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2020-11-11

中国食用菌 2020年9期
关键词:专利技术菌种专利申请

贺 巍

(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一直受到法律的保护。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食用菌栽培技术并未经过授权就直接应用于栽培生产[1],特别是对于香菇这种我国主力品种更是如此,这也给拥有香菇栽培技术的科研单位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一方面,香菇栽培技术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巨大的投入并没有换来收益,越来越多的香菇栽培技术研发机构无法正常运营,造成我国香菇栽培技术科研的后劲不足。另一方面,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特别是法律保护力度不足,也造成了许多香菇栽培过程不合法[2]。人们对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对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保护不重视,也造成了我国香菇栽培专利技术保护不利、知识产权保护形象不佳的问题[3]。

在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国家和食用菌企业应加大对新的栽培技术科研投入,努力开发香菇新品种、新的栽培技术,建立菌种基因库,并借助专利制度实施有效保护。同时,应对相关的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决策者进行知识产权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普及专利权、版权(著作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对我国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提升我国食用菌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1 我国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1.1 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知识产权的类别

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知识产权主要涉及香菇的栽培方法、培养料、培养液的配方、接种方式、加工生产工艺和培养过程、操作流程以及一些加工设备和装置等。以专利权的形式来明确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性、新颖性和工业实用性,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保护的专利“三性”的基本要求。以“香菇栽培”为检索关键词,在国家知识主权局专利检索网站上查到224条专利,查询结果见图1。

如图1所示,其中发明专利有196条,实用新型专利有22条,台湾省专利有6条。以“香菇栽培”为关键词检索结果所属技术领域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香菇栽培”检索结果所属技术领域分布情况表Tab.1 Distribution of technical fields of“Lentinus edodes cultivation”retrieval results

由表1可知,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知识产权的主要类别,在香菇栽培技术中,以肥料、肥料制造技术为主的专利数量占有绝对的优势,共有153项专利属于该技术领域(其中C05G3/00有105项、C05G1/00有30项、C05F17/00有18项);香菇的栽培技术共有 93项专利(其中 A01G1/04有 69、A01G18/00有22项);香菇栽培涉及的各种装置,如环境处理、栽培房栽培装置、栽培架或托盘和一些辅助装置,占比较少;其它杂项的专利数量有88项,因为类别太多不再逐一统计。

1.2 香菇栽培专利知识产权的申请人情况

检索结果得到专利申请人的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香菇栽培”检索结果专利申请人分布情况表Tab.2 Distribution of patent applicants in search results of“Lentinus edodes cultivation”

从表2可以看出,以“香菇栽培”为关键词检索结果中专利申请人的分布情况,其中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颍上县鸿涛菌业专业合作社、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企业科研机构在香菇栽培技术专利的申请上十分重视,单位申请人共计申请了47项香菇栽培方面的专利。而以个人为主申请的香菇栽培专利也不少,邬金飞、邬方成为代表的个人申请了33项专利;其他单位和个人专利因集中度较小,统一归入了“其他”专利申请人,共有166项。

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的发明人主要是以樊胜华、方丽惠等人为主;而颍上县鸿涛菌业专业合作社的发明人是唐宏岩;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发明人主要是艾玉春、陈余红等人。在个体发明人中,邬金飞名下有8项香菇栽培专利,主要以栽培料的制作技术为主,如“一种香菇栽培料的制作方法”“一种香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等。邬方成名下有7项专利,主要涉及“一种香菇栽培方法”和“一种利用山核桃生产加工废弃物制作香菇栽培料的方法”。

1.3 香菇栽培专利知识产权的申请年份情况

进一步查询检索结果得到专利申请年份的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香菇栽培”检索结果专利申请年份分布情况表Tab.3 Distribution of patent application years of retrieval results of“Lentinus edodes cultivation”

从表3可以看出,以“香菇栽培”为关键词检索结果中专利申请年份的分布情况,除去2020年统计结果不完整,在2013年到2018年,专利数量每年都在2位数以上,显示出这五年间对香菇栽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得以加强。而在2013年前,香菇专利的数量很少,总数才只有24项,可见以前我国香菇栽培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还很不到位。

2 香菇栽培的菌种保护

2.1 菌种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

2002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结的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诉天津绿圣蓬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天津鸿滨禾盛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一案[4-5]。涉案专利是专利号为201310030601.2、名称为“纯白色真姬菇菌株”的发明专利,属于典型的香菇栽培专利技术侵权案件。由于此类菌种专利的特殊性,在社会公众甚至相关法律工作者对此类香菇栽培专利技术专利普遍了解不足,尤其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类专利进入侵权诉讼的情况更为罕见,这也造成了维权困难的问题。

2.2 香菇菌种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知识产权维权困难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菌种属于微生物,本质上并不属于植物范畴。因此严格来说并不在专利法的保护范围,但由于香菇也有其特殊的基因序列,因此,近年来的知识产权诉讼多以基因测序检测来认定香菇栽培专利技术。从基因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生物基因的知识产权保护。因此在法院判决时,还是认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以“香菇菌种”或“香菇菌株”为关键词检索,得到59条与香菇菌种相关的检索,结果见图2。

如图2所示,主要技术领域涉及蘑菇的培养、真菌培养(C12N1/14)、菌丝的培养(A01G18/40)、培养基(A01G18/00)等;专利的申请年份主要在2016年~2019年之间,共有39件;而发明专利的公开日统计结果表明,在2018年和2019年最多,分别为12件和17件。这些都说明了近年来我国香菇菌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不断大加。申请人的前三者分别是福建省汉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6件)、上海市农业科学院(4件)、绩溪县桐坑源家庭农场(4件),均为单位申请人,这也说明企业科研院所在香菇菌种知识产仅保护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3 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些建议

3.1 普及香菇专利技术和知识

在国家和地方各级知识产权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为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研发机构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可以采取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的方式,帮助菌种研发企业和科研工作者进行知识产权规划和运营,并开展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辅导。具体实施中可以普及知识产权维权法律法规、增加专题辅导、普及文件撰写培训等。

3.2 服务香菇栽培专利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与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服务,为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研制提供资金支持,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投资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等。也可以与一些保险机构合作,推出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生物专利保险、菌种研发案例保障险等。或者通过专利拍卖筹集资金,为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研发保驾护航。同时,也要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法律服务,一方面,可以提供个性化精准定制的创业服务,做好知识产权的服务工作,为企业知识产权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也要推进知识产权的法律维权,运用法律武器提高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的保护力度。

3.3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式,宣传香菇栽培技术、香菇菌种保护等方面的最新资讯和法律知识,避免栽培技术和专利研发企业的知识创新技术被窃取、模仿或抄袭。并通过专利奖励和分配制度,引导科技工作者及时申请香菇栽培专利技术方面的专利,在新的香菇菌种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推广中,采用专利许可国际通行规则,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知识产权保护范围,通过宣传香菇栽培专利技术来确保研发企业创新成果的应得利益。

4 结论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企业科研单位对我国香菇栽培专利技术重视程度日益增强,无论是香菇栽培专利的申请数量和菌种保护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香菇栽培专利的技术领域分布不尽合理,菌种知识产权保护上还比较欠缺。就此提出相应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专利技术菌种专利申请
从一件无效宣告请求案谈专利申请过程中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论我国国防专利技术军地间转移时的保密制度完善
防爆电机专利技术发展综述
全新充电专利技术实现车队充电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月)
2017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2月)
韩国AI内容专利申请数5年激增10倍
曲面显示器的专利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