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2020-11-11杨希葳黄淋云
杨希葳 黄淋云
摘要:内涵式发展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所需,也是地方高校提升自身学术水平与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机遇。基于此,借助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在提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基础上,探讨了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困境,即个别“生态主体”参与度不够、“生态位”趋同化、制度建设未科学化与创新化。地方高校为真正实现内涵式,需要立足于自身,不断强化多元“生态主体”的参与度;从找准办学定位、建设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出发,找准自身的“生态位”;从完善以领导为核心的监督体制、地方高校领导的教育培训制度出发,健全高校领导体制,加强制度建设。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
作者简介:杨希葳(1988-),女,汉族,福建莆田人,本科,莆田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黄淋云,1991,女,汉,福建莆田人,博士,莆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区块链。
随着扩大规模数量的外延式发展模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以双一流建设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式发展应用而生,并且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进程。为此,地方高校不仅要思考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发展困境,探索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出路。就目前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出路的探索而言,绝大部分的探索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因此需要借助理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达到探索过程中盲目性和风险性减少的目的。同时,当前的生态学理论不只被用于动植物领域,还被用于研究教育领域的各种问题。而且,随着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越来越多,教育生态学成为研究教育问题的重要视域,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了解决方向。加之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重新从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仔细考察地方高校的发展,寻求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最佳出路,显得十分必要。
一、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概述
1976年,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一词。步入21世纪,教育生態学的研究日渐兴盛。[1]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交叉的学科,旨在以生态学的角度研究教育问题、发现教育规律,为教育研究提供一个崭新又独特的探索视角。这也使教育生态学以其独特的视角,活跃在教育的各个领域。
1.基于教育生态学研究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地方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可以为高校发展提供崭新的视角,还可以有效解决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其一,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亟需用一种新的理论视角解决。发展是由矛盾引起的,说明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处理矛盾的过程。同理,内涵式发展作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的内涵发展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或者问题。此时,问题的解决成为促进高校发展的主题。但当下诸多研究从各方面讨论了问题产生的缘由和问题类型,对如何解决问题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谈之无新意,大部分都是粗浅的解决途径分析。因此,打破常规,从一种新的理论视角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成为急需的解决方向。其二,虽然这些问题多而杂,却体现出一定的共性。有学者从学生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完善、教育标准、价值要求等方面对高校内涵式发展问题进行论述,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问题,但是问题再多再杂,究其根本,都是产生于高校的内外部环境中,都是因为其中的平衡被打破造成的。而地方高校想要维持内外部环境中的平衡,发现、分析、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有必要借助生态学的理念。这是因为从生态学视角来看,可以把地方高校当成一个复杂的、有机的生态系统,研究地方高校的诸多教育问题,就是研究该系统中各“生态主体”是如何协调一致的。因此,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探究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2.基于教育生态学研究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可行性
之所以可以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探究高校发展,是因为教育生态学和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回归内在不谋而合。发展作为高校的主题,其发展方式大致经历了四个代表性阶段,即以学习欧美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为主要特征的“模仿式发展”、以追求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以“211”“985”工程起领头羊作用的“非均衡发展”、以“双一流”建设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式发展。由此可知,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追求数量过渡到追求质量,从寻求外界的帮助到回归自身获取发展的动力。而高校内涵式发展强调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从事物的本质属性出发,追求内在性的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即从学校内部深挖,重视教育理念、文化及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把教育目的即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放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位置。进一步说,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互相影响、互相依存,单独考虑其中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是不对的,应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因此,教育生态学关注的重点不应仅仅是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或与教育相关的生态环境,而应是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生态环境共同构成的教育生态系统,其目的在于达到教育生态的平衡,而这种平衡是从整体而言,由内部各部分协调平衡的发展,最终达到教育系统的整体发展。究其根本,教育生态学回归自身、协调内部矛盾、寻求发展的理念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回归内在、回归本质,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为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研究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可行性。
