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合作社生态、经济、社会“三效合一”
2020-11-11
安徽省肥东县世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1月,2016年获评安徽省级示范社,2018年获合肥市“绿色粮食生产基地”称号。合作社成立后即开始流转土地,与大胡村180多户农户签订了2000亩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协定,其中1215亩主要用于水稻种植。
积极发挥合作社资源整合及模式创新优势
肥东县水稻产业存在品种杂乱、地块分散、品质不一的情况,没有形成“拳头”品牌,产品主要供应低端市场,价格低廉,稻农收入较低。合作社认识到要实现稻谷生产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源头上提高产品品质,统筹当地资源形成合力,这样产业下游才有足够信心,才能塑造出“拳头”产品,更好地带动农户发展。为此,合作社从肥东县100多个水稻品种中优选出2-3个,大力推广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统一品牌销售,引领肥东县“中国好粮油”世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了3万亩稻田品种的统一。2018年,合作社稻谷销售价格1.67元/斤,比当年国家对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1.26元/斤高出0.41元/斤,按照每亩1200斤产量估算,带动农户每亩增收近500元。
合作社从2017年开始,辟出220亩地试种有机水稻,探索“秸秆—绿肥—菌渣—有机水稻”的绿色生态循环种植模式。每年3月浸泡稻种,5月人工插秧,9月收获水稻,将秸秆粉碎还田的同时种植紫云英,次年4月将紫云英作为绿肥还田,并开始种植水稻。水稻秸秆和紫云英是稻田有机肥的主要来源。紫云英固氮能力强,利用效率高,在植株腐解时可以大大激发土壤氮素,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对维持氮循环具有重要作用。紫云英不需收割,直接翻耕,可有效节约绿肥成本。除此之外,合作社在整地期还施用草木灰、菜籽饼、金针菇尾料等作为有机底肥提升土壤肥力。其中,每亩地用金针菇尾料200斤、占13.70%,菜籽饼肥200斤、占13.70%,草木灰1000斤、占68.49%,生物质有机肥料60斤、占4.11%。与合作社一体化经营的世昌粮油贸易有限公司,2019年稻谷贸易量3.2万吨,使用原粮下脚料产出草木灰128吨 ,可满足256亩稻田整地期有机肥配方需求。通过施用有机肥,稻田的土壤肥力得到极大提升,种出的红薯重达17斤/个。合作社还采纳南京农业大学“有益微生物驱动的全程有机种植体系”(简称BeMMO体系),开展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经检测,稻田的水和土壤均符合国家有机标准。根据实验组对照结果,有机水稻生长指标良好,未发生明显病虫害,产量可观,亩产达918斤。
“秸秆-绿肥-菌渣-有机水稻”循环种植模式
合作社种植的紫云英
绿色发展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应三合一
从生态效应看。有机水稻种植全程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和农药,对稻田土壤和附近水源没有污染,能够很好地保护环境,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稻田采用“绿肥-水稻”轮作模式,同时施用草木灰、菜籽饼等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从经济效应看。BeMMO体系有机水稻平均亩产918斤,常规体系水稻平均亩产1000斤,单产水平相差不大。然而,通过减施化学肥料和农药,BeMMO体系有机水稻提升了品质,稻谷平均出售价格3.00元/斤,是常规体系水稻(1.30元/斤)的2.3倍,平均每亩产值高出常规体系水稻1454元。虽然,施用绿肥和生物农药使BeMMO体系有机水稻的成本高出常规体系水稻1200元,但由于价格因素,每亩净利润仍然高出常规体系水稻254元,经济价值可观。另外,作为绿肥的紫云英进入盛花期后可用于观赏,吸引游客发展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带动农户增加餐饮、住宿收入。从社会效应看。有机水稻各项营养成分均高于同品种普通水稻,口感更好,有利于丰富中高端市场供应,满足人民对更高生活水平和品质的需求。
建议推广实施科学精准的“绿色”种粮补贴
合作社给成员二次分红
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方面,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具有较强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效应,能够主动适应消费结构优化升级需求,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和种养模式,并将绿色技术、信息、知识与理念传递给小农户,帮助小农户克服认识局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增收致富。但是,当前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还存在投入成本高、销售有局限等瓶颈。因此,确保绿色生产模式在经济上的可持续,保护新型经营主体践行和带动农业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应成为公共政策设计的目标导向。从2016年起国家就明确要求“围绕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农民稳定增收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目标……基本建成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对于以“秸秆-绿肥-菌渣-有机水稻”循环种植模式为代表的农业绿色生产,可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提高新型经营主体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示范带动农业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并通过优化补贴方式,不断提高财政资金投入的精准性。
一是明确绿色导向目标。补贴应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提升耕地地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生产者农业经营收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二是科学确定补贴标准。可以化学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成本为参照,对高出的绿色投入品成本给予补贴。如常规体系水稻的化肥成本为200元/亩,BeMMO体系有机水稻的有机肥成本约600元/亩,是化肥费用的3倍。对此,政府可给予适当补贴,帮助降低绿色投入品成本。合肥市农委已经开始对种植紫云英作为有机水稻绿肥来源进行补贴,每亩补贴200元。
三是注重优化补贴方式。由于土地供给缺乏弹性,若采取按耕地经营面积进行直接补贴等方式,将会提高承包农户对所流转耕地的价值预期,提高流转价格,导致“直接补贴政策效应”,即无论将补贴发放给承包农户还是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经营权转出方的承包农户将始终获得大部分补贴。因此,为了提高补贴效率,应针对采纳绿色生态模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进行间接补贴,如对种植紫云英、购买菜籽饼或者生产草木灰等活动进行补贴。
四是系统预估政策效果。从政策目标实现看,补贴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土壤肥力、耕地质量,涵养产能,间接提升粮食品质,促进农产品销售价格提高、生产者经营收益增加,可通过示范效应,带动绿色理念贯彻落实,促进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政策效果与政策目标相吻合。从短期要素价格影响看,间接补贴方式不会对土地净收益产生直接影响,短期内不会抬高地租。如紫云英,将作为绿肥直接翻耕入田,不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对种植紫云英进行财政补贴,不会干扰有机水稻市场价格,在土地流转租约期内也不会使租金上涨。从长期资源要素影响看,绿色补贴政策能够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粮食产能,产生级差地租。由级差地租产生的收益,在土地流转租约期内,归属于作为经营者的新型经营主体,不影响当期租金;租约期满、签订新的租约时,作为经营权转出方的承包农户将可能提高租金,以获取级差地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