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立定跳远成绩
2020-11-11郑雄
郑雄
湖南省汨罗市弼时中学
立定跳远难度较小,学生借助日常训练就可以掌握技术要领。立定跳远可以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水平充分反映出来,尤其是对学生弹跳力和肌肉爆发力来说,作用十分显著。在初中体能测试中立定跳远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对立定跳远教学引起高度重视,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及训练指导对学生的运动能力予以锻炼,并最终促进立定跳远教学效果有效增强。
一、利用身边资源变换多种练习方式发展下肢力量
利用学校田径场周围的台阶,规定时间或规定次数进行双腿交替蹬台阶练习或跳台阶练习,发展学生的下肢腿部力量和脚踝力量。
利用投掷场地,我校的投掷场地有一定的坡度,里面填的沙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由下往上跳,对于力量好的同学应选择台阶较高的地方,对于力量较弱的同学应选择台阶较低的地方,避免同等高度出现吃不饱和吃不消的现象,因而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充分利用器材把学生分组,教师提供小垫子和腾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摆出各种不同的图形进行练习。(如:单腿跳腾圈、双腿跳垫子等)垫子和藤圈组合练习,移动比较方便,间距可以随时调整,不同的组摆出了不同的图形,学生踊跃参与相互尝试,垫子间距也在不断的被拉开,学生的兴趣也调动了起来,确实达到了乐、动、会的效果。
二、细抓技术环节,人人抓,细细抓
(1)立定跳远的技术要领包括(预摆动作、起跳、腾空和落地)预摆动作特别强调两脚的站位,从物学的角度给学生讲八字占位用力时力的方向会转变,不利于立定跳远成绩。
(2)预摆,给学生强调要注意三度:上摆有高度,起到拉伸身体的作用,后摆有远度,为了能更好的前摆发力,前摆有速度,带动下肢快速蹬落发力。
(3)起跳时给学生强调蹬地与快速摆臂要协调合一,学生反复练习,自己体会到蹬地用力的点。下肢力量好的下蹲时的幅度可稍微大一些,下肢力量差得下蹲的幅度稍微小一些,为了瞬间的蹬伸的发力做准备。
(4)落地緩冲,收腹举退,小腿往前摆,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师的讲解,示范要到位。让学生明白收腹举腿,小腿前摆动作到位,会直接影响立定跳远的成绩,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媒体教学播放立定跳远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脑海中慢慢形成定势。
三、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要做好“三个一”工程
“一一观察”、“一一指导”、“一一解决”。每个人存在的问题不同,笼统的纠错学生有时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复性的错误仍然出现,只有教师一一观察,才能发现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为教师针对性指导打好基础。例如:(1)在摆臂练习中的三度,看似简单的问题,但还是有好多学生出现后摆时无远度,导致前摆时无速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手把手教学生摆臂,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后摆时两臂摆到那个角度合适,前摆时怎么用力摆才算有速度,人人过关,人人检查,反复练习,慢慢体会,巩固提高。在蹬摆结合上,好多学生手与脚不能协调配合,蹬地时用力不在前脚掌,甚至有好学生下肢不会用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带领学生反复做前脚掌蹬地用力的弹跳动作,让学生体会到下肢的蹬地发力,然后再做蹬摆结合的练习。(2)在练习中还发现学生起跳时无高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学生讲解起跳角度对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有一道物理考题,小陈在研究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时,用玩具枪和小钢球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跳跃角度在45度角时钢球和玩具枪弹出远度是最远的,这一结论是经过无数人验证的,所以要求学生练习时一定要注意起跳角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学中采用规定起跳线和高度的障碍物,如:跳“人”字行垫子,跳皮筋等。(3)针对教学中发现收腿不举腿,小腿不前伸的情况,教师一味的讲解示范,也只能有个别学生能领会,教学中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力量好的同学跳双人字行的垫子,教师提醒学生想办法脚落到藤圈内,能落到近距离的藤圈的,看看能否落的更远一点,教师的鼓励,学生的尝试,每一次的移动,对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学生在不断挑战中战胜自我。对个别力量差,胆子小的一些同学,教学中采取教师保护帮助的方法,教师站在旁边,在起跳时用力拉一把,学生借助老师的力量两脚尽量往远端伸,通过几次保护帮助后学生能体会到摆动小腿可以落得更远,有近到远,练习中不断发展下肢力量,也在不断练习中掌握要领,通过多种练习方法交替进行练习,学生的下肢力量增强,立定跳远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的立定跳远课程可以直接反应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腰腹力量,对该方面教学方法的改革,还需体育教师立足实际进行考虑,在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的基础之上,为学生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法融合多种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