3.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由基于教育生态学探究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可知,从教育生态学视域探究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是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必然趋势。基于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指运用生态学理念在结构、功能与运行状态等方面对地方高校进行平衡性的构建,同时兼顾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整体化生态系统。换言之,地方高校的发展要建立在整个系统内部平衡稳定的基础上,且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不断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断地需要调整到稳定状态。每个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都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都需要全面、联系、公开地思考问题。[2]
二、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困境
当前,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面临的问题日益凸出。从教育生态学来看,影响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问题,即影响地方高校生态系统平衡性构建的问题,可从“生态主体”的参与度、“生态位”的趋同化及制度三方面进行探讨。
1.个别“生态主体”参与度不够
地方高校教育生态系统由内外部环境及环境中的各类主体等主要成分构成。内部环境是高校的自然环境,外部环境是高校的社会环境。内外部环境中充满各种“生态主体”,首先需明确“生态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高校内部生态环境的教师、学生、其他工作人员及校外生态环境中的政府、公众、学生家长、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其次,这些主体在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即在时间、空间上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这个位置需要主体不断参与生态系统,在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中得以发挥、实现。但如今,地方高校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主体”参与度不够,尤其是学生、公众、企业等主体。学生总是被当作客体对待,不能以主体身份参与到高校事物管理中,发挥其主体作用。而公众也总是以局外人的角色出现在高校生态系统中,未能真正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其中,从自身角度出发,对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出有见地的看法。其实公众不仅可以在社会中担任相关职务,又可以活跃于高校事务管理中,而公众的这种特性赋予他们可以从社会角度为高校发展提出新颖的看法。企业一般很难参与到高校的发展中,但实际上,企业应是高校产出人才产品的直接“体验者”,更能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水平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但这些“生态主体”想要在自己的“生态位”上为地方高校教育生态系统发挥自己的作用,即参与地方高校教育生态系统,发挥主体作用,却因为地方高校的观念陈旧、执行力不强等原因,导致未能真正参与进去。
2.“生态位”趋同化
生态位是生态学理论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整理分析后,可以发现,生态位是在特定群落当中的不同物种依据自身独特性所占据的位置与形成的地势,不同位置具有不同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造就了生态系统的繁荣与平衡。[3]从此视角审视地方高校的发展可知,生态学视域下的地方高校系统亦应当构建不同的生态位,以确保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然而,我国地方高校在立足自身并进行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却呈现出了明显的“生态位”趋同化现象。而“生态位”的趋同化具体表现为办学定位的趋同化和学科建设的趋同化。办学定位的趋同化,是因为地方高校对自身定位的模糊不清,过度依赖模仿和移植重点院校的办学定位,整体化建设不断缺乏异质性,比如盲目跟风开始“低位高攀”“升本”之路,同时也直接弱化了自身的特色打造,缺乏竞争力,使得自身难以在生态系统中立足与生存。学科建设的趋同化,是由于地方高校未真正脱离外延式发展的影响。外延式发展是追求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的发展。[4]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有时出于生源扩招、经济收益等目的设置、建设学科,必然会导致各高校的学科建设趋于相同。更深入地说,专业设置趋同化会对教育资源造成浪费,还会加剧高等教育环境的恶化。与此同时,会导致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无法为社会培养真正需要的人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两种趋同化使得各个物种或各个高校的生态位趋于一致,物种的多样性发展受到阻碍,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受到威胁。
3.制度建设未科学化与创新化
地方高校要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回归本位,进一步规范管理与制度,才能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教育生态系统想要使各方利益主体达到协调平衡,必须有良好的组织进行运营、规范的制度进行约束。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地方高校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第一,制度的制定过程缺乏论证,官僚主义充斥,缺乏规范化。在当下的地方高校中,管理制度随处可见,但目前大多数院校制度的建立都缺乏充分的论证行为及科学的定制过程,弥漫着官位的思想与官僚主义作风,或不切实际,或不与时俱进,进而造成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实施效果更不尽人意。在地方院校内涵式发展的今天,科学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制度的建设与技术管理、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显得尤为迫切。第二,制度建设缺乏体制与机制创新,局限了地方院校的制度建设。其一,地方院校由于办学基础与历史原因所限,其内部运行体制机制并非完全适应现有的规模和运行需要,有的甚至已对发展产生了阻碍和迟滞作用。进一步讲,地方院校的办学理念与模式未能根据市场、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其体制与机制也未能根据变化的情况进行不断创新。其二,目前许多地方院校没有制度意识,注重以人为治,放任规章制度十余年不变,有的甚至直接做搬运工,把从网络上下载的其他院校规章制度照搬过来,而全然不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这也是管理者未能明确意识到每所地方院校都应在办学风格、管理理念、建设模式等方面区别于其他同类院校的做法。制度建设缺乏科学化和创新化,可能短时间内不会对高校发展有太大影响,但长此以往,最终会导致高校发展的停滞。而地方高校制度建设未能科学化与创新化,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应从高校领导身上找寻原因。在建设制度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高校领导未能克服官僚作风,带头发扬科学的作用,加之制度观念陈旧,不能与时俱进,才使制度建设的科学化与规范化难上加难。
