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号与身份:社会边缘性的影像写真

2020-11-11刘佳人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符号个体

刘佳人

摘 要:《十七岁的单车》是导演王小帅的重要作品,是对社会底层普通人的写照,聚焦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朴实的影像风格中,承载了当下社会消费性关系对符号生产的意义,从边缘人的身份认同与寻求中,再现了符号对身份的生产与消解。

关键词:个体;符号;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J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0-00-02

中国第六代导演集体经历了艺术创作从新生到成长,从“地下”到“浮出地表”,创作从边缘向中心迁移的历史,构建了他们自身的多重文化身份属性。因而,在他们的影片中,“被表述层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表现题材,在“表述层面上”,他们以实验性的精神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新的艺术表现方法和视觉经验。在电影语言形态、电影兴趣的美学追求上,呈现出影片人物不再肩负更多的社会使命和历史责任,在人物遇到精神、成长上的选择时,更多展示的是一种人物真实面对生活的“原在感受”,没有宏大的理想追求,只是充满了瑕疵的个人生活体验。本文以王小帅作品《十七岁的单车》为影像文本,分析符号在当下社会中存在的意义。

一、符号与身份的关联

社会关系中的人,通过符码语言的意义,即可获取他人生活方式、生存需要及其社会地位等信息。不需要理解他人,只需在社会识别记号体系中,寻找相对应的符码标志就可判断他人的相关信息。因此,社会需要的是有区隔标志的符码,而不是温情。影片中,虽然整体的基调是表现青春、展现爱情,但是温情却处于缺席状态。青春和爱情的懵懂都只是一种形式的模仿,没有温情的支撑。所以影片主人公小贵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没有朋友的出现,杂货店的老板也仅仅是一个引导者,从没有介入过小贵的生活空间。被家庭孤立的另一个影片主人公小坚总是一个人行走在四合院老屋的房顶围墙上,短暂的爱情也建立在单车的价值判断上,朋友也是单车带来的外部世界的一部分。

在两个主要人物的身上,青春和爱情都是外部因素的产生,看似有情,但是内心的孤寂却是无情。就如当下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只需要外界的符号标志,就可以判断一个人,而不需要理解的情感。影片开头第一个近景镜头把快递公司所招聘的人员置于被看的地位,同时画外音以询问的语气问到“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干什么工作”“挣多少钱”。名字、来源地、干的工作、挣钱的数目,这些信息所透露出来的符码是这些被看人物的身份归属。“到北京来的”与“北京人”之间产生的身份差异,构筑了影片特殊的个体体验。“到北京来”的边缘人与处于中心的“北京”城市人,二者之间差异的产生是由于身份属性的不同引起的,但差异本身又指向身份的属性。

如鲍德里亚在其思想体系中所展示出来的符号世界一样。“在符号社会里,一切都按照符码的模式来再生产自己,现实正是符码复制的结果,这是比真实还要真实的社会,是‘后现代的社会。在符号支配一切的社会中,原型没有了,起源失去了其合法性地位,‘真实本质上是根据符号模拟出来的结果[1]。”“原型没有了”,“真实”也成为一种拟象,那么谁是处于“北京”城市中心的人,谁又是“到北京来”的边缘人呢?这些以中心人物出现,站在摄影机背后质询“到北京来”的边缘人时,他们同时也在质疑自己“真实”的“北京”中心人物的拟象身份。因为“北京人”不再是“北京人”,只是具有“北京人”符码标志的人组织起来的“北京人”。

影片中,快递公司老板对新进人员进行了一番教育,其话语信息是“给你们洗了澡、理了发、换了新工作服,你们代表了我们公司的标志”。这段话语信息中传达出来的是“按快递公司标志的要求,给这些新进人员洗澡、理发、换衣服”。即是说衣服和人物形象符合快递公司的符码要求,他们是按照符码模式被生产出来的,同时也成了符码的符码。在被符码化,同时也生产符码的过程中,符码失去了起源的合法性,原型没有了,因而对边缘人来说,当他们按照中心人物符码生产着自身时,他们在失去其边缘人的身份属性,同时也生产着其谁也不是的边缘属性。

在影片人物小坚的身上,通过他的家庭再现了他边缘属性的处境。重组家庭中的小坚,父亲既是自己的父亲,同时也是他人的父亲。母亲与妹妹既是母亲与妹妹,又不是母親与妹妹。处于模糊性亲人关系中的小坚,“母亲”“妹妹”仅仅是因为家庭这个形式而变成了母亲、妹妹。影片中,母亲这个人物始终没有正式出场,而是以符号作为“母亲”出现,存在于父亲的话语中。父亲对母亲的转述、小坚与母亲之间的距离,揭示了小坚与家庭的距离。另外,父亲为了不是“妹妹”的妹妹所花费的金钱与父亲对小坚承诺买单车而没有兑现,二者之间的对立使得小坚被家庭所抛弃,而他又通过拒绝妹妹,拒绝了家庭。小坚在家庭中边缘性的处境,在与母亲这个标志家庭中心人物的符号之间的距离中被放逐,这是抽象的放逐距离,而妹妹的学费与买单车花费的矛盾是小坚被家庭放逐的具体体现。

二、单车的符号意义

边缘性身份处境中的两个主要人物,都想要获得主流中心人物的认同,必定要通过与主流中心发生关联,获取认同途径,所以单车成为他们与外界主流中心的联络工具。单车所制造的身份光环、带来的交换价值能够弥补他们边缘性身份的差异。

