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煤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资源包开发研究
2020-11-11王刚
王 刚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0 引 言
近年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地调整专业结构,拓宽办学层次,在煤炭企业新型学徒制学员培养上,学校和煤炭企业共同研究人才培养计划,让煤炭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了校企互动,为煤炭企业培养了大量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根据《应急管理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文件[1]中提出的“推动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学院和高危行业分院,建立完善课程超市和自主选学机制,建设安全生产数字资源库,推动安全培训课件、事故案例、电子教材等资源共建共享”内容精神[2-4],结合学校“双高”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提升服务发展水平的需要,开展多种类型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推进教学资源标准化建设,全方位提升学校对外服务质量,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效益[5-6],亟待开发出结合煤矿实际的采煤机司机、瓦斯抽放技术、井下探放水技术、矿井通风技术、煤矿安全监测监测作业技术、煤矿井下爆破作业技术等培训资源包。
1 新型学徒制培训资源包适用性分析
1.1 煤炭企业实际情况分析
与学校合作的陕西省煤炭企业,其矿区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矿压、硫化氢、地热等灾害交织叠加,生产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威胁严重。这样的生产条件带来了复杂艰苦的职工工作环境,不仅安全管理难度大,也给员工技能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煤矿企业一线职工学历普遍较低,人员流动性强,导致煤炭企业实际培训需求相对较高。
煤炭企业一线职工文化程度层次不一、培训需求类型不一、培训教学目标多样,新型学徒制培训资源包是各类培训资源的整合,培训资源包为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实现基础教学标准,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培训增加特殊培训的教学环节。
1.2 煤炭企业培训需求分析
新型学徒制培训资源包要能完成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期培训结合、企校合作的要求,面向广大煤炭企业职工开展职业培训。
煤炭企业在采煤机司机、瓦斯抽放技术、井下探放水技术、矿井通风技术、煤矿安全监测监测作业技术、煤矿井下爆破作业技术等专业技术领域,需要大幅度提升学员的技术能力水平。为此,学校对煤炭企业一线职工非学历培训实施分层教学,根据煤炭企业需求设置岗前(转岗)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特种作业培训、矿长复训等培训、国赛或行业赛竞赛备赛培训等模式。同时煤炭企业长期需要与学校联合实施煤炭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6-7]。
1.3 新型学徒制培训资源包适用性分析
建立采煤机司机、瓦斯抽放技术、井下探放水技术、矿井通风技术、煤矿安全监测监测作业技术、煤矿井下爆破作业技术等培训资源包,可用于煤矿一线职工非学历培训实施分层教学、煤矿一线职工技能等级鉴定培训、煤矿岗位工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国赛或行业赛竞赛备赛培训的实操训练及确定考核标准。
2 培训资源包内容及做法
2.1 新型学徒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建立
目前新型学徒制线上教学的实现,是学校通过导入各专业学员信息,学员登录智慧职教官网(https://www.icve.com.cn)、在首页点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点击矿山机电、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进行各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见图1。
图1 新型学徒制智慧职教课程登录界面
新型学徒制将搭建由物联网、大数据、泛在网络等技术以及各种智能终端组成的智慧课堂云平台,专业课程的推行基于智慧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占比达到80%以上见表1。
表1 新型学徒制线上教学内容
2.2 结合煤矿实际,制定符合煤炭企业需求的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2.2.1 深入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陕煤集团、中煤科工集团等企业,开展岗位群人才需求、岗位能力调研工作 近三年来,学校深入18家煤矿及煤矿在用设备生产厂家进行教科研调研工作,其中4家煤矿进行了下井调研,2家煤矿用设备生产厂家进行了生产车间观摩学习。派教师参与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规程制定研讨会,教师参编竞赛指南,其中,个别工种理论与实操标准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作为行业工种竞赛标准推广,同时学校辅助陕西省煤炭企业挑选优秀学员,参与国赛或行业赛竞赛备赛培训,并在竞赛中屡获佳绩。
2.2.2 制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陕西省煤炭企业要求,学校与多家煤炭企业人力资源部、专业技术部门进行了有关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研讨。二级学院教师、各专业负责人与煤炭企业人力资源部、培训科室负责人、专业技术部门负责人深入对接。企校双方就培训学员层次、培训类型、培训目标进行了划分,对现有的涉煤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专业)、按不同学制制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适用于煤矿一线职工非学历分层培训。
2.3完善新型学徒制培训试题库,确定理论、实操考核标准和评分标准
新型学徒制培训资源包完善了各课程理论题库(excel版),并与学校机房计算机考试系统完美兼容。确定理论、实操考核标准和评分标准,使其成为煤炭行业标准并获得陕西省煤炭企业的广泛认可。
2.4优化培训课程课件,制作专业技能相关的标准实操视频含微课、短视频等
煤炭企业将标准实操视频含微课、短视频通过微信工作群进行展播,在班前会中利用手机、电视、电脑等组织员工观看,对其中出现的技术操作、知识培训、违章作业等开展集中学习与讨论[7]。尤其是一些技术操作小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岗位作业的规范要求与工作要点,通过一点一滴的操作演示,使操作岗位工作既能直观了解原理和操作程序,又杜绝了违章操作,提高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在煤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中,较好的使学员理解和学习培训考核目标,完成对自身技能水平的提升。见图2。
图2 煤矿井下探放水技术实操标准视频
3 煤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校企深度融合目标
(1)与陕西省煤炭企业建立深入合作关系,开展煤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广泛使用培训资源包开展煤炭企业继续教育教学工作。
(2)与陕西省煤炭企业共同开发适用于涉煤专业课程的教材若干。
(3)协助部分陕西省煤炭企业申报专利,尝试解决煤炭企业实际面临的技术难题,将解决方案作为新型学徒制培训资源包教学课件逐年更新的教学内容。
(4)助推煤炭企业入选全国产教融合型煤炭企业,与此类煤炭企业深度融合,建成校外实训基地。
(5)与煤矿在用设备生产厂家合作,组织学员去设备生产厂家参观学习及开展技能拓展训练,将最新矿用设备说明书编入教材、活页式教材及教学课件,实现教学向产教研融合靠近。
4 结 论
煤炭行业的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的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也需要不停的进步。新型学徒制通过对员工的继续教育,使员工掌握涉煤专业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及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员工快速高效的适应煤炭企业转型发展。
(1)按照学校“立足煤、发展煤、延伸煤、超越煤”融合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并完善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瓦斯抽放技术、瓦斯检查技术、安全检查技术、矿井维修电工技术、采掘电钳技术、井下探放水技术、液压支架技术、地质勘查技术、矿井通风技术、煤矿安全监测监测作业技术、煤矿井下爆破作业技术等培训资源包,辐射数据采集员、系统维护员等煤矿衍生岗位,在已经开展的煤炭企业新型学徒制继续教育工作中实现了“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职业岗位相近相连”,此类培训资源包正好能够补充、更新煤炭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环节。
(2)充分调研、修订并完善了“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复合成才”煤炭企业新型学徒制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广泛应用于陕西省煤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被同类院校及培训机构借鉴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