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起那个重要人物

2020-11-11山东省威海市周海亮

中学时代 2020年2期

■山东省威海市/周海亮

这篇《亲爱的,特雷西》写于大约十年之前。这十年来,我经常收到一些读者朋友的来信,说他们被这篇文章所感动。我想,这或许除了因为故事的本身,还因为一点写作技巧。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技巧在竞技运动场上的表现,就是成绩;而技巧在文学中的表现,就是写出来的作品更丰满,更动人。

这篇小小说的题目是《亲爱的,特雷西》,贯穿这篇小说情节的人物就是特雷西,然而特雷西这个人物自始至终并没有在文中出现。文中的特雷西是一个普通的男孩,假如没有战争,假如他不去当兵,他的生活注定会一如既往,按部就班。然而,特雷西穿上军装,拿起步枪,走上战场,然后死在战场上。他死去之后,一位大兵将讣闻送给他的母亲,然而母亲仍然坚持抱着要寄给他的东西,一路走进邮局,并坚持将包裹寄出。也许母亲以为,只要她将这些东西寄出,她的儿子就不会死去。

假如文章从特雷西走上战场开始写起,无疑会落入俗套。但是,假如让特雷西不出场,对他的所有交代和描述,都通过他母亲的动作和语言去展现,其艺术的感染力就出来了。

很多时候,在文章里刻意隐藏一个重要的人物,会让你的文章呈现出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

文章链接:

亲爱的,特雷西

□周海亮

母亲为儿子找出一件睡衣,一双拖鞋,两本书。想了想,又找出一个魔方。魔方是儿子最喜欢的玩具,即使闭上眼睛,他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彻底打乱的魔方复原。

儿子二十二岁,刚刚赴往前线。母亲知道,那里需要的不是睡衣和拖鞋,而是钢盔和子弹,可是母亲还是希望这些东西对儿子有用——战斗与战斗的缝隙里,儿子可以穿上睡衣和拖鞋,然后倚着战壕读两页书,或者拧几下魔方。

母亲将这些东西装进一个纸箱,然后在纸箱上写下:亲爱的,特雷西。旁边的女儿静静地看着母亲,说,您好像还忘记了哥哥的抱枕。

哦,抱枕。母亲说,他会需要吗?

当然。女儿说,您给他寄去睡衣、拖鞋、魔方、他喜欢的书籍,您还可以让他睡得更舒适一些。

母亲笑了。她将纸箱重新打开,然后,去儿子的卧室取来抱枕。儿子的卧室整洁并且繁杂,墙壁上贴满猫王、梦露和李小龙的照片。每天早晨,母亲都会来到儿子的卧室,有时她知道儿子不在,而有时,她会忘记儿子已经开赴前线。她低唤着儿子的名字,她说,该起床了,特雷西。

抱枕太大,这让她不得不换了一个更大的纸箱。她想当纸箱寄达前线的时候,儿子也许在吃饭,也许在睡觉,也许在站岗,也许,他已经冲出战壕,身边的子弹如同乱飞乱撞的蝗虫。她重新在那个纸箱上写下:亲爱的,特雷西。这时她看到一位穿着军装的兵走进院子,兵站下,挺得笔直,轻轻摁响门铃。

女儿跑过去。母亲的心,开始狂跳起来。

她听到兵说,我很遗憾……

她听到女儿说,你们一定搞错了!

她听到兵说,我们也希望如此……

她听到女儿发出撕心裂肺的声音:哥!

她听到兵说,对不起……

母亲已经抱起那个纸箱。如果没人摁响门铃,此时的母亲,应该已经走出小院,走上大街。母亲的身体开始抖动,纸箱跌落地上,人跌落椅子上。她用手捂住脸,整个人都在战栗。然后,很久以后,母亲站起来,重新抱起那个纸箱。

女儿坐在沙发上,手里捏着一张早已被泪水打湿的讣闻。母亲扫了一眼,她看到那个令她日夜牵挂、肝肠寸断的名字:

特雷西。

她冲大兵凄然一笑,说,谢谢你。

请相信,我同您一样悲伤。大兵挺挺身体。

母亲再笑笑,走出小院,走上大街。天气很晴朗,阳光很明媚,街上很热闹,城市很繁华。母亲抱着纸箱,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终于,她将纸箱重新放上桌子,她对面前的大兵说,我想给我前线的儿子,寄一个包裹。

兵看看纸箱上的名字,然后扭过头去,跟另一个兵悄悄耳语。兵转过头来,对母亲说,您确定吗?

母亲说,是的,我想给他寄去一件睡衣,一双拖鞋,一个魔方,两本书,还有一个抱枕……

可是太太,我知道这很残忍,但我仍然很遗憾地告诉您,您的儿子他……

求你,别跟我说这些。母亲低了低身子,我只想给他寄一个包裹:一件睡衣,一双拖鞋,一个魔方,两本书,还有一个抱枕……

兵盯着母亲,母亲一头白发,一袭黑衣。兵咬了咬嘴唇,说,好的,您可以再检查一遍您儿子的名字。他是叫特雷西吗?

特雷西。亲爱的,特雷西。

兵收下纸箱,在一份表格上恭敬并且郑重地写下:亲爱的,特雷西。兵抬起头,立正,然后,为素不相识的母亲,缓缓地行一个标准的军礼。

周海亮的话

作文之前,一定要对你笔下的人物有所取舍。哪个人物应该出现在你的文章里,哪个人物不应该出现在你的文章里;出现在你的文章里的人物,应该去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去做哪些事情……

他们出现的目的,一是为了文章的主题,二是为了情感的浓度。