整部影片中单车都处于一种交换价值体系之中。首先单车存在于小贵与快递公司之间的交换价值体系中。单车作为快递人员的工作工具,小贵必须以其劳动价值换取单车的价值,以二八分账的形式换取单车六百元的经济价值。单车作为小贵与快递公司之间的价值交换,是影像本身的意义。

单车影像深层意义的交换体系是小贵与生存之间的价值交换。单车为小贵带来的是城市生活的基本保障,并且也是小贵生产其“中心人”符码的工具。小贵只有处于单车与生存的交换体系中,才能保证其“中心化”符码的生产,改变其边缘性身份的属性。因为在“交换价值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1]。”因而,当小贵的单车丢失后,小贵对找单车所表现出来的执拗,其深层原因在物的社会关系中,当物丢失后导致社会关系的断裂,人的能力丧失。对小贵而言,这种断裂和丧失导致交换行为的终止,交换双方不再产生符码意义,而处于交换体系中的小贵也无法在消费单车换取交换对象的过程中,获得自身自主性中心化幻觉的满足。当他一直认为“这是我的车”的时候,他坚持的不仅仅是车的经济价值,他守护的是想要改变其边缘性身份属性的生存之道。

单车所处的另一层交换体系是在小坚的生活中。“拥有,从来不是拥有一件工具,因为用具会将我带到外部世界;拥有的永远是从功能中抽离出来的物,……,所有被拥有的物都参与同样的抽象的功能化过程,而且因为它们都只能指向主体,才能成为相互指涉。于是它们便构成了一个体系,主体便透过这个体系塑造一个世界,一个私人的整体。当物作为功能物出现时,它隶属于主体对外部世界进行的实践性整体化,而当物作为私人物被拥有时,它隶属于主体在外部世界之外,通过对主体自身进行抽象的整体化私人世界[1]。”小坚在家庭生活中情感、尊重、身份的缺失,通过单车带来的外部世界可以得到弥补,因而在小坚的交换体系中,单车换取的是情感、尊重、身份。

对小坚而言,单车不再是一件具体的消费物,物的使用价值被消解了,凸显的是其象征价值,是单车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身份。单车以其存在的特殊性划分了单车拥有者身份的特殊性,单车成了身份区隔的符号标志。影片中,小坚骑着单车才有勇气去见喜欢的女孩,而女孩的第一句话是:“这车不错”。小坚通过单车所带来的身份体系塑造了一个世界,一个私人的整體。在这个私人整体的世界中,单车既生产身份体系,又标志身份体系。

单车在小贵与小坚不同的交换体系中,生产着不同的符码意义,满足了不同身份的需求,同时也构筑了不同的身份符码标志。对二者而言,单车在各自的交换体系中产生着与交换体系另一端的符码价值,因而影片在结尾处设置了交换体系两端之间驱动性生产断裂的影像。先以小坚告诉小贵以后不再需要单车,使得单车在小坚的交换体系中消失,交换体系因而在小坚的生活中发生断裂。后以小贵因被误认为是小坚的同党被打,同时单车被砸坏,小贵只得扛着被砸坏的单车穿过人行道,使得单车失去了人给予的驱动力而停止转动,从而导致单车退出小贵的生活交换体系。因为人载单车,相反的驱动力使得单车在小贵的交换体系中失去其功能,而无法再产生价值。

单车这种需借助外力转动的物,其转动只具有当下性,没有历史的过去,也没有时间性的未来。如影片展示的小坚与小贵各自不同的交换体系一样,它们呈现出来的也只有当下的需求性。在交换体系中只有两端价值互为驱动才能产生意义,任何一方的反作用或者断裂都会导致交换体系的瓦解。交换体系的崩溃,对小贵和小坚而言,其带来的连锁反应是边缘身份的确认与被主流中心的再次抛弃。

影片除了通过两个主人公的影像书写了社会边缘人物的写真之外,在对城市人进行模仿的农村小保姆的影像中也注入了这样的情感关注。当小保姆穿着一身红衣、一双红鞋出现在胡同里时,镜头特写定格在一双走在影子上的红鞋子。红色高跟鞋作为城市女孩的象征物,穿在了小保姆的脚上,并在这双红鞋子的脚下留下了长长的身影。影子直接出现在镜头中,增强了影片边缘性的主题指涉。影子模仿的是保姆,保姆模仿的是城市女孩,模仿的层层递进质疑了保姆个体存在的合法性。这些去中心化的边缘个体,在层层的模仿影像中,被延异在城市空间中,最终消失在日常生活里。影片结尾处小坚消失在小贵无声的反抗中,小贵扛着被砸坏的自行车游走在城市的街头,影片没有对人物去向作交代,以“开放”的消失,延宕的情感,回应了“十七岁”。

王小帅在《十七岁的单车》中,用影像阐释了社会关系中符码的日常生活化,揭示了符号的身份标志物和划分身份标准的含义。当下社会,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自然关系,演变成了以物为标志的社会关系,而影片通过再现这种以物为中介的社会关系,展现了在社会中追求认同,但又被认同本身的非直接性、距离性所排斥的过程,更为深刻地揭示了“异化”的人与人的距离。

参考文献:

[1]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境到符号之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符号个体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