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观察,让学生有的放矢地作文

2020-11-11周莹莹

报刊精萃 2020年10期
关键词:桃子景物葡萄

周莹莹

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深知,现在的作文,虽然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妙笔生花”,但一提到写作文,学生们都感到头痛,觉得没什么内容可写。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采用了一些启发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科学地观察生活,观察景物、事物。观察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文章质量的好坏。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为了逐步达到在观察中“开放五官,感受生活”的能力,老师要鼓励学生充分调动看、听、触、闻、尝等感觉器官去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增强观察效果,把观察与联想结合起来,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那么,在观察活动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呢?

一、留心观察,从身边事物写起。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生命力。要想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就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学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例如有一次,我让同学们写《家乡的 花》,有些同学写起牡丹、兰花,由于观察较少,语言干涩,寥寥几句。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小学生,日日所见的是小区里那些平凡的花草树木,没有生活实践,很难写出什么真情实感的内容,于是,我慢慢引导他们通过视频资料去观察油菜花、桃花、梨花....并且还把家里栽种的月季花端到了讲台上,尽可能地让学生直观地去观察感受事物,描述它们的颜色、形状等特点,这时气氛活跃起来了,语言也生动形象,有了灵气。有一位同学写道:“一场一场的春雨过后,碧绿的油菜抽出了绿苔,开出了金黄色的花,散发出阵阵浓郁的香气。放眼望去,山坡上、田野里像是铺上了一片一片金黄色的地毯。鲜艳的油菜花引来了许多可爱的小蜜峰,他们一边嗡嗡地叫着,一边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辛勤地采着花粉.....”通过观察,有了直观的真实的感受,他们便有话可说、有物可写了。

二、抓住变化,学写观察作文。

要提高写作水平,不仅要培养学生观察静态事物的能力,还应培养他们观察动态事物的能力。按照时间的顺序或事情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来观察描写,既可以捕捉到事物在不同时间或在不同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同风貌,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整体美和动态美。同学们在写作时,我让他们抓住景物、事物的特点,认真观察景物事物的变化,写出景物、事物的变化过程,勤写观察日记。经过长时间练习,同学们发现作文有话可写了,文章也大为生色。在写《葡萄》时他们观察葡萄树、、葡萄的形状、颜色的变化。学生用日记记下葡萄从长叶、开花、结出小葡萄到长成紫红色大葡萄的过程,再把一篇篇日记整合成作文。比如有位同学写道:“我家院子里有棵葡萄树,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光秃秃的葡萄藤上钻出了嫩芽,不几天嫩芽长成了嫩红的小叶儿,渐渐变绿长大,同时抽出了一条条嫩枝。到了五月,葡萄开花了,一簇簇黄米粒似的小花开在绿叶丛中,美丽极了。炙热的夏天到来了,烈日烤着大地,枝繁叶茂的葡萄给我家搭起了一座天然的凉棚,挡住了火辣辣的太阳。葡萄花谢了,几天之后,架子上就挂满了青豆般的小葡萄。夏去秋来,葡萄成熟了,一串一串的葡萄像一颗颗紫色的珍珠....”长时间的观察实践,同学们尝到了甜头,创作的热情调动起来了,文章也写得鲜活起来。

三、调动感官,在体验中丰富观察。

观察事物不只是耳闻目睹,还应充分调动各个感官,体验生活。这样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真切、更完整地了解事物。如:用手去摸一摸,用鼻子嗅一嗅,用嘴尝一尝等。桃树是常见的果树,我们这边很多地方都有,他们能亲眼看到桃树开花,再到结出又大又红的桃子。我引导孩子们运用自身的感官,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尝一尝,写出桃子的形状、手感、芳香和味道的变化。孩子们写《家乡的桃子》时,有一个孩子写道:“四月的小毛桃,青青的,毛绒绒的,摸一摸,手上会沾上许多细毛,让人痒痒的,吃起来又苦又涩,很不好吃。等到了六月初,桃子就会成熟,又大又圆,白里透红,闻起来,特别香,咬一口,甜甜的,露出红红的桃肉,红红的桃汁会染红你的嘴,吸一口,甜甜的桃汁,会顺着你的喉咙流下去,甜到心窝.....这样多角度的感知事物,使其形象更加丰满,写起来也就更得心应手了。

观察是积累习作材料的前提,掌握了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了写作文的技巧,会激发出创作的欲望,会越写越有劲头,自然把作文当作一件乐事,作文越写越精彩,就能“妙笔生花”。如果没有仔细观察,没有抓住事物的特点,没有用心去体会,是不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具体、情真意切的文章的。只有平时注意观察积累,习作才会有丰富的材料,只有在积累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多种形式的习作练习,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猜你喜欢

桃子景物葡萄
景物描写——雨
景物描写——风
写写冬天的景物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桃子
桃子
景物描写要准确
等我回来再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