三、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出路
回归本质、追求质量是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所在,抓住核心求发展也是地方高校需践行的。从教育生态学理念出发,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中的问题对症下药,是地方高校发展的诉求。地方高校只有解决这些发展问题,才能保证自身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促进其内涵式发展,从而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强化多元“生态主体”的参与度
地方高校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主体能各尽其责地参与进来,才能使其获得最优发展。而地方高校想要强化多元“生态主体”的参与度,就要解决自身观念及行动上的问题,需做到以下方面:一是转变观念。对于学生而言,其不只是客体,也是主体,其在管理中可发挥自己的主体功能与价值。对于公众、企业,地方高校要用真诚的态度接纳、尊重他们,让他们发挥主体性,从自身的独特性出发为高校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真正推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二是地方高校要从实际行动出发,营造民主的管理氛围,让学生、公众、企业都有话语权,都能参与到生态系统中。需注意的是,建设民主氛围需从学校制度、教学活动等点滴做起,融入到学校管理的每一个角落,让民主不再是空洞的说辞,让生态系统中的每个主体都能自觉践行民主价值观念,体会到相互尊重、容忍、体谅、协商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强化多元“生态主体”的参与度。三是高校要不断强化“生态主体”的参与意识,让各个主体不仅有参与意识,而且明确自己有义务为高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想要提高主体的参与意识,让主体自觉参与到高校的发展中。首先,高校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其次,高校要秉着宽容的態度接纳每项意见,最后让每个主体都体会到主人翁的感受,使其不断发挥主体作用。
2.地方高校需找准自身的“生态位”
地方高校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是协调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元素,唯有各地方高校找准自身的“生态位”,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教育生态系统的繁荣与平衡。对此,只有打破地方高校的现有格局,才能使各地方高校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第一,对于办学定位,地方高校需统筹全局,立足本校特点及学生特色,考虑社会的真正需求,从师资力量、教学氛围、校园文化等出发,进行非趋同化的创新发展,形成地方高校的本校特色。第二,对于学科建设,地方高校首先可打造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5]。地方高校为在激烈竞争的当下形成更多与众不同的优势,可通过重点打造本校的重点专业,适当舍弃与重点专业水平相差太远的专业,为重点专业的发展留出更多精力、物力和人力。同时,地方高校也可结合本校所在地区的经济、人文特色,适当进行改革与创新,开设具有当地经济文化的特色专业,以此推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增长,同时也可为学生扩宽职业生涯道路。其次,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促进新生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发展。高校都有基础学科,但如果只关注基础学科的发展,会局限高校特色发展的格局。地方高校只有不断加强基础学科的建设,对于新生学科的出现,宽容面对、积极接纳,才能使新生学科为高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另外,相比基础学科,在社会中产生的交叉学科可能有更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会给基础学科的发展添砖添瓦,促使地方高校向前发展。
因此,地方高校应从办学定位、学科建设出发,找准自身发展的定位,建设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用基础学科带动新生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发展,从而为自身找准“生态位”,保障教育生态系统的繁荣与平衡。
3.健全地方高校领导体制
制度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想要搞好制度建设,即要对高校内部进行装修。建设科学合理、务实、适合时代发展的高校制度显得尤为紧迫。而地方高校要想制度建设科学化与创新化需从高校领导入手,让制度重新体现出应有的勃勃生机,必须完善高校领导体制。第一,健全地方高校领导体制,要注意首要两个前提,一是要关注地方高校的实情,基于本校实际情况建立的体制,才能真正发挥体制的作用,真正促进高校的内涵式发展。二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当下高校的领导体制,但这种体制除了有利之处外,也是有弊的。比如党委领导权力的过渡膨胀,会限制校长的自主决策权力,从而也阻碍了校长对其教育理论和抱负的实施;还会出现领导集体各成员间的不团结、不协调的人际不良现象等等。所以高校需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行调整。第二,重点完善地方高校以领导干部为核心的监督体制,克服高校领导的官僚作风导致的制度建设过程中未能科学化问题。完善监督体制需注意,一是要明确监督体制的作用与目的,以此确定监督体制的实施范围,增强监督体制的发挥效果。二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个主体要参与体制建设。多元主体的参与,不但能强化主体的参与度,更能加快监督体制的建设。三是完善监督体制的过程要规范化。只有过程规范化,才能明确体制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保证体制完善的效率。第三,健全地方高校领导的教育培训制度。教育培训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对地方高校领导干部进行工作作风、纪律、思想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提升地方高校领导的管理能力,丰富其教育理念及办学经验,使其更好地引导地方高校的发展。而在健全地方高校领导的教育培训制度中,政府的大力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要从财力及政策两方面给与实质性的支持。
总之,在新形势下,内涵式发展成为地方高校的发展的必然趋势,这要求地方高校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困境是必不可少的。诸多困境所凸显的共性,使得教育生态学理论成为探究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思路。加之,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与教育生态学的理念有着天然的契合之处,即构建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平衡,为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研究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因此,只要地方高校能立足于自身的生态系统,从强化多元“生态主体”的参与度、找准自身的“生态位”、健全地方高校领导机制出发,就能解决地方高校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洁婷.教育生态学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148-149.
[2]范国睿.美英教育生态学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02):83-89.
[3]武智,孙兴洋,赵明亮.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对策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04):127-130.
[4]刘强.论战略管理与高校内涵式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06):6-11.
[5]乔万敏,邢亮.论大学内涵式发展[J].教育研究,2009,30(11):97-100.
邮寄地址:福建省仙游县师范路89号锦福上城小区,杨希葳(收)
手机:15160059885
郵箱:wxi188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