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世价值”渗透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的困境及策略

2020-11-11苏贵斌

关键词:普世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

摘要: 自由平等人权是资本主义国家宣扬的“普世价值”,其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利益,为霸权主义掩饰和服务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破除“普世价值”思潮在高校渗透的关键课程。但新形势下,在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及体制机制等方面仍面临困境。提出要充分发挥教师对错误思潮批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入对话式教学方式,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强化集体备课制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增强教学效果;加强党对课程建设的领导等对策。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世价值;渗透;困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文化占优势地位的背景下,打着“人权外交”的旗号,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宣扬自由、民主、人权等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但是一涉及到本国内的自由、民主、人权问题却熟视无睹。这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双重标准和“普世价值”的虚伪本质。显然,“普世价值”是一种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经济侵略和霸权主义掩饰、服务和辩护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三重逻辑》(JAS19634)

作者简介: 苏贵斌(1990-),男,福建安溪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普世价值”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传播反社会主义的价值思潮,以此抹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破除“普世价值”在高校的渗透,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校思政课应对“普世价值”思潮渗透仍存在着一些困境。因此,切实加强高校思政课有效应对“普世价值”思潮的渗透,已成为新时代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

一、“普世价值”的本质及危害

“普世”原本是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使用的一个宗教概念,意指普天之下的人。之后被运用到哲学、政治学等其他领域,并逐渐把某种普遍认同的观点或现象称为“普世价值”。[3]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所以,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关系的破坏、观念的形成都是不断运动的。” [4]可见,价值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普世价值”。长期以来,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他们所演绎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鼓吹为“普世价值”,并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宣传,但一涉及本国内的自由、民主、人权问题却熟视无睹。因此,“普世价值”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利益,干预破坏他国内政,为霸权主义掩饰和服务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陷阱。普世价值所宣传的自由、民主、人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价值,而是为了宣扬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企图以自由、民主、人权为幌子掩盖其险恶政治野心,带有明显意识形态斗争性的西方价值思潮。

“普世价值”思潮通过文化交流、学术活动、大众传媒、突发和重大事件等途径对我国高校青年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5]第一,“普世价值”思潮会动摇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当前,青年学生所学习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理论知识很大多部分来自西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理论传播和价值观输出方面占据优势。这会在长期的传播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更崇尚西方的理论,并对价值观形成造成影响。同時,若没有很好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那么对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在话语阐释方面就存在不足,缺乏行之有效的批判说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动摇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第二,“普世价值”思潮会弱化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功缺乏相应的概念、理论、观念去阐释,尤其是缺乏哲学层面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建构,难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的合理性和必然性。[6]“普世价值”凭借其文化影响力的优势在高校进行渗透,这会导致青年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最终淡化了社会主义信念。第三,“普世价值”思潮会疏离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以西方为中心构建的价值体系标准下,中国的价值体系处于弱势地位。“普世价值”思潮强调个性和自由,会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最终导致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受到一定的冲击。

二、高校思政课在应对“普世价值”思潮渗透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7]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破除“普世价值”等各种错误思潮渗透,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有助于青年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认清“普世价值”的虚伪本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飞速发展,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由于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一些青年学生受到“普世价值”等各种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信仰缺失,价值观偏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破除“普世价值”错误思潮,防止掉入西方意识形态陷阱的理论武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专门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课程。它能够帮助青年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帮助青年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分析“普世价值”,透过“普世价值”“漂亮的外衣”,认清其虚伪本质,旗帜鲜明地抵制资本主义国家的错误思潮,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二是有助于青年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掉入资本主义“普世价值”陷阱。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宣扬“普世价值”,用价值观念的大棒对不顺从他们的国家进行打压。因此,我们要树立起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进行抵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价值表达,是维护国家团结和谐的重要稳定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青年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价值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抵制西方“普世价值”思潮。要把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而高校思政课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和实践教育,能够正确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坚守社会主义价值立场,让青年学生具有更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是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正面抵制“普世价值”渗透。青年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保障。当前,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一些青年学生存在信仰危机,道德缺失,爱国情怀不深等问题。高校思政课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等,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引导青年学生立德立志,树立社会主义远大理想,胸怀社会主义爱国情怀,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强化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使青年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矢志不渝地围绕党中央周围,听党话,跟党走。帮助青年学生正面抵制西方“普世价值”思潮等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保持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三、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应对“普世价值”思潮渗透的困境

