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兼具深度與温度的表達
2020-11-12聶友軍
聶友軍
按照叢書主編王曉平先生的設想,“中外文學交流志傳”高舉相容并蓄的包容性大旗,涵蓋多個學科領域,跨越東、中、西的地理區隔,亦打通時間維度上的古今之别,是一個極具雄心的出版計劃,令人神往。
要出版這樣一套既嘉惠學林又能得到普通讀者青睞的叢書,追求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表達,理應成爲撰著者的理論自覺與方法論中的重要一環。“深度”確保撰著的價值性、學術性與創新性,“温度”有助於體現撰著的趣味性、可讀性與影響性,二者的有機統一是理想與情懷的體現。知易行難,却并非不可企及。
既有深度又有温度首先是對表達方式的要求。建基於文本細讀基礎上嚴格的原典實證,對具體個案進行學理性的闡發,通過一個個“小結果”的積累最終達致可能會做出的“大判斷”,或許最終并無“大判斷”,亦不見得是缺憾。在確保知識性、學術性的同時,努力追求行文的可讀性、耐讀性,并葆有一定的趣味性,在表達方式層面就達到了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要求。
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同時也是對表達效果的要求,以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與普通讀者共同接受爲檢驗標準。深度并不必然意味著學究氣與八股腔,而更强調明確的問題意識、科學的研究方法、論證的可接受度與行文的邏輯自洽性。温度不是高頭講章式的冷漠,不是曲高和寡的清高,也不是脈脈温情的泛濫;而是出於對研究對象的同情之理解,也出於對讀者的敬畏與負責任。
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最終落實到撰著宗旨上來。舉其大者,以下三個方面或可提示具備可操作性的進階路徑:
一、 人文情懷。以中國百年莎士比亞接受史爲例,自晚清被譯介到中國以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學人不斷翻譯、閲讀和詮釋莎士比亞;同時,莎士比亞也爲中國文學、文化與思想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資源。莎士比亞的傳播與接受已然内化爲我們文化的一部分。莎士比亞不僅屬於英國,也屬於中國。百餘年來,他的作品與思想被中國文人、學者、演藝界乃至普通百姓接受和傳播,甚至在我們的歷史變革、社會轉型、思想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梳理中國百年莎士比亞接受史,一方面需重點關注莎士比亞思想中寶貴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要着力體現研究爲人生、爲人民并飽含現實關懷的人文情懷,避免將研究對象置於冷冰冰的手術臺上,以解剖刀式的冷静進行條分縷析。
二、 思想史維度。百年來莎士比亞在中國常讀常新,一方面在於其不朽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則是譯介者、解讀者、闡釋者將其與中國傳統與現實需要相契合的努力使然;此外,中國文學界、戲劇界、研究界與普通讀者自主取捨的餘裕,也是頗值得關注的層面。在這個意義上,梳理中國百年莎士比亞接受史,對“接受”的分析必須兼及接受的社會的、歷史的、文化的語境,俾使研究具有思想史的維度。
三、 通觀圓覽的視角。中國人對莎士比亞的興趣并不局限於對其作品的譯介,西方學術界的莎士比亞研究成果也是中國學者關注的焦點,中國人對這些研究著作與莎士比亞原著一樣興趣盎然、悉心探究。因而中國百年莎士比亞接受史的研究,自然呼唤通觀圓覽的視角。應致力於内部研究與外部研究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配合,文本解析與現實觀照相聯繫,文學感悟與美學提煉、社會學分析相統一,以期對研究對象的呈現更加立體、多元、全面、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