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南·关雎》的主题解读
2020-11-12张红
张 红
《诗经·
周南·
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歌》的第一首诗,通常被认为是一首用来描写男女之间谈恋爱的情歌,主要描写的是一位男子为了追求一位女子,辗转难侧,夜不能寐,而且灵活地表现出了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追求和相思的情感。全诗语言优美,而且运用多个叠词以及章节对称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韵美感。但是这首诗歌经过广泛地流传之后,很多人有了一些其他的注解,包括“后妃之德”学说,讽刺学说,民间恋歌学说,求贤学说以及底层人士进入上层的自荐书等。这些不同的解释其实都是基于不同的时代而言,根据当时的时代角度去分析这首诗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含义,或者是人们领会出不同的含义。本文认为各个时代和各种解释综合起来主要在于这几个方面,接下来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希望能够对喜欢《关雎》的一些学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一、赞“后妃之德”
《毛诗序》中说:“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也就是说“后妃之德”。因为在古代很多人都知道这首诗,但是不知道这个主人公的姓名,更不知道他的性别,后来根据一些历史记载和推测,有人认为这个主人公是一位心思缜密而且胸襟宽广的女子,这个女子就是周康王夫人。事情的起因是周康王有一天没有去上早朝,而根据古代的习俗我们知道,君王不上早朝便是由于身边妃子的失德,这让周康王夫人觉得很是惭愧,于是决定要在众多贤良淑德的女子当中再找一个人来辅佐周康王,以免再出现君王不上早朝的现象,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是一般的人所不能做到的,然而她做到了。这首诗正是反映了她在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中的纠结与不安,然而她又不得不这样做,而且最后确实完成了。后人赞他后妃之德,她是一个楷模,冠领后宫,母仪天下,认为他是一个贤淑无妒的贤内助,在家国大事面前愿意牺牲自我的价值,换取周康王以及整个国家的安宁。另外,这也是宫中之人赞扬周康王与夫人之间相互敬重而又非常和谐的关系,此窈窕淑女,君子怎会不求。
二、讽刺学说
鲁诗和韩诗都认为这首诗是一首刺诗,是对国君内倾于色的讽刺。全诗分为三章,第一章是描述一位男子见到一位漂亮的女子,从而引发的爱慕之情以及求婚的愿望,第二章描写小伙子求婚,但是苦于没有办法,求而不得,因此朝思暮想,夜不能寐的情形,然后第三章讲的是男子幻想结婚成功,梦想成婚的欢乐场景。由于整首诗都是在描写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之情以及思念之情,与毛诗一样,鲁诗和韩诗也认为这首诗是与君王有关,但是它是在讽刺君王内倾于色,讽刺周康王贪恋女色而不理朝政,不干朝政。作为一国之君,应该以朝廷政务为重,而不是贪恋女色,日夜思念某个女子,还为此花了全部心思,这也引起了很多朝廷中人的反对,因此写下此诗,希望周康王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并且及时醒悟。另外一方面也是很多朝中臣子以此诗劝诫周康王,让他看到如今的情势已经很严重,希望周康王能够及时收心,回归朝廷。
三、民间恋歌
民间内对这首诗歌注解最多,而且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就是民间恋歌学说。大家在听到这首诗歌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一位男子在追求一位女子,而且求而不得,便日思夜想的一种思念之情和爱慕之情。全诗共分为三章,前面一章是在描述诗人切身的感受,认为要找到一个美丽而又贤淑的女子真的很难,第二章是诗歌主人公描述自己对这个窈窕淑女的追求情况,“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人巧妙地用摇摆不定的荇菜暗喻所追求的女子那颗琢磨不透、飘摇不定的心,紧接着作者又为了表达对这颗心执着追求,因此诗人用的“悠哉悠哉”来感叹这相思之夜长漫漫。最后一节是作者想念这个女子已经到达一个极点,就想象是自己在弹着琴瑟,敲着钟鼓,欢天喜地地将女子娶进家中全诗在这样的一个幸福幻境中结束,其实这整个过程都是作者的幻想,但是他让人感受到其中流露的真情实感,不禁让人心生感动。显然这种说法是最多的,而且也是大家比较容易接受的,毕竟这首诗的表面含义表达得非常明确,如“君子”、“淑女”等直接翻译过来就是要表达男女之间的故事,想到用钟鼓、琴瑟等来取悦她。
四、求贤学说
很多人也认为《关雎》中的君子即君王,而淑女其实是指贤臣或者是一些优秀的人才,而全诗所表达的都是君主为了追求有志之士而日思夜想,在经过了苦苦寻找之后终于找到,但是求而不得的这种苦闷心理其实表达了这个君王求贤若渴,整个心态在求得贤臣之后,又以“钟鼓乐之”、“琴瑟友之”来表达自己的愉悦。这种观点认为《关雎》是一首披着情诗外衣的诗,人都有爱,发乎于情,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表,而有的人立志于心,心之所志,发言为诗,诗经中的诗和志,志和情都是这样。《关雎》中所表达的志就是君王对人才的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甲卷后本古秩书》认为关雎是希望思念爱慕之情来比喻对人才的尊重渴望之情,而且这本书是战国末年的抄本,说明战国时期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按照将淑女比作人才的思路来理解《关雎》的。
五、底层人士的自荐书
古代很多诗人会将会将自己比喻为女子,认为女子高雅纯洁,作者在诗中以女子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一些情意和感受,就如屈原也经常以香草美人自称一样,很多人认为《关雎》对这种风气的形成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关雎》本身是想借助男女之间的爱恋来表达自己想要进入上层的心意,这也是对一种底层人士对上层生活的向往,因此会经常认为自己的生活太过苦闷,而且找寻不到进入上层生活的渠道,从而会产生一些忧郁的心情,让自己每日每夜难以入眠。生活的苦楚加上对未来的希望渺茫的双重压力让诗人不禁会幻想,今后自己的愿望实现了,进入自己想要的上层生活当中,接下来的生活中有琴瑟,有钟鼓,多么和谐又唯美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另外,“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从诗歌中可以得知,主人公家中有琴瑟、有钟鼓,这可不是一般的家庭所能负担得起的,因此这再次论证本诗可能是为了描绘的一种贵族阶层的生活,而非简单地描写男子和女子之间的爱恋,从而表达出自己对这种上层生活的爱羡,并希望将来有一天可以进入这样的上层阶层生活。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周南关雎这首诗表面上是一首描写一个男子追求女子的爱情故事,并且描述出了在追求这位女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挑战,以及幻想追求到这个女子之后的生活场景。但是事实上,经过这首诗歌被大家广泛地传阅之后,很多人读出了不同的含义,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主要的说法包括认为这是为了称赞“后妃之德”,称赞周康王夫人的德行很好,或者是有人也说这是为了讽刺周康王内倾于色并因此不理朝中政务,或者说这是君主对贤才的追求以及表明了这位君王对人才的珍惜与渴望,又或者也有人说这首诗歌是为了描述底层人士想要进入上层阶级的生活,通过女子的口吻来表述这个故事,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能够传达出自己内心迫切的想法,并以此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进入这样的上层阶层生活。总之这些不同的说法,其实都是依据他们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的,或许还有其他的一些看法,本文希望通过以上的总结,能够为研究《诗经·
周南·
关雎》的学者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