(一)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弥漫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空前挑战。如果不对错误思潮进行正面批判,不愿亮剑,任由泛滥,那么,极有可能撼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工作者,对正面批判错误思潮,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使命。然而,一些教师自身理论水平有限,不愿加强学习,不会很好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解释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这就会影响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一些思政课教师的政治信仰也存在不足,没有坚守好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社会主义的信念,面对西方“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没有进行旗帜鲜明地抵制和批判,反而是任其自由。这最终会导致“普世价值”思潮在高校中泛滥自由,严重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养成。还有些教师盲目崇拜西方制度,在课上公开丑化我国社会制度和道路,把国家在发展建设中的一些矛盾无限放大,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公开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的缺陷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已过时等话语。这对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产生相当程度的不良影响。

(二)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破除“普世价值”的理论武器。只有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看清“普世价值”错误思潮的本质。但当前,高校思政课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还没做到入脑如心,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掌握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教材,尤其《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受欢迎程度较其他课程要差一些[8],内容比较晦涩难懂,结论性较强,过程阐释较少,这就对教学方式方法提出较高的要求。一些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只是照本宣科,千篇一律,缺乏互动交流,没有根据當下青年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和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疑问,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解答。这使得学生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复杂深奥,难学难懂,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和排斥心理。同时,当前思政课还缺乏实践教育。学生没有走出校园,教学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没有通过实践教育使学生深刻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内涵,基于教学方式方法陈旧,缺乏创新的原因,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成效相对不足。

(三)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新颖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拓宽了青年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思想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因此,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显得越来越重要且迫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吸收了世界文明成果,能够为抵制“普世价值”提供价值遵循和思想武器。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培育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一方面,缺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和价值认同。部分青年学生没有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同时也未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作用。没有形成坚定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知”,更在于“行”。一些青年学生只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停留在理论认知表面,而未内化于行。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实践中,没有自觉奉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当前高校思政课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还不够深入,没有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面的教育。因此,丰富教学内容是当前高校思政课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四)课程体制机制问题仍未破题

体制机制障碍是制约高校思政课长效发展的重要因素。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一些地方的高校思政课体制机制问题仍未破提,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地方的高校思政课未受到重视,存在被“边缘化”的现象。例如,一些地方的高校存在缩减课时的现象,把本应安排在思政课的课时另作其他专业课使用,或是以社会实践充当课时。且所谓的社会实践并未有效实施,仅仅是学生的自由活动。一些高校领导对思政课建设不够重视,没有深入到学生课堂带头上好思政课,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对于那些思想认识不足,理想信念淡薄,深受“普世价值”等各种思潮影响的学生,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纠正机制。同时,在教学管理上,未形成科学、规范、合理的管理体系、集体备课制度以及夸学科和夸专业的交流研修机制,未制定好有利于高校思政课课程长远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学生的评价上,只是唯分数论,未形成多元化、系统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在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引进、社会支持上都弱于其他专业课的发展。此外,社会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未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的作用,未创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

