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沉重的翅膀》的对话性

2020-11-12孙冬迪

鸭绿江 2020年15期
关键词:对话性翅膀小说

孙冬迪

《沉重的翅膀》作为新时期的改革文学作品,问世之初获得了巨大的关注与争议,争议往往集中在作家的政治立场和塑造人物时政治倾向是否坚定的问题上。张洁曾表示《沉重的翅膀》的社会意义大于文本意义。时过境迁,当下作品的文本意义突显出来,更加能够看清人物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与辩难。

复调,或称“多声部”,巴赫金认为,过去的小说是受到作者统一意识支配的独白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则是“多声部性”的、“全面对话”的小说,即复调小说。这种小说的特点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在《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的修订》中,巴赫金将以对话为基础的复调小说的基础特征归纳为主体性、对话性和未完成性。

在《沉重的翅膀》中,作者重点在写思想,不甚注重动作描写或者外部环境描写。对人物的思想进行全面剖露后,叙述者又站在了更深远的位置上发出了另一种声音,这两种不相融合的声音的对话使文本呈现出驳杂、繁复的状态,也让读者对人物有了多重的理解。

作品中的主要女性人物是女记者叶知秋。作为中年女性知识分子,叶知秋不重视外在,追求内在,有着柔软的内心和高贵的灵魂。她对未来、对社会发展抱有乐观的态度。叶知秋的养子莫征就像是叶知秋的反面,他们有着同样悲惨的身世和经历,同样柔然的内心和高贵灵魂,但他们对未来对人生抱着不同的态度。二者的对话是作者思维的两面。莫征和叶知秋关于社会的关心,对于未来发展的探讨,是两代人的交流,也是作者内心真实疑惑的外露,是两种想法的呈现。“难道他们那一代全是这个样子吗?差不多!唉,他们那一代,是多么善良,多么轻信,多么纯洁而又多么顽固地坚守着那一套陈腐的观念的一代啊!”这是作者站在年轻一代的角度上反观“他们那一代”,对自身命运和处境展开的反思与探索,反映出作者的思考,是文本对话性的表现。

作品中由郑子云的女儿揭示出郑子云在婚姻中的失败,再由田部长揭示郑子云政治上的失败,留给叶知秋的任务是引出郑子云的出场,并展示出其强大的个人魅力和思想深度。由此,叶知秋对郑子云的欣赏是顺理成章的,而正因为叶知秋对郑子云认识的局限,使得叙述者在批判郑子云的时候也批判了叶知秋,在否定郑子云的同时也否定了叶知秋。

作品中“改革”人物代表的郑子云,作者着力将其塑造成一个时代的理想品格,一个改革的精英分子,然而他在婚姻生活中的虚伪,在个人生活中的痛苦,面对困境时的软弱,无疑削弱了这个人物身上原本应该有的光芒。郑子云的软弱表现在,他对于困难的所有抗争都停留在口号上,没有落实到切实的行动中。他对待政治上的对手,只能提出空洞的说教,没有强有力的措施。作者在写作时“带着极其欣赏的笔调所表现的那种依靠把现实关系简单化而获得的单纯的坚定,并非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理想品格。”从文本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社会建设的热切期望,对改革人物的热切呼唤,对婚姻与爱情合一的热切盼望。但这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未来的盲目希冀,对于人物软弱的认识不足。同在作者笔下,叶知秋看不清郑子云这个人物的人格外在魅力与本质软弱之间的差距,看不清想象与真实、理想与现实、口号与行动的区别,叶知秋在此岸上眺望彼岸,郑子云这个理想人物在重重迷雾中若隐若现。

这种塑造手法让人物变得更加立体,性格层面更为丰富,更具层次。郑子云的灵魂上的辩难,一个郑子云渴望自由,一个郑子云要维持假象,显示出文本是开放性的,也是对话的。他的灵魂越痛苦,他就越想逃离,而外界越发需要他维持痛苦的假象。这种精神上的两难境地,最终使他身体不支。结尾的开放结局,作者无法回答的不仅是改革走向的困惑,双方势力的较量结果如何,作者同样无法回答郑子云这个人物面对困境,最终将如何选择。他继续维持无爱的婚姻,面对他不再爱的夏竹筠,在外界面前伪装恩爱的假象,还是勇于突破外界和内心的种种限制去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这显示出文本的开放性与对话性,体现了张洁小说创作中的复调。

猜你喜欢

对话性翅膀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无脚鸟』枕着翅膀睡觉
《海浪》的复调特征解读
论摘要语篇的对话性与人际意义构建
高中历史对话性课堂的构建
EFL/ESL课堂LC1与LC2的跨文化对话性
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