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研究
2020-11-11项晓慧
项晓慧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机关幼儿园
众所周知,成年人要完整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只需多想想,即可轻松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讲,由于语言学习的心理特点原因,要在短时间内把一句话完整地表达出来很难。为此,本文将从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入手,对小班语言教学现状及其幼儿心理因素仔细研究,并提出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必备的一种重要能力,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石。幼儿时期是幼儿学习语言最敏感的时期,也是语言思维发展最重要时间段,如何提升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位家长与幼儿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幼儿教师要积极帮助幼儿消除方言障碍,通过对幼儿语言技巧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二、小班幼儿语言表达现状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语言教育活动一直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幼儿园无论是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还是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是作为教研重心工作来抓,均能反映出语言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幼儿园语言教学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注重课堂的语言教学,而很少关心集体教学后的延伸教育与有关的渗透教育;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语言时只注重幼儿语言技能的获得和词汇的掌握,而忽视幼儿学习语言的內在动力,无法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其实,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幼儿语言的发展需要宽松丰富的语言环境,要有趣的感性的刺激,需要更多运用语言的机会。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和创新。
三、小班幼儿语言表达存在问题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先天遗传因素是孩子说话的基本条件,孩子后天生活与学习的环境则决定了其语言潜力开发的程度。家庭成员情况和生活状况会对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对于模仿能力极强的幼儿,家庭成员的谈吐和行为对幼儿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如果幼儿的父母不擅于语言交流或者平时极少说话,那么幼儿从父母那里学到的语言就比较少,造成幼儿不爱表达,不爱与人交往,这不利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二)幼儿不愿表达
对于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有对新环境不适应感,心理自我封闭,因为这些幼儿是家里的宝贝。在他们家庭中,长辈们对小孩都是非常溺爱,家里奉行的是众星捧月式的家庭教育,造成他们成为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喜欢独自玩,与其他小孩子交流不多。所以大多数进入的小班幼儿心理均较为封闭,不愿意配合教师,也不愿意按照教师的指导去做任何事情,同时也难与其他幼儿合作交流,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三)幼儿表达缺乏条理性
小班幼儿生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听觉、视觉、触觉等器官发育不完善,是学语言的起步和形成阶段,词汇量的积累较少,就会出现发音不清晰、语序前后弄混、语句表达不完整等情况,而且小班幼儿的活动空间、交流区域都是具有一定限制,这些都会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认为采取以下策略能使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完善。
四、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轻松交流
教师应针对幼儿不愿交谈,需要深入研究,综合分析原因,根据小班幼儿年龄段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愉快、宽松的教学环境,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让幼儿更多地接触新鲜的词汇和事物,增加他们的词汇量。为了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和语句,积极引导幼儿用语言进行交流,为幼儿营造爱学习、爱讲话的氛围,更多与幼儿谈话,制造说话机会,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由此打开幼儿封闭的心理,让他们从不愿听老师的话,不愿和其他人交往逐渐向听老师的教导完成大转变。如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师可从幼儿喜爱的游戏着手,一步一步有计划的实施,慢慢引导,让幼儿发出交流的声音。
(二)故事引导,促进表达
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文学体裁,教师可以利用广播、视频、电视节目等多媒体让幼儿多听听幼儿故事,有利于幼儿累积更多词汇,当词汇累积到某一数量时,接着幼儿逐渐学习讲话,最后让他们能清楚地说完整一句话。幼儿词汇积累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并非一时就能达成,也不是几次活动就能达到一定程度,需要每天的教育和累积。教师利用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动画片的特点,要为幼儿讲述一些小故事,或者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小朋友喜爱的少儿动画片,以上这些都是词汇积累较为有用的方式。
总之,语言教育作为一门最重要教学活动之一,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更是需要幼儿教师长期重视及更进一步研究。在幼儿人生的最重要的时期,拥有夯实的语言基础对幼儿一生非常重要,期盼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断创新、完善教学方式方法,科学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创设切合实际的语言学习情境,搭设建立模仿的平台,为幼儿语言表达创造机会,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每个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