守桃杌是个十足的典型昏官。他把前来告状的人视为自己的衣食父母,先要给他们下跪。在他审理此桩案件时,根本不听被告申辩,不问青红皂白,不要人证物证,一任酷刑逼供,屈打成招,将窦娥判为死刑。
三、冤的结果——复仇
1.复仇动机
(1)为家族而复仇
解析“复仇”一词,所谓“复”就是报复;所谓“仇”,始于血亲之仇,后逐渐扩大到朋友之仇、国家之仇。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复仇被赋予了伦理涵义,其内涵逐渐由孝悌发展至忠义,复仇因此被赋予了合法性与正义性,甚至是受到赞许的。正如吕思勉先生所说“复仇之风,初皆起于部落之相报,虽非天下为公之义,犹有亲亲之道存焉。”为与自己有血亲关系的人复仇,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义务和责任。剧中围绕赵氏孤儿这一焦点,赵孤复仇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家族平反昭雪,给父母亲及赵氏三百多口人一个恶有恶报的交待,从这一目的来看赵孤显然是家族复仇。
(2)为个人名节而复仇
窦娥原本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她恪守封建妇道,孝敬婆婆,忍受着生活的痛苦和身世际遇的悲惨,打算同婆婆相依为命,相安无事的度过这一生。然而由于两个恶棍以成亲为逼迫,和婆婆的软弱服从,才使窦娥一步步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起先是对婆婆的反对和张驴儿的拒绝,张驴儿为了逼迫窦娥就范,设计想害死蔡婆婆,却误把自己的父亲毒死。张驴儿以此反诬窦娥害死公公,只要答应给他做老婆便可私休,就连婆婆也劝窦娥顺从张驴儿。可窦娥毫不示弱,在公堂之上理直气壮为自己和婆婆进行辩白。即使遭到毒打也绝不屈招,
“莫不是八字儿该载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须知道人心不似水长流。我从三岁母亲身亡后,到七岁与父分离久。嫁的个同住人,他可又拔着短筹;撇的俺婆妇每都把空房守,端的个有谁问,有谁瞅?”窦娥此处唱词道出了她内心对于独守空房的孤独和寂寞。可即便如此,她也不愿嫁给张驴儿做老婆。“我一马难将两鞍鞴。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 此番词表达了窦娥不愿再度嫁人实际上为的是守住自身的贞洁与名节。
2.复仇方式
(1)赵氏孤儿的“现世报”
赵氏孤儿的命运从出生就被注定——为赵氏家族报仇雪恨。明刊本在新增的最后一折中,安排赵孤实现了第四折的复仇构想,叙述了报仇实施的过程和善恶到头终有报的最终结果。在赵孤得知真相后先是察报了主公晋悼公,第五折一开场魏绛道出一番冤报冤的言辞,传主公之令让程勃暗中自行捉拿并对奸臣屠岸贾满门抄斩。赵孤既得君主之命,其复仇既为自己的家族报仇了雪恨,也为君主消除了屠岸贾兵权甚重的威胁。赵孤的唱词中叙述了屠岸贾最后的下场:“将那厮钉上木驴推上云阳,休便要断首开膛;直剁的他做一埚儿肉酱,也消不得俺满怀惆怅。” 所以从复仇方式的角度说,赵孤亲手将仇人杀死即完成了“现世报”。
(2)窦娥的“转世报”
因被冤毒死自己的公公而枉死,窦娥在刑场上发出了感天动地的“三桩誓愿”,发出了咒骂天地的呼喊:“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并且发出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从现实中醒悟的窦娥,不再逆来顺受,而是把悲惨的遭遇化为复仇的烈火和阴魂。她声明:“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她生前的身世和种种遭遇为死后的复仇作了铺垫。死后的窦娥变成了一个机智勇敢的斗士。
因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地位卑下,无法通过正常的复仇手段来达到目的,于是只好通过呼天喊地以及显现鬼魂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冤屈和复仇。窦娥得知自己的父亲窦天章负责巡查地方的冤假错案后,通过鬼魂托梦给窦天章。窦娥冤魂多次将自己的卷宗翻放到最上面,这才成功引起窦天章的注意,重新审理此案。窦娥屈死,复以鬼形现于人世间,伸冤报仇,最终得以平反昭雪,实现了弱者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
结语
综上,正如司马迁所说的“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元杂剧这两大悲剧都彰显出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有冤必报的思想观念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这两大故事之冤不仅仅是个人的冤屈与无奈,对于伸冤——复仇的叙述也不单单是复一己之仇,而是当时古代中国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
注释: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年,第109 页。
[2]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元句之文章》[M]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