四、高校思政课应对“普世价值”思潮渗透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教师对错误思潮批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应对西方“普世价值”思潮渗透,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教师对错误思潮的批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旗帜鲜明地抵制“普世价值”等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遴选机制。采取各种途径,拓展选拔思维新颖,视野宽阔,有信仰、有情怀、纪律严、人格正的青年教师。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用政治的眼光看待问题,用专业的理论和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和赢得学生。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对“普世价值”思潮批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敢于亮剑,正面抵制“普世价值”思潮。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崇拜西方“普世价值”,政治立场不坚定的学生,要进行特殊对象的思想教育,及时有效的予以纠正。最后,要不断发挥教师抵制“普世价值”思潮的创造性。通过采取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反“普世价值”思潮渗透的教育。例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主题教育、文体社团活动、课余竞赛、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研究等形式,深刻揭露“普世价值”思潮等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面纱,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其进行科学正确的批判,让学生充分认识“普世价值”思潮的虚伪本质和严重危害,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二)引入对话式教学方式,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破除“普世价值”错误思潮渗透的理论武器,但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比较复杂深奥,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对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有更高的要求。为此,要不断创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拓展课程教学的多元化方式。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知识灌输,克服唯理论教学的弊端,转为教师学生之间互动式、对话式的教学新方式。对话式教学“在教学理念上实现从“文本本位”向“问题本位”,从“单向灌输”向“平等对话”, 从“单兵作战”向“团队攻关”的转变。”[9]要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注重对话教学中的思想引领。此外,还可以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课堂讨论、微电影、辩论赛、情景剧、社会调查等。引入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借用当前最新的的形势热点问题,针对学生关心的难点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读。当下的青年学生是网上成长的一代,赢得了互联网,就赢得了学生。可利用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网络教育等互联网渠道,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图片、视频、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用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效果。同时,要把课堂教学与主题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赴教学实践基地现场教学和实践考察,以社会调查、论文撰写、微视频拍摄等方式,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有效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集体备课制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增强教学效果

“集体备课是以集体之合力,共同完成教学准备工作的一种形式。”[10]它能够取长补短,共享资源和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同时,还要注重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增强教学效果。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遵循,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和时代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一方面要加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文化底蕴、实践基础和精神力量等方面科学阐释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让青年学生充分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本质和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存在着本质区别,但对青年学生容易产生混淆和误导。因此,必须从理论渊源、精神内涵、实践目的等方面全面廓清二者之间的差别,深刻揭露“普世价值”在高校渗透的政治目的和别有用心。另一方面要让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行,成为青年学生日常的行为准则,形成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鲜明地抵制资本主义“普世價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四)加强党对课程建设的领导,不断深化课程体制机制改革

思政课体制机制弊端是阻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要加强党对课程建设的领导,充分发挥高校领导干部在思政课建设中“领头雁”的作用。高校领导干部对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职责,要加强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领导干部要把思政课建设工作摆在高校工作安排的重要位置,要经常深入一线,带头给学生上思政课,用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人生经历感染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思政课活动,关心关爱学生,解决好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遇见的各种问题。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让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对接,建立思政课实践活动基地,切实增强思政课的社会支持。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和跨学科交流研修,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交流教学经验,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能力。要不断完善思政课建设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教师的评聘和绩效考核体系。严把政治关、师德关和业务关。加强思政课教师激励机制建设,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制定科学合理的不合格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加强思政课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备课能力。

参考文献:

[1] 金民卿.以马克思主义的普世价值思想破解普世价值论的幻象[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03):1-9,89.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72.

[3] 汪亭友.“普世价值”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222.

[5] 秦晓华.“普世价值”思潮在我国高校的渗透:路径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8(06):61-65.

[6] 任成金,潘娜娜.西方文化输出及其对我国文化自信的影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2):114-123.

[7] 张烁.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2019-03-19(001).

[8] 陈永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5(09):45-48.

[9] 杨林香.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式教学改革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4(11):51-54.

[10]刘传春.坚持集体备课制度 促进“概论”课程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6):45-46.

联系方式:

手机:18059082542

邮箱:627251127@qq.com;sgbin468@163.com,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李苑6#116。

猜你喜欢

普世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
跟踪导练(一)
以书之名:《岛上书店》叙事中的虚构与真实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普世价值”正在失去秀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儒家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西方“普世价值”注定只是“南柯